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臨床常用中成藥(最新) 1、氣滯胃痛顆粒 由柴胡、延胡索(炙)、枳殼、香附(炙)、白芍、甘草(炙)組成。 【適應癥】: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 2、元胡止痛片 由醋延胡索、白芷。 【適應癥】:理氣,活血,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胃痛,脅痛,頭痛及痛經。 3、復方田七胃痛膠囊 由三七、延胡索、香附、吳茱萸、瓦楞子、枯礬、甘草、白芍、白及、川楝子、氧化鎂、碳酸氫鈉、顛茄流浸膏。輔料為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鎂。 【適應癥】:制酸止痛,理氣化瘀,溫中健脾。用于胃脘痛,胃酸過多;慢性淺表性胃炎見上述癥狀者。 4、胃痛定 由肉桂、紅花經、沉香、五靈脂、豆蔻、雄黃、人參、白胡椒、枳殼、巴豆霜、高良姜、丁香、木香組成。 【適應癥】:舒氣,化郁,逐寒止痛。用于胃寒痛,胃氣痛,食積疼。 5、楓蓼腸胃康顆粒 由牛耳楓、辣蓼。 【適應癥】:清熱除濕化滯。本品用于急性胃腸炎,屬傷食泄瀉型及濕熱泄瀉型者,證見腹痛腹滿、泄瀉臭穢、惡心嘔腐或有發熱惡寒苔黃脈數等。亦可用于食滯胃痛而證見胃脘痛、拒按、惡食欲吐、噯腐吞酸、舌苔厚膩或黃膩脈滑數者。 6、參梅養胃顆粒 由北沙參,山楂,烏梅,紅花,莪術,土木香,蒲公英,丹參,甘草,白芍,當歸組成。 【適應癥】:養陰和胃。本品用于胃痛灼熱,嘈雜似饑,口咽干燥,大便干結;淺表性胃炎,胃陰不足型慢性胃炎及各種胃部不適癥。 7、胃樂新顆粒 由猴頭菌浸膏制成的顆粒劑。 【適應癥】:養胃和中。用于慢性淺表性胃炎引起的胃痛,及消化不良。 |
|
來自: 致遠t99q4uztwk > 《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