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組是企業的基層組織,是加強管理,搞好安全生產的( A )。 A.基礎 B.因素C.條件 2.從重要性方面來說,班組工作是夯實安全基礎,推進安全發展的( A )。 A.關鍵環節B.中間環節C.后續環節 3.員工要保持正確的工作態度及良好的身體心理狀態,保護自己的責任主要靠( B )。 A.制度B.自己C.領導 4.員工發現作業場所可能造成危險的,( A )受影響人員。 A.及時告知 B.不必告知C.必須撤離 5.班組安全生產責任制內容要和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目標管理內容(C )。 A.更加嚴格B.更加寬松 C.銜接一致 6.構建班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的基本原則:“管生產,( A )管安全”。 A.必須 B.不必 C.可以 7.班組風險管理的步驟為:發現隱患→( B )→風險處理方法的選擇→方法的實施。 A.治理隱患B.分析隱患C.上報隱患 8.( B )是班組安全管理的依據和開展安全工作的實績記錄。 A.工作日志B.安全臺帳C.月度總結 9.一旦發生事故,班組長首先要指揮人員搶救傷員,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同時( A )報告直接上級。 A.立即 B.暫緩C.不必 10.發現隱患和問題,現場能處理的當即處理,處理不了的( B )。A.交接到下一班處理 B.及時匯報C.暫時擱置 11.個性是指個體在生活實踐中經常表現出來的,帶有一定( B )的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 A.普遍性B.傾向性C.社會性 12.興奮型氣質的人對工作積極負責,說干就干,但也急躁蠻干,( C )。 A.投機取巧B.固執呆板C.逞能冒險 13.情緒的自控就是靠( A )的意志努力來實現疏導與控制。 A.個人自身B.外界力量C.社會環境 14.良好的性格可使勞動者對安全生產態度( A ),避免違章作業。A.積極 B.消極 C.悲觀 15.按行政區域可劃分,Ⅳ級應急救援預案屬于( B )。 A.國家級 B.省級 C.縣級 16.生產經營企業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按預案的適用范圍進行分類,多采用( A )的形式進行編制。 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 綜合預案、現場預案、桌面預案 專項預案、現場預案、桌面預案 17.進行心臟按摩時,應用( B )放在按壓位置。 A.手背面B.手掌掌根部位C.手掌指端部位 18.( A )應急機構是整個應急救援系統的重心,主要負責協調事故應急救援期間各個機構的運作,統籌安排整個應急救援行動,為現場應急救援提供各種信息支持等。 A.應急救援中心B.應急救援專家組C.消防與搶險 19.有一物體扎人人員的身體中,此時救助者應如何處理?( C ) 拔出扎入的物體 拔出扎入的物體實施加壓包扎 固定扎入的物體后送往醫院 20.工作場所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的設置應( B )。 A.按企業規定統一設置B.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C.根據生產規模設置 21.用于預防和治理職業病危害、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健康監護和職業衛生培訓等費用( C )。 A.由國家和企業共同負擔 B.企業和受益員工共同負擔 C.在生產成本中據實列支 22.個體防塵要求作業人員佩戴( B )和防塵安全帽。 A.防塵眼鏡B.防塵口罩C.防塵耳塞 23.消除塵肺病,預防是根本,( B )是關鍵。 A.個體防護B.綜合防塵C.治療救護 24.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每( B )個月測定一次,在變更工作面時也必須測定1次。 A.3 B.6C.12 25.化學因素是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一種,下列屬于化學因素的是( A )。 A.粉塵 B.噪聲 C.振動 D.輻射 26.做好本單位職工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是用人單位的責任,以下不屬于職業健康工作內容是( B )。 A.職業健康狀況分析 B.職業病的診療、康復 C.職業健康檢查 27.目前,我國職業病患者中,患病人數最多的職業病是( A )。 A.塵肺 B.化學因素所致職業中毒 C.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 28.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轉移給( A )的單位和個人。 A.不具備職業病防護條件B.任何 C.沒有經驗 29.從防止觸電角度來說,安裝接地線是防止( B )的安全措施。 A.電磁場傷害 B.間接觸電C.直接觸電 30.作為防止事故發生和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 A )是發現系統故障和異常的重要手段。? A.安全監控系統 ?B.安全警示系統C.安全管理系統 31.安全是指生產系統中人員免遭( C )的傷害。 A.不可控制能量? B.可承受危險 C.不可承受危險 32.消除或控制隱患的活動或過程是指( C ) A.風險分級管控 B.