歡迎加入論壇“微課堂交流群”
近期許多家長咨詢關于夏天寶寶出汗多的問題。具體原因和按摩辦法請參考鏈接:夏季寶寶多汗!汗!汗!怎么辦?試試按摩這些穴位! 但是身體這些部位異出汗多,要引起重視了(成人同樣適用)。 1、頭部異常出汗,特別是睡覺的時候,呼呼冒汗 2、后背異常出汗,睡覺的時候能把床單濕透了 3、前胸出汗多,孩子脾胃差,容易嘆氣 3、動則汗出,不分晝夜,汗出頻頻,少氣懶言 4、 睡著了出汗多,醒后即止,孩子煩躁不安 等等…… 其實小小的出“汗”在卻反應了大大的問題。 出汗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情,就像呼吸一樣,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但你卻未必覺察到。 汗也是我們機體代謝水液和散熱的方式,其反應的是內部臟腑功能的寒熱虛實情況以及人體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汗”是歷代醫家辨證診斷的重要依據: 比如我們常說的風寒外感的典型癥狀之一就是惡寒無汗,而風熱是惡熱有汗,表虛之證是惡風自汗等等。 細讀《傷寒論》你會發現,醫圣張仲景對汗的描述可以說是細致入微。對汗出量的多少,汗出部位不同,汗出時間有別,顏色的變化及無汗等等如何選方用藥均勻詳細的描述。 而在《景岳全書·傳忠錄·十問篇》十問歌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汗被排在問診的第二位。 特別是小孩子。其肌膚嬌嫩,氣血暢通,身體的任何情況都能夠通過汗呈現出來。 注意:以下所述出汗多指的是長時間如此,異常的多,如夏天階段性出汗多,身體無不適,屬于正常反應。 身體這些部位出汗異常多,說明了什么問題? 頭部出汗多: 中醫認為頭部屬于上焦,又可以把頭分為五部,分別對應五臟,其中頭兩邊屬于肝膽,前額屬于脾胃,頭頂屬于心肺、后腦屬于腎。 因此,整個頭部汗多,說明上焦熱盛,如果伴有舌尖紅,小便黃、大便干,主要提示是心火旺,肺熱。 遇到這種情況,平時可以給孩子或自己清心經,清肺經,清天河水、揉小天心、也可以多清清大小腸,因為大腸與肺,小腸與心為表里關系。 但是整個頭部出汗多,也有一種可能是中焦濕熱。會伴有腹脹、舌苔厚膩、有傷食的情況、好食肉食等。 這種情況比較多見,因為現在的孩子家長多給孩子進補,認為多吃肉身體壯,特別是爺爺奶奶輩普遍認為這樣,殊不知恰恰相反。 為什么中焦濕熱或積滯容易導致頭部出汗多? 因為熱邪的特性所致:其性炎上,濕熱上蒸,就像火爐一樣,下面火旺,上面水蒸。當多余的熱量沒有被及時運化走,散出去,就會導致上焦汗多。 這個時候要引起我們注意,長此以往,孩子脾胃就會損傷,如果那天突然受涼,或風寒,就會導致多余的熱散不出去,開始發熱。 頭部汗多還可以結合出汗的部位來區分哪個臟腑熱盛。 比如有的孩子頭兩邊汗多,說明肝膽火旺,如果顛頂汗多,說明心火旺,后腦勺汗多說明本身陽氣旺,可以理解為腎陽足。 前胸后背出汗多: 前胸出汗多的孩子不多,但確實存在。多是因為久病或先天疾病導致,多伴有少氣懶言,好嘆氣,有先天性心臟病史,就要考慮心氣不足。 這種情況多見于前胸窩出汗多,有的家長很納悶,這是提示的是心臟的功能不足,心的功能不足,其脾胃功能也弱,相互影響。 因為心陽不能溫補脾陽,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弱,脾有是氣血生活之源,所以導致心血不足。 后背出汗多,這種孩子比較多見。有點家長反應孩子晚上出汗后背都能濕透了,如果不換衣服又怕孩子受涼感冒。 后背出汗多屬于陰陽兩虛之證,還會伴有睡眠不安,大便干,易外感,反復生病,少氣懶言,發育遲緩等。 因為后背屬于陽,睡眠后陽位汗出,說明陽虛不能斂汗而汗多,也是因為陰虛火旺,陰陽兩虛所致。 對于這種情況,既要補陰,又要補陽。是小兒推拿調理的長項,而西醫檢查化驗不出來。 四肢出汗多: 主要表現為手心腳心汗多。手心腳心汗多,而且特別粘膩,主要提示的是濕熱比較重。如果伴有舌苔厚膩,大便粘膩,肥胖等,就應該減少肉食的攝入,飲食清淡。 推拿可以化濕健脾,多清胃,清板門,清補脾,清大小腸,揉陰陵泉 如果是手心總是潮汗,或干熱,伴有情緒煩躁,舌紅苔少應考慮是陰虛內熱,應多滋陰。 如果雙手及腳汗出不止,主要是氣虛血熱的表現。汗出過多后還多脫皮。 特殊的部位出汗多: 出汗的時間異常: 歡迎加入論壇“微課堂交流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