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八路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圍攻一個日軍大隊,激戰2天竟然未能全殲敵軍。戰后,彭德懷、左權、羅瑞卿、陳賡帶領各級將領一起來到硝煙尚未散盡的關家垴戰場,仔細查看了日軍的守備工事、火力配置、并繪制成圖以備借鑒,人民軍隊在血戰中汲取經驗、不斷成長。 1、侵華日軍瘋狂報復,黃崖洞兵工廠被毀 百團大戰進入第二階段后,日軍如夢初醒,在華北調動了所有能夠調動的武裝力量,開啟瘋狂報復。 10月6日起,掃蕩開始,所到之處,實施了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10月26日,36師團岡崎大隊500余人,在太行山深處無意中闖入了八路軍兵工廠黃崖洞。這可是八路軍的重要戰略資源,彭德懷聞訊后震怒。 2、定要日軍血債血償,八路軍決定殲滅岡崎大隊 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彭德懷命令八路軍殲滅岡崎大隊。劉伯承指揮129師386旅、新10旅;陳賡指揮129師385旅,決死第1縱隊;彭德懷親自指揮山炮連,迅速合圍,在關家垴包圍了岡崎大隊。 3、日軍利用地形優勢,負隅頑抗,八路軍遭受慘重損失 關家垴是一個高高的山崗,北面是斷崖,東西兩面也是陡坡,只有南面是長長的緩坡。岡崎大隊占領關家垴之后,充分利用了這種對防守極為有利的地形,構筑工事、設置火力網。 10月29日深夜,八路軍總部特務團首先發起了強攻,日軍在緩坡之上的一排窯洞前,構筑了大量工事,并且把窯洞之間全部打通,攻守靈活。八路軍特務團在這里吃了大虧。其后,所有攻擊部隊全部投入戰斗。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日軍知道無處可逃,拼死抵抗。天亮之后,日軍飛機也趕來助戰。英勇的八路軍幾乎是在血水中一寸一寸的前進,很多近百人的連隊拼的只剩下幾個人。 4、突破日軍第一道防線,殲滅岡崎大隊大部,八路軍主動撤出 10月30日下午,最后的總攻開始了,八路軍各參戰部隊先后發動了18次強攻,終于攻破了日軍第一道防線。血腥、激烈的戰斗持續到31日,日軍1500余人的增援部隊,在10來架飛機的掩護下,已經圍了上來。此時岡崎大隊也只剩60余人,為了避免與強大的日軍增援部隊繼續血拼,八路軍當即撤出了戰斗。 5、損失慘重、英勇的人民軍隊浴血成長 此戰八路軍傷亡600余人,其中772團1連,僅剩下3人。日軍岡崎大隊長被擊斃,僅60余人逃生。真是你死我活的一場血戰。 此戰八路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圍攻一個日軍大隊,激戰2天竟然未能全殲敵軍。戰后,彭德懷、左權、羅瑞卿、陳賡帶領各級將領一起來到硝煙尚未散盡的關家垴,仔細查看了日軍的守備工事、火力配置、并繪制成圖以備借鑒,在血戰中汲取經驗、不斷成長。 本文主要參考書目《勝利叢書之抗擊》第六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