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腫家傳方 處方:浙貝母10克,水煎服。 主治:肝囊腫、腎囊腫、卵巢囊腫及良性腫瘤。 注:浙貝母別名叫漸貝、象貝、大貝母、珠貝。功效 宣肺清熱,化痰止咳,開郁散結(jié)。主治風(fēng)熱或痰熱咳嗽,咽喉腫痛,肺癰,癭瘤,瘡癰腫毒 偏癱后遺癥特效組方 1 麝香 上等1克;一般5克 (如果沒有麝香可用 蘇合香10克,冰片5克代替) 2白花蛇2條 3全蝎 大號20只 (炮制前去頭) 4烏梢蛇10克 5蜈蚣 大號20條(炮制前去針) 6地龍 20克 7僵蠶 15克 8水蛭 15克 9虻蟲 15克 10丹參 20克 11酸棗仁 20克 12柏仁 15克 13石菖蒲 20克 14鉤藤 20克 15紅花 15克 16朱砂 5克 17 甘草 20克 藥物炮制方法 1將 白花蛇、烏梢蛇、全蝎、蜈蚣、僵蠶、虻蟲、水蛭、地龍和同姜米一斤在砂鍋內(nèi) 文火反動煨炒至焦干。 2以上藥物煨炒干后和其他藥物一起粉碎過篩。 3講過篩的藥物和麝香混勻拌勻裝入膠囊待患者服用。 4每次3克,每天三次。 治療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效果好的驚人 本人有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病,很多年了,象數(shù)治療效果好些,但是念念停停,一直沒堅持下來,每年的夏天都會或輕或重的犯一段時間。最近念象數(shù)再結(jié)合穴位按摩,個人覺得效果更快。 在網(wǎng)上瀏覽關(guān)于穴位的信息,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條:“火烘涌泉法:用中藥川烏(或草烏)100g,樟腦10g,共研為細末,用醋調(diào)制成彈子大小,置于足心,放微火烘烤,溫度以能耐受為度,用衣被圍住身體,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此法可治足、膝等關(guān)節(jié)風(fēng)濕疼痛。《串雅外編》亦載:“腳氣腫痛,樟腦二兩,烏頭一兩,為末,醋和丸彈子大,每置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圍蓋,汗出如涎為效。” 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在中藥店買了中藥川烏100g,樟腦10g,花了5元錢,還給**打成了碎末,按照上面的方法,用白醋調(diào)制成大約紅栆大小的量吧,用紗布包上,然后用醫(yī)用膠布固定在腳心(蓋住涌泉穴),自己躺床上,蓋上夏涼被,把吹風(fēng)機開小熱風(fēng),對著腳心吹。一會就睡著了,半個小時后,全身出汗,關(guān)上了吹風(fēng)機。當天晚上腿關(guān)節(jié),很舒服,沒有一點不適! 有了些法之后,心中暗喜,又接連幾天重復(fù)了上述過程,覺得上樓腿也有勁了,精力也好了許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
火烘涌泉法體驗 火烘涌泉法是指:用中藥川烏(或草烏)100g,樟腦10g,共研為細末,用醋調(diào)制成彈子大小,置于足心,放微火烘烤,溫度以能耐受為度,用衣被圍住身體,使汗出如涎,即生效。此法可治足、膝等關(guān)節(jié)風(fēng)濕疼痛。《串雅外編》亦載:“腳氣腫痛,樟腦二兩,烏頭一兩,為末,醋和丸彈子大,每置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圍蓋,汗出如涎為效。”按照100克草烏配10克樟腦的比例我配好藥就貼在腳底蓋上被子上網(wǎng)看電視,3個小時后,上身開始發(fā)熱,出汗,而下身反應(yīng)不明顯。看來生草烏確有通經(jīng)絡(luò)之功,不過外敷效果就比較緩慢了,不如內(nèi)服那么過癮。至于此法的作用,我覺得除了治療關(guān)節(jié)炎,還可以減肥,因為汗出如涎,正是體內(nèi)代謝不掉的痰濕。 注:串雅外編中烏頭應(yīng)該是三兩,一兩為筆誤 白癜風(fēng)驗方--4個月恢復(fù)正常 處方:黃芪、雞血藤、桑寄生、薏苡仁各30g,萆薢15g,白術(shù)、地龍各12g,當歸、白芷、桂枝、黨參、王不留行、桃仁、紅花各10g,細辛2g,麻黃、白附子各3g。每天1劑,水煎服。 我的肩周炎驗方肩周炎很常見,大家都治過吧。有道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俺的技藝是下方:
