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符號分標號和點號。標號包括破折號、括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連接號、間隔號、著重號、專名號等,主要標明詞語或句子的性質(zhì)和作用。 點號包括頓號、逗號、分號、句號、問號、嘆號及冒號等,這些點號主要表示語言中種種停頓,有的兼表語氣;。需要注意的是,問號和嘆號也兼屬標號:就其表示句末停頓而言,是點號;就其表示句子語氣而言,是標號。 常用的十六種標點符號 7種點號: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9種標號:引號、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著重號、括號、連接號、j間隔號、專名號。 點號可分為句末點號和句中點號 點號 1、句末點號 包括句號、問號、感嘆號三種,表示一句話說完之后一個較大的停頓。 ⑴句號(。) 句號用在陳述句的末尾,表示陳述句完了之后一個較大停頓。 例如 ①全國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年,都要認真學(xué)習(xí)和了解祖國的歷史尤其是近代以來的歷史。(陳述句) ②請把門關(guān)上。(語氣舒緩的祈使句) ③今天我們必須回去。(有強調(diào)意味陳述句) ④下課了。(獨詞無主句表示陳述語氣 ⑵問號(?) 問號用在一句話的末尾,表示疑問語氣。 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 ②他是誰?從什么地方來? 有的問句,主語和謂語倒置,應(yīng)注意把問號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⑶感嘆號(!) 感嘆號表示感情強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頓。 表示感嘆句末尾的停頓。 例如: 歌唱吧,為迎接澳門回歸! 2、句中點號 包括逗號、分號、頓號和冒號四種,表示句中的停頓和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 ⑴逗號(,) 表示一句話中間的停頓。 ⑵分號(;) 表示復(fù)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間的停頓。 例如 這種作風(fēng),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dǎo)革命,則害了革命。 使用分號應(yīng)注意幾點: ①單句排比,要求氣勢貫通,一般用逗號,不用分號。 例如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fēng)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②并列關(guān)系句,分句較短的用逗號,不用分號。 例如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⑶頓號(、) 頓號表示句子內(nèi)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 例如 (場長)介紹給我們看董昆他們打的野物皮子:狐貍、貉子、獾、水獺、野貓……種類實在不少。 ⑷、冒號(:) ①用在書信、發(fā)言稿開頭的稱呼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說”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話。 例如 紡線有幾種姿勢:可以坐著矮板紡,也可以把紡車墊得高高的站著紡。 我想:希望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②用在總括語前,表示總結(jié)上文。 例如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xué),李明進了百貨公司,我學(xué)了一門實用的科學(xué):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注意點: ①冒號的提示作用必須發(fā)揮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說,冒號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②使用“某某說”之類放在引用話之間,用冒號;放在引用話之間,用逗號;放在引用話后面用句號。 例如 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同志們!”區(qū)委書記說,“這是……” “真不湊巧,店里已經(jīng)坐滿了。”老板娘來著歉意說。 標號 標號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zhì)和作用,包括引號、破折號、括號、省略號、著重號、書名號、連接號和專用號種。 1、引號(“ ” ' ’)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話 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記起杜甫的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強調(diào) 例如 包身工沒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表示特定稱謂 例如 “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子里的稀飯燒滾。 ④有時用來引用成語、諺語、歇后語等 例如 “如坐春風(fēng)”,唔,讓人開懷令人奮發(fā)的春風(fēng)呵! (一位大娘)接著解釋:“收豆子、紅薯的時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話說'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注意 如果引文獨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里面。 例如: 我聯(lián)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引文不完整或者說引文作為自己話的一部分,這時,句末點號(問號感嘆號除外)放在后引號的外面。 例如: 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2、破折號(——) ⑴、破折號的用法 ①表示破折號后面是解釋說明的部分。 例如 帶工老板或者打雜的拿著一疊疊的名冊,懶散地在正門口——好象火車站剪票處一般的木柵子前面。 ②表示意思的遞進。 例如 每年——特別是水災(zāi)、旱災(zāi)的時候,這些在日本廠有門路的帶工…… ③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換,跳躍或轉(zhuǎn)折。 例如 “好香的菜———聽到風(fēng)聲了嗎?”趙七爺說。 ④表示語音的延長。 例如 我們在天安門前深情地呼喚:“周———總———理———” ⑤表示語音較大的停頓或中斷。 例如 周樸園:嗯,———我們想把她的墳?zāi)剐抟恍蕖?/p> ⑥表示總結(jié)上文。 