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倰(生卒年不詳),中唐大臣。字德長。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其祖、父兩代均為大理寺官員,他以門蔭入仕,初為太廟齋郎,調為太平、東陽主簿,后隨李衡巡察湖南、江西,因差錯被撤職。后復起用,授宣州錄事參軍。李巽出鎮江西,推薦他擔任副使。后歷任侍御史、膳部郎中,充任荊襄十道兩稅使,遷蘇州刺史。治行為第一,轉潭州刺史和湖南都團練觀察使。湖南當時的舊規是豐年貿易不出境,毗鄰地有災荒時也不支援,他到任后對部下說:“此非人情,無宜閉糶,重困于民也。”【注:見《舊唐書·崔倰傳》】在他主持下,發展同外地的商業貿易,活躍了經濟。后被調入朝任戶部侍郎,判度支,管理錢糧支出。 穆宗長慶元年(821),他的再從弟崔植任宰相,他依仗其權勢率情行事。當時,朝廷調魏州田弘正任鎮州節度使,田弘正赴任時隨帶了原魏州親兵2000人護衛,幾次上奏朝廷,要求將這兩千魏州兵留戍鎮州,由戶部撥糧餉。穆宗將此事交諸宰相商議。他堅持己見,認為魏、鎮二州各有鎮兵,不可將魏州兵留于鎮州,朝廷不能撥給錢糧,反對開這個先例。田弘正見要求未得批準,便命魏州兵返回。過后不幾天,鎮州發生了兵變,田弘正被殺。朝廷大臣因懼崔植的權勢,不敢追究崔倰的責任。穆宗皇帝也只罷免了他判度支的職權,將他調任鳳翔節度使,不到一年,又調任河南尹。不服調遣,要求致仕,皇帝詔命以戶部尚書致仕,次年因病而卒。朝廷追贈為太子少保。 文章來源:姓氏名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