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的腦子總是在一些時候顯得比較活躍,比如刷牙時、上廁所時、洗澡時、干活時…明明啥都沒想,卻又總有各種想法浮現出來。我想,我的腦子里,可能也不全都是水吧。一般這種就是發生在意見不合的時候,思想上起沖突了,就像兩個拿著刀槍在戰場上你來我往的打斗一樣。我這人,話,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皆看人看心情。很大程度上,覺得能成為朋友,一定是三觀差不多,才能有話說。所以,一旦出現觀念不同,各自爭理時,就會產生一種新的感受:“原來你是這樣的人。”這段時間,可能是我吵架發脾氣頻率最高的時段了。一開始都是以好好分享的初衷去訴說,最后整得你來我往,句句扎心。人嘛,本來就好管閑事,對于貼上朋友標簽的人,更是相當積極。只是,一個人自以為的積極,常常都是自以為是、自作多情、不自量力…這也很正常,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同一件事,觀念無法茍同,實在是正常得很。就是不知道為何最后越說氣越大,一生氣,就會說最難聽的話,一聽到難聽的話,就會更生氣。如此,就又掉入了惡性循環里。有人說:都是朋友,有必要嗎?以前我也覺得沒必要,對作為朋友的人生氣了,也不要說出來。可慢慢的,我發現,不說出來,自己氣不順。氣不順了,就會自動遠離。而對方,可能依舊不知道你為啥漸行漸遠。比起在猜忌里弄死一段情誼,倒不如攤開來講清楚,要死,也死得明明白白。于是,我開始把不爽講出來,這可能也會造成對方的不爽。好的結果是負負得正,最后大家講明白,都爽了。壞的結果是,大家依舊各自不爽。有的人擔心爭吵會影響這段情誼,我卻覺得就事論事的爭論,是另外一碼事。如果吵一架就散了,那不如這所謂的友誼,也就算了。現在變成大人了,說絕交可能有點好笑。但不知道你們發現沒,小時候一生氣噘著嘴說:“哼,我要跟你絕交!”的孩子,其實是在等對方哄。所以次次嚷著要絕交,次次還一起玩得很好。我這暴脾氣也確實不好,一旦遇到些跟自己相反觀念的,多交流幾句,就一點就著。這樣一想,當我朋友,還挺辛苦的。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也極大可能是因為你也讓我覺得辛苦了。人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對人。雖然脾氣爆,但該認的錯我還是會認。同理,該生的氣我也會生。雖說有時候溝通的感覺不太美妙,但一般沒覺得是吵架。說是吵架,不過也是個夸張說法,這是我自認為的。更多的屬性還是歸于溝通,不多溝通,咋能知道彼此心里的真正想法?只有多熟悉身邊的人,才能更好的維護之間的關系,不是嗎?那些漸行漸遠的人,不就是因為不再了解對方,不再知道對方情況及想法而導致沒話講,最后終于淡漠了的嗎?吵架是一種比較激烈的溝通,相比于暗自憋著悶在心里頭的做法,可能還比較好。說破了,啥問題都沒有。不說揣著,遲早揣出條銀河來。哎,都說酸甜苦辣都是配著來的。如若真讓你感到辛苦了,大哥我也只能說聲抱歉了。但如果只是偶爾覺得辛苦,那就沒多大事,至少我也能偶爾讓你快樂一下子,不是嗎?太辛苦的關系,自然會斷的。不夠真心的朋友,自然會散的。 我是人間記錄員:北望。 一枚下雨了不懂得進屋的傻蛋。 想打造一個小院, 想做小院里的溫柔大哥, 傳播愛與光熱。 想說: 去你的虛偽。 你們有啥內心話來跟大哥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