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品 小邱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雖不認可卻又覺得有理。也總覺得“婚姻的不幸讓孩子成了潰散愛情的殉葬品”。特別是認識小楊后這種感觸越發深刻。 認識小楊純屬意外:那天中午突然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說“小孩被高年級的學生楊某打了,嘴巴流了挺多血的”讓我去處理一下。 驚愕的掛了電話,忐忑不安的抓起錢包就往學校趕去。見到孩子時傷口已經處理好了,查看一番都是外傷,只是乳牙撞松動了需要自己帶醫院去看看。 老師大概的說了一下原由就帶我去找楊某的班主任林老師。 林老師首先向我表示了歉意隨后就跟我說起小楊的家庭情況:父母離異,有多動癥,父親會打孩子。母親到外地打工了,他由年邁的外婆照看,父親今天也不在家。由于老人身體不好所以就沒叫她來。 林老師說:“這個孩子開學不到三個月已經打了六七次架了,是個問題學生。”她希望我能態度兇狠點好好嚇唬嚇唬他一番好讓他長點記性別在打架了。 林老師叫來了小楊,撥通了他媽媽的電話(開著免提),先是和楊媽媽說了事情的經過再讓孩子和媽媽說話。楊媽媽說了一大堆訓斥的話,但小楊站在那里翻著白眼就是不吭聲。他媽媽急了說我再不管你了,找你爸去。轉頭跟我說:“對不起,把小孩打傷了,她人在外地沒法當面道歉,我要是還生氣就打他幾巴掌,打傷了也沒關系,我出了氣就好了。”聽到這我很驚訝這個家長怎么這樣的。 我無奈的苦笑了一下說:“算了,都是皮外傷,我也不可能去打她的孩子。” 我不想跟她多說話就把電話還給林老師了,待她們通完話,老師嚴厲的訓誡小楊。只是他倔強的直視老師固執的不說話,像只刺猬一樣。 見此我把他拉到辦公室門口彎下腰問他:“你為什么打人?”他瞪著我很兇的說:“你兒子動我的球,我就揍他。”我叫小孩向他道謙說不該隨便動他東西。他看我這樣也軟化下來了。 隨后我讓自家孩子先回班級上課,跟他一起坐在草坪閑聊。也許我是他打人后第一個沒有兇他還愿意跟他好好說話的家長,慢慢的他就說開了:他要是打架了,爸爸就打他,都不問為什么打架。同學欺負他,笑話他,他就打回去,每次都是他先動手,所以老師家長都是罵他。他也不想辯解,反正也沒人信他。 聽完我抱了抱他的肩膀說:“爸爸打你是不對的,你動手打人也是不對的,因為每次都是你先動的手,所以大家已經習慣把錯誤加在你身上了。那么以后別人罵你你不要先動手打人,有問題就報告老師,幾次以后老師就會知道不是你的錯了,也會相信你了。外婆老了照顧你很辛苦別讓他擔心了。你先去跟老師道歉,保證以后不會隨便動手打人了,阿姨相信你。” 他點點頭轉身去找老師了,我在門口看到他和老師好好說話,沒有開始時渾 身帶刺的感覺了。 之后又見過他幾次,對我很有禮貌。 其實他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只是父母離異,家庭暴力讓他學會武裝自己、用拳頭保護自己。我不知道他以后會怎么樣,但我卻知道父母不和或離異養出了很多問題孩子:膽小自卑,叛逆,內心陰郁…… 兩個相愛的人結婚了,因為生活的瑣碎有的更加恩愛,有的吵鬧不休,有的各奔東西。 曾經看過一幅漫畫:婚姻是一條繩子,男女雙方各站在兩邊的懸崖上拉扯著,孩子緊緊的抓著繩子搖蕩在懸崖上空,左右觀看著,就怕哪邊松手讓他掉下深淵。 不幸的婚姻讓曾經愛的結晶變成了愛的殉葬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