隱患排查C.隱患治理 33.氧氣瓶、乙炔瓶要距明火至少( B )米以上。 A.5 B.10 C.15 34.在安全問題上,( A )的識別也叫危險源辨識或叫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A.風險 B.隱患C.風險源 35.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 C )共同構建起預防事故發生的雙重機制,構成兩道保護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A.三違查處B.安全管理?C.隱患排查治理? 36.(B )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B.風險管理C.隱患排查? 37.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夠全面地分析出可能的( A )風險,并針對可能風險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A.作業活動B.設備設施C.安全設施? 38.在發生的責任事故中,90%以上的事故發生在班組,( B )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為因素違章作業造成的。 A.70% B.80% C.90% 39.在發生的責任事故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班組安全( A ),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 A.管理薄弱B.管理偏嚴C.控制措施 40.人的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 A )。 A.個性差異B.認識過程C.感情過程 41.在導致事故發生的各種原因中,(?A?)占有主要地位。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環境的因素 42.( B )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 B.風險管理? C.隱患排查??? 43.( B )是保障安全生產最有力的武器。 A.安全文化 B.安全法制 C.安全責任 44.以下屬于現代科學的安全管理思維的是( C )。 A.基于事故總結教訓 B.對責任人員責任單位依法追責 C.預先風險辨識評估 45.只要誘發事故的因素存在,發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早或遲而已,這就是( C )原則。 A.必然損失 B.偶然損失 C.因果關系 46.( A )是改變通過經驗形成的行為方式的過程。 A.學習 B.教育 C.訓練 47.( B )是指把培訓內容應用于實際工作中,這才是培訓真正的意義所在。 A.培訓實施 B.培訓轉化 C.培訓評估 48.安全培訓的實質是改變思維方式和( A )。 A.改變行為習慣 B.預防事故 C.提高企業效益 49.按照系統安全工程的觀點,安全是指系統中人員免遭( A )的傷害。 A.不可承受風險 B.事故 C.有害因素 50.某礦業公司在提高職工安全管理素質的安全培訓過程中,提出“我公司雖一直處于安全生產狀態,但是要時刻注意預防事故的發生,因為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絕對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有危險因素"的觀點,該觀點符合( B )。 A.海因里希因果連鎖理論 B.系統安全理論 C.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51.管理能力的培訓是要提升( D )。 A.技能 B.知識 C.意識 D.認知高度 52.東西方傳統文化的差異導致管理( C )不同。 A.思想 B.文化 C.原點 D.藝術 53.管理始終是為( A )服務。 A.經營目標 B.經營使命 C.經營愿景 D.經營設計 54.管理能力伴隨著隨著管理制度的完善而( A )。 A.提升 B.完善 C.降低 D.改變 55.對于新管理者來說,需要有一個( B )訓練。 A.職業 B.梯隊 C.意識 D.文化 56.( D )是管理者的核心職能。 A.協作管理 B.橫向管理 C.向上協調 D.向下負責 57.下屬的( C )和績效是管理者設計出來的。 A.文化 B.能力 C.成長 D.薪酬 58.向上管理要關注上級的特點和( D )。 A.思想 B.權力 C. 優勢 D.長處 59.向上管理是一種相互( A )的關系。 A.依賴 B.認可 C.協作 D.穩定 60.道德批判是以( C )為中心 A.文化 B.制度 C.自我 D.使命 61. 5s活動中的清掃環節要做到( B )。 A.現場環境衛生的清掃 B.設備清掃 C. 定置管理 D.環境衛生和設備的清掃 62.5s活動中的清潔環節要做到( C )。 A.定時保潔 B.定時整理 C.定時檢查 D.定時整頓 63.解決問題的目的是( D )。 A.對責任人進行處罰 B.查找問題產生的原因 C.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 D.此類問題不在發生 64.工作中尋找物品和工具屬于( D )。 A.有效勞動 B.負效勞動 C.次要勞動 D.無效勞動 65.任何管理活動的基礎是( A )。 A.標準化 B.組織 C.協調 D.控制 |
|
來自: 鳳舞九天7p6gz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