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要求我老家四川德陽市中江縣大量栽種芭蕉樹。
最近在網上看到湖南的朋友發的芭蕉視頻,說在網上買的廣東的香蕉樹,郵寄到湖南,在湖南種香蕉樹,結果長出來的是芭蕉,成熟之后還不能吃。到底是水土不服還是氣候原因。為什么在我老家四川德陽中江種的廣東香蕉樹,就能吃到變形的芭蕉呢。
這就是我家種的芭蕉,每年過年后都能吃到芭蕉,我老家有多人都是在過年前,把芭蕉砍下來,用口袋捂住等它窖熟。而我偏偏不砍,就等它在樹上自然成熟,看到皮裂開了,就可以直接扳下來吃了,味道和香蕉差不多,有點生硬,但口感比香蕉好。


















我讀小學的時候,家里就開始種了,種了20多年了。現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芭蕉的生活習性。
芭蕉的食用方法
芭蕉無論生吃或用來煮菜吃都有其好處。芭蕉可以直接生吃,不過生吃的芭蕉必須是成熟的,這樣味道和口感也好很多。然后芭蕉也可以用來加工烹飪成美味的菜式。可是要注意的是,無論是生吃還是用來煮菜,食用芭蕉的時候最好不要空腹食用。
用芭蕉來煮菜時,可以搭配一些豬肉、豬骨頭來烹飪。比如野生芭蕉鮮嫩的莖可以用來和其他食材炒著吃,芭蕉的花可以用來炒肉,芭蕉的葉子可以用來裝食材烹飪,芭蕉的果實可以用來煲湯,味道都是獨樹一幟,而且營養豐富。


外形香蕉和芭蕉同屬芭蕉科,在形、色、味上都很相近。從外觀上看,香蕉棱少,形體長圓,果柄短,未成熟時為青綠色,成熟后轉為金黃色,果肉為黃白色,橫斷面近圓形。芭蕉一頭略大,另一頭略小,果柄較長,芭蕉果皮呈灰黃色,果肉是乳白色,橫斷面為扁圓形。從味道上分辨,香蕉味道濃甜,而芭蕉果肉細致油滑,但回味中略帶一些酸澀。


生長環境
芭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溫度15-35℃,適溫為24-32℃,絕對最高溫不宜超過40℃,絕對最低溫不宜低于4℃。土壤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而以砂壤土,pH值5.5-6.5最為適宜。


芭蕉的繁殖主要采用吸芽分株繁殖。吸芽宜選莖粗壯,上部尖細,葉片細小如劍的。當吸芽高至40厘米以上即可分株。分株時,應先將吸芽旁的土掘開,然后用鏟從母株與吸芽間分開,苗掘出后,剪去過長和受傷的根,將切口陰干或用草木灰涂抹,就可栽植。

食用:芭蕉果肉、花、葉、根中均含有豐富的糖類、氨基酸、纖維素、多種礦物質、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種化合物成分,藥食兼用,營養豐富。研究人員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對芭蕉根的化學成分進行定性實驗,水提物中含蛋白質、氨基酸、糖類、有機酸、皂苷等物質;醇提物中含蒽醌、黃酮、香豆素、酚類、強心苷、蛋白質、氨基酸等化學物質;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揮發油、甾體、油脂、內酯及香豆素等親脂性成分并確定芭蕉根中含有氰苷。

觀賞:芭蕉的園林種植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但一直到魏晉南北朝,園林中芭蕉只是偶然一現。中唐之后,芭蕉在園林中的種植逐漸普及,尤其宋元明清,芭蕉已經在園林中獲得較高的地位,成為園林中重要的植物,并形成一定的園林種植規模和造景模式。其可叢植于庭前屋后,或植于窗前院落,掩映成趣,更加彰顯芭蕉清雅秀麗之逸姿。芭蕉還常與其他植物搭配種植,組合成景。蕉竹配植是最為常見的組合,二者生長習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韻頗為相近,有”雙清“之稱。芭蕉還可以做盆景,是古人喜歡的一種清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