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慣常的閑暇閱讀中,又遇卞之琳《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 這一富含人生哲理的詩篇,再生所感,進而萌生起對“人生風景”的遐思邇想來。品讀《斷章》,心生此感:世上的每個人,既是觀看世間“風景”的觀景人,也是置身風景中的一分子,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所處景致中點綴或負影響的因素。當自己在看風景時,不知不覺地在他人的視線里被觀看或觀賞著。據此看人生,作為觀景人,當善于品賞他人之美韻,善于學習他人之美質;作為景中人,當自覺努力成為點綴者、景中之景,而非煞風景的負面因素。人生之意義想必就在于成為熙攘人海中有(或多或少)“觀賞”價值的一道景…… 人生,行走在五味雜陳的大千世界里,穿行于萬千景象的蕓蕓眾生中。每一個人,周遭無處不風景。每個人都是看風景的人,也都被看風景的人看著。人生的智慧就在于善于思考自己眼中的美麗風景是什么?他人眼中悅目賞心的風景又是什么?人生當要做的是,既要成為自己心目中悅己的美景,也要對接身邊“看風景人(們)”的審美,成為一道可品賞、獲點贊的悅人風景,更應為所生活的世界、所處的社會、所立身的環境添些美的東西,編織一道彰顯自己人生姿態的風景。 人生,當是一道風景!倘若成為一道風景,便是成功,便是風采。生活在景象紛繁的塵世里,人生風景不拘一格,貴在特質特色。錢塘巨潮、拍岸波濤是風景,細水微瀾、潺潺涓流也是風景;名山大川是風景,小山溪水也是風景;聲名顯赫是風景,淡泊恬靜,也是風景。因此,人生之價值在于成為自己,成為有可賞“風景”的自己。只有成為自己,人生才有存在之必要。否則,千人一面,就難以找到自己,難免丟失人生的意義。 對于人生的風景(意義),已不乏各方之見。就自身之感悟,筆者認為,人生的風景應涵及以下四個方面: 其一, 人生,淡對得失、淡泊名利、淡然處世是一道風景;其二,人生,不懼困難,不畏坎坷,勇面挫折,勇于奮斗,勇于奉獻是一道風景;其三,人生,執著學習,豐富學識,不懈錘煉,提升能力,談吐優雅自如,工作(創業)駕馭嫻熟,舉止張弛有度是一道風景;其四,人生,品行良善,真誠溫厚,樂善樂為,為人寬容,心懷同情,胸有暖陽,是一道風景。 人生的風景根植于素養的基質,是心靈景致的外在表達。最美的人生風景是寫在自己心里、映在別人眼里。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眼里的風景,首先要讓自己成為自己欣賞的風景!心靈美好的人必有悅人風景相隨,無論人在何處都有和熙暖陽,給人賞心悅目的暢快與美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尋找、欣賞、感悟風景和繪制風景的過程。人生之美,就在于善于欣賞和品悟所處的風景,并努力把自己編織成為一道風景中的風景。人與人之差異,在于品讀風景、感悟風景的維度和層次的不同,在于打造自身風景的“自覺度”、“用心度”和“亮麗度”的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過程都難免經歷風雨,不同在于,風雨過后是展現彩虹,綻放美景,還是黯然失色,不值一看。人生的風景也是人生的姿態。在人生旅途上不斷演繹自己良好的人生姿態,才是值得回味的人生,不枉此行的人生,有內涵和品位的人生。 楊絳先生曾說:“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這表明,內心的淡定與從容,便是最美麗、最有內涵,也是最值得欣賞、最令人向往的人生風景。 人生可以普通、平凡,但不可俗陋、平庸。人生一趟,光陰珍貴,當以自己的激情、追求、執著、耕耘和揮灑汗水的風釆,書寫人生可慰的風景;當在命運的交響樂中,以淡定從容的心境,書寫一道屬于自己的、無愧于此生的風景。 人生在歲月軌道上留下的點點滴滴、道道足跡,都是自己的風景。我等每個人都應努力讓寫在人生之旅的風景多些品位、多些美感,值得回望、值得追憶,值得珍藏于記憶最深處。 |
|
來自: 云天智苑WuMian > 《我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