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突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疾病 上了年紀的朋友怕自己的椎間盤老化 而年輕的朋友怕久坐而引發腰突 于是為了預防腰突 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一些方式來鍛煉腰部 而最受歡迎也是最便利的就是“倒走” 因為“倒走”在晚飯后的散步時間中就可以進行 但是“倒走”真的能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嗎? 有的人對此堅信不疑 而有的人則抱著懷疑的態度 那“倒走”真的有用嗎? 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造成腰突的原因 1.椎間盤退變: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變,纖維環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漸下降,髓核失去彈性,纖維環逐漸出現裂隙。在退變的基礎上,勞損積累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間盤發生破裂,髓核、纖維環甚至終板向后突出,嚴重者壓迫神經產生癥狀。 2.損傷:積累損傷是椎間盤退變的主要原因。反復彎腰、扭轉等動作最易引起椎間盤損傷。 3.妊娠:妊娠期間整個韌帶處于松弛狀態,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時更大的應力,增加了椎間盤突出的風險。 4.遺傳因素:小于20歲的青少年患者中約32%有陽性家族史。 5.腰椎發育異常:腰椎發育異常使下腰椎承受異常應力,從而增加椎間盤損害的風險。 6.誘發因素:長期伏案工作、勞累、處于顛簸狀態工作;重體力勞動;急性外傷。長期低頭及彎腰勞動、長期坐位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誘發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因素。 雖然腰突的病因有以上六種,但是大部分腰突患者的患病原因無非是腰部肌肉力量不足,從而在久坐、抬重物等動作后出現腰突。 倒走的功效 首先,倒走確實可以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因為在倒著走的時候,后腰部的肌肉活動量會更大一些,相比直接向前走,更能夠調節脊椎、腰椎,促進此處的血液循環,負擔也會減小,進而是可以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 但是,倒著走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 倒走鍛煉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在倒走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傷到行人,有可能會撞到車輛,需要不斷扭身回頭看路。在扭身回頭的過程中,人體整個重心偏移、脊柱扭曲,這時已經失去了恢復脊柱正常曲度的作用。 同時腰部有疾病的人往往在平衡性、協調性及肌肉的靈活性方面相對要差一些,受傷的概率也會更高。 所以相比于受傷風險大的“倒走”運動來說,我們更推薦大家做一些安全系數高的鍛煉動作。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這樣做 一、抱膝運動 做法: 1、坐在瑜伽墊上,牽拉一側膝關節; 2、感覺下腰部的牽伸,雙手抱住一側的膝蓋; 3、另一側重復相同的動作,保持身體的水平姿態; 4、一側堅持3~4秒后換另外一側,重復2~3組即可。 二、平板支撐 做法: 1、俯身,雙臂位于肩部正下方; 2、屈肘,雙肘與雙腳支撐身體; 3、身體從頭到腳呈直線,繃緊整個身體; 4、堅持40~60秒,保持動作和均勻呼吸。 三、跪式小燕飛 做法: 1、采取跪姿,雙腿并攏,臀部坐在腳跟上; 2、挺胸收腹,雙手向后伸,上半身向前傾; 3、堅持20~30秒即可。 四、貓式伸展 做法: 1、俯撐,雙手雙膝著地; 2、拱起上背部,低頭; 3、胸部下沉到最低,仰頭; 4、這個動作反復做10次即可。 康復腰椎間盤突出這樣做 注意!!! 腰椎間盤突出癥一般分為三個時期:急性期、緩解期和康復期。 在急性期時,應選擇多臥床靜養,不建議鍛煉! 而過了急性期之后進入緩解期時,緩解期疼痛可能因勞累受寒等外界因素間斷發作,口服藥物或者外敷藥物就可以緩解,這時候就應該開始適度鍛煉。這里我們推薦下面幾個動作進行康復訓練:1、仰臥位腿交替舉放腿交替舉放,往往出現的錯誤動作是當腿開始舉放時,腰部拱起,重復12-16次,完成2組。 ![]() 2、跪位后伸腿該動作要求在保持腰部穩定,不產生任何晃動情況下,后伸腿。該動作看似是腿的運動,但訓練的重點是脊柱對抗旋轉,保持穩定的能力,重復12-16次,完成2組; ![]() 3、跪位對側手腳伸直該動作要求在保持腰部穩定,不產生任何晃動情況下,向前伸手,同時后伸腿,注意保持脊柱穩定,重復12-16次,完成2組; ![]() 4、臀橋臀橋是腰痛的經典康復訓練,注意康復訓練時速度不可過快,重復12-16次,完成2組; ![]() 以上動作僅供參考,嚴重患者需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并根據自身情況做相應的調整,不可盲目訓練。 24小時為大家服務的小編 能不能買個西瓜吃吃 就看親們的心意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