當歸15 赤芍20 白術(shù)15 甘草10 羌活15 海桐皮25 姜黃20
方義很簡單,大家都是內(nèi)行認士,一看就明白,我想說的是這是我的基本方,用時仍然要隨癥加減。但只要是肩周炎,在此方的基礎(chǔ)上變化,失手的很少, 本方出自《醫(yī)略六書》卷三十。方義如下:
羌活開經(jīng)氣以疏邪,當歸養(yǎng)血,赤芍瀉血滯止痛,海風(fēng)藤舒筋活絡(luò),白術(shù)健脾土以運四肢,姜黃除痹氣以引藥入手臂,炙草緩中和胃,生姜溫胃散寒。水煎,溫服,使血氣運行,則寒邪外散而筋脈得養(yǎng)。可根據(jù)臨床癥狀隨癥加減。現(xiàn)舉例以拋磚引玉: 某女 40 四川綿陽 10年 3 10 主訴 肩膀痛 疼痛不能抬,早晨穿衣服更痛,遇風(fēng)寒更劇,舌苔薄質(zhì)淡,脈略沉弱。處方:當歸15 赤芍20 白術(shù)15 甘草10 羌活15 海桐皮25 姜黃20 桂枝15 桑枝20 黃芪25 制川烏10 6付乃愈。 本患者因畏寒加黃芪 痛劇加川烏 桂枝通陽 桑枝姜黃是治臂痛之要藥。加減簡單吧! 男人就用男育丸處方,熟地120枸杞120胡桃肉120菟絲子90制首烏120肉蓯蓉60黃芪90白術(shù)90當歸60茯苓60巴戟天60淫羊藿90紫河車粉60鹿茸3克。 制法,上藥前三味藥共搗如泥,其余各藥焙干,共研細面,再與藥泥拌勻,煉密為丸每丸6克,每日早晚空腹1丸,淡鹽水送服。 主治,腰膝酸軟,耳鳴疲乏無力,性欲減退,腎氣不足,精子活動力低下。【注】此方不是我原創(chuàng)但是是我驗方,本是不傳之秘,在此想了很久,決定還是大家共享吧,如果都有私心的話,中醫(yī)必將亡以,如果都有奉獻精神中醫(yī)必將大放異彩,永世傳承 我常用的驗方-----急性腎小球腎炎我把我?guī)资甑挠杏眯Х剿幑汲鰜?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減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 組成:麻黃9,連翹12,赤小豆30,白毛根30(鮮的更好,量加倍),女貞子10,旱連草10,馬鞭草15,益母草30,石葦20(小的更好,要后面滿布飽子的),澤瀉10,車前仁10(包煎。也可叫病人去找車前草)。水煎服。 功能:宣肺行水,清解熱毒,活血化淤。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本病多繼發(fā)外感熱病,扁桃體炎,皮膚瘡毒的基礎(chǔ)上,以突然眼瞼浮腫,繼而全身水腫,有肉眼或是鏡下血尿,尿中有蛋白,診斷并不困難。藥用麻黃,連翹宣通肺氣,小豆,澤瀉,等化濕利水,茅根,鞭草涼血利尿。方中益母草,馬鞭草為主藥,特別是益母草集解毒利尿活血,降血壓為一體,實為腎病妙藥,不管急性慢性都有效果加減:腫不消加豬苓12,黃芪30,血尿嚴重加大小薊各20,鮮柏樹葉(那種不結(jié)子的洋柏不行)30,蛋白不消加黃芪30,金櫻子15,芡實15。 西醫(yī)一般只用青霉素消炎,很多搞成慢性腎炎,結(jié)果治不好造成尿毒癥,現(xiàn)在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換腎的,難道不值得思考嗎?上方一般4劑即可見效,服十劑左右即可 免疫力低下驗方 處方: 炙黃芪 30克 焦白術(shù)15克 防風(fēng) 6克 淫羊藿 15克 黃精 30克 北五味子6克 上藥水煎服,每天一付,熬兩次,混合,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用7——10服,解決免疫力低下問題。 治髕骨軟化癥 丁香、木香、血竭、兒茶、熟大黃、紅花各60 克,牡丹皮30克,甘草20克。共研細末,煉蜜丸,每日早晚各服 10克,黃酒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