例如 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直至滅亡———這就是反動派對待人民事業(yè)的邏輯。 3、括號(( )[ ]) 括號表示文中注釋的部分。括號的注釋是比較寬泛的沒有具體限制,一般不需要讀出來。 例如 中國人猿(全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簡稱“北京人”)在我國的發(fā)現(xiàn),是對古人類學(xué)的一個重大貢獻。 他培育了許多香花,喂養(yǎng)和訓(xùn)練了許多小動物。(他后來還曾照顧動物園里一條沒有母虎的乳虎,每天用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注意點 括號里的注釋應(yīng)緊挨著要注釋的內(nèi)容; 括號里的內(nèi)容是注釋或補充說明句中一部分詞語的,叫句內(nèi)括號。句內(nèi)括號中最后一個標點(問號、感嘆號除外)應(yīng)去掉。 4、省略號(……)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話里有省略的。 例如 我第一次聽見唱:二月里來,好風(fēng)光,家家戶戶種田忙…… ②表示重復(fù)詞語的省略。 例如 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 他的臉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 ③表示話未說完,語意未盡。 例如 這么多年他老人家沒有來得及聽我一次匯報,總理呀總理,現(xiàn)在我到哪里向你匯報呢?…… 原來如此!…… 注意點 省略號就是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號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5、書名號(《》<>) 書名號表示書籍、篇章、報刊、劇作、歌曲等名稱。 例如 《中學(xué)生》《語文報》《濤聲依舊》 注意點 書名內(nèi)還有書名時,外用雙書名號,內(nèi)用單書名號。 例如: 《讀<石鐘山記>有感》 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先寫書名,后寫篇名,中間用間隔號,然后加書名號。 例如:《荀子·勸學(xué)》 6、著重號(·) 用于引起讀者注意的符號,使用時文下打點;直排時則標在字的右側(cè)。“要求讀者特別注意的字、詞、句,用著重號標明。” 例如 1. 他瘦骨嶙峋地蹲在角落。(瘦骨嶙峋下方打四個點) 2. 他伸出白皙的手。(白皙下方打兩個點) 3. 就在這一天,新中國成立了。(在新中國下方打四個點) 7、連接號(—) ①表示連接。連接相關(guān)的漢字詞、外文符號和數(shù)字,構(gòu)成一個意義單位,中間用連接號。 例如 連接兩個中文名詞,構(gòu)成一個意義單位。 示例:原子—分子論‖物理—化學(xué)作用‖氧化—還原反應(yīng)‖焦耳—楞次定律‖萬斯—歐文計劃‖赤霉素—丙酮溶液‖煤—油燃料‖成型—充填—封口設(shè)備‖狐茅—禾草—苔草群落‖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芬蘭—中國協(xié)會‖一汽—大眾公司。 連接外文符號,構(gòu)成一個意義單位(應(yīng)用半字線)。 示例:Pb-Ag-Cu三元系合金。 有機化學(xué)名詞(規(guī)定用半字線)。 示例:d-葡萄糖‖a-氨基丁酸‖1,3-二溴丙烷‖3-羥基丙酸。 連接漢字、外文字母、阿拉伯?dāng)?shù)字,組成產(chǎn)品型號(可以用半字線)。 示例:東方紅-75型拖拉機‖MD-82客機‖大腸桿菌-K12‖ZLO-2A型沖天爐‖蘇-27K型艦載戰(zhàn)斗機 ②表示起止。連接相關(guān)的時間、方位、數(shù)字、量值,中間用連接號。 例如 連接數(shù)目,表示數(shù)目(生卒日期、量值等)的起止(科技界習(xí)慣用浪紋)。 示例:孫文(1866—1925)‖200—300千瓦‖20%—30%‖15—30℃‖-40 — -30℃‖1997—1998年‖1997年—1998年‖40%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 連接地點名詞,表示地點的起止(不要用浪紋)。 示例:北京—上海特別快車‖北京—舊金山—紐約航班‖秦嶺—淮河以北地區(qū)。 ③表示流程。連接幾個相關(guān)項目表示事物遞進式發(fā)展,中間用連接號,也可以用兩字線或者箭頭。不過箭頭不屬于標點。 例如 人類的發(fā)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 在一九四二年,我們曾經(jīng)把解決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這種民主的方法,具體化為一個公式,叫做“團結(jié)——批評——團結(jié)”。 郵局匯兌的基本過程:匯款人→收匯局→兌付局→收款人。 8、專名號(__) 亦稱私名號,用于標明人名、地名、朝代名、種族名、國名、機構(gòu)名等專名所使用的符號。 例如 烏孫及西域諸國均遣使通漢。 唐時祆教、伊斯蘭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派)先后傳入中國,但是最盛行的還是佛教和道教。 9、間隔號 間隔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符號。表示外國人或我國某些少數(shù)民族人名內(nèi)各部分的分界,也用來表示書名與篇(章、卷)名或朝代與人名之間的分界。 間隔號還可以用來間隔日期中的時間,例如月份與日期。 例如 a.間隔號表示外國人或某些少數(shù)民族人名內(nèi)各部分的分界。例如: 海倫·凱勒;馬克·吐溫;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b.間隔號還可以用來表示書名與篇(章、卷)名之間的分界。例如: 《論語·里仁》《孟子·梁惠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汽車牌號的應(yīng)用 蘇E·I2F88 c.間隔號還可以用來間隔日期中的時間,例如月份與日期。如果重大歷史事件或重大節(jié)日早為人們所熟知,而它們的月份和日子又恰好都是個位數(shù),間隔號可以省略不用。間隔號由音界號演變而來;在中國大陸,間隔號取代了音界號的地位,除了原有音界號的功用外,還加入了新的功用。 如:"五一”勞動節(jié)、“五四”運動、“六一”兒童節(jié)、“八一 ”建軍節(jié)、“二七”大罷工等。雖為人所熟知,但其月份或日子只要有一個是兩位數(shù),則要用間隔號,如“一二·九”運動、“九·一八”事變等。 相反,月份或日子雖是個位數(shù),但已逐漸少為人知,也要用間隔號。如抗戰(zhàn)期間日寇空軍對重慶不斷狂轟濫炸,1939 年的“五·三”“五·四”大轟炸,當(dāng)年不少人至今記憶猶新;但時過境遷,倘要再提此事,就以加間隔號為好了。 標點符號的位置 1、七種點號書寫時緊挨著文字,放在文字右邊偏下,占一格。 2、引號、括號、書名號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這三種標號的前半邊不可以出現(xiàn)在一行結(jié)尾;后半邊不能出現(xiàn)在一行的開頭。 3、省略號和破折號書寫時都放在字格中部,占兩個字格。可以出現(xiàn)于一行的開頭,也可以出現(xiàn)于一行的結(jié)尾,但不能拆散使用。 |
|
來自: 東區(qū)國際 > 《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