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尿蛋白病友們來說,在飲食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這主要是為了控制尿蛋白。因此,依據這個理論,還出現了一些偏方,這里就向各位病友們介紹一種:將3-4兩重的黑魚,先養上兩天吐吐臟后,用黃泥拌醋成泥巴狀,再把黑魚包起來放在木炭上烤,待泥巴開裂魚就熟了,即可食用。如果每天吃一條這種烤黑魚,降尿蛋白很管用.各位病友們不妨來試試吧! 1、治蛋白尿驗方 處方:生黃芪60克、太子參15克、焦白術15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葉10克、旱蓮草10克、金櫻子20克、菟絲子10克、蟬衣6克、丹皮10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須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紅細胞多者可加仙鶴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細胞多者加石葦15克、魚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參15克、通草10克;納食差者加陳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壓者加杜仲15克;陰虛者加仙靈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一般服藥1~2個月,尿蛋白可減少或消失。李金堂 2、腎性蛋白尿驗方 1)、 蜈蚣1條切碎置入新鮮雞蛋內攪勻,用紙糊好口,再用調好濕泥包一層,于草木暗火中煨熟,吃雞蛋,每日空腹服1個,10天為一療程。治慢性腎炎水腫消退后。尿蛋白長期不消者。 2)、 鮮羊乳200克,黃芪30克,先將黃芪煎煮后取汁100毫升,兌入羊乳中煮沸后飲用,功效益氣補血,益腎補元。適用于慢性腎炎。蛋白尿以及體質虛弱。貧血等癥。 3、方一 降白湯 [藥物組成 ] 黃芪50g 山藥30g 山萸肉15g 芡實15g 半枝蓮30g 益母草30g 車前子15~30g 蜂房6~l0g 地龍l0g 蟬衣l0g 桑螵蛸l0g [制劑用法] 水煎,每日一劑,分2~3次服。 [適應病證] 蛋白尿。 [病案舉隅] 史某,女,35歲。患慢性腎炎反復發作2年,尿蛋白持續陽性(++~+++),因長期服用激素而致向心性肥胖。體倦乏力,納差,腰骶酸痛,雙下肢浮腫,按之不起,舌體胖嫩,苔薄白,脈沉細。查尿蛋白(++++),有少許紅、白細胞。血壓23/14kPa。投以降白湯加牛膝15g、鉤藤30g(后下)。2個療程后,諸癥消失,尿蛋白轉陰。為鞏固療效,予以六味地黃丸,每日2丸,連服3個月后,連查數次尿蛋白均為陰性。隨訪2年未復發。 [評按] 蛋白尿屬“尿濁”、“水腫”范疇。其病機多是脾腎兩虛、精微失藏。治以健脾補腎為關鍵。方中黃芪、山藥、芡實、山萸肉、桑螵蛸健脾益腎固精;益母草、車前子利水消腫;蜂房、半枝蓮、地龍、蟬衣具有抗過敏作用。全方合用有健脾益腎、固精消腫之效。此方對一些與免疫反應有關的頑固性蛋白尿往往獲得滿意療效。若伴腰痛甚者加杜仲、寄生、川斷;伴高血壓者加牛膝、鉤藤;水腫甚者加篇蓄、瞿麥;小便潛血陽性者加白茅根、琥珀、小薊。 方二 腎妙散 [藥物組成] 生黃芪30g 蛇舌草30g 太子參20g 茯苓20g 白英20g 石葦20g 丹參20g 蒼術l0g 白術l0g 桑寄生l0g 枸杞子l0g 益母草15g [制劑用法] 日1劑,水煎服,3月為1療程。 [適應病證] 慢性腎炎蛋白尿。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楊金榮.浙江中醫雜志,1998,(2):58 [評按] 本方治療52例,結果:治愈40例,好轉6例,無效6例。如表癥較重加連翹、防風;腎虛加杜仲、首烏;脾腎陽虛加肉桂、干姜;食納不佳加炒三仙;瘀血明顯加三七;高血壓加天麻、白蒺藜。 方三 紅白黑鳳凰散 [藥物組成] 藏紅花9g 白胡椒15g 夾心木30g 鳳凰衣2具 [制劑用法] 陰干,用陰陽瓦焙成焦黃色,研末,或制成丸劑、膠囊劑,6~9g/日2~3次,用荷梗適量煎湯送服。病重且證型較典型,可用本方加減,水煎服。 [適應病證] 慢性腎炎蛋白尿。 [資料來源] 彭文杰.河北中醫,1997,19(6):4 [評按] 本方適宜陰寒人里,營血瘀滯者。方中白胡椒溫里散寒;藏紅花活血通滯;夾心木攝精固藏;鳳凰衣補陰納氣。四藥合用有溫里散寒、固精和血之功。 4、頑固性蛋白尿驗方臨證應用 慢性腎病蛋白尿臨床多見,其治療有頗為棘手。我在臨證時,凡遇頑固蛋白尿長期不愈者,投以自擬神奇固精飲加減,多獲捷效。 [方劑組成] 黃芪60克 參須30克 五倍子6克(研末沖服) 三七6克(研末沖服) 附子15克(先煎一個小時) 倒扣草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芡實30克 金櫻子30克 蟬蛻15克 僵蠶15克 甘草9 水煎服 [方解] 方中以大量黃芪、參須為君藥,甘溫益氣,培補脾腎,氣盛則腎精方攝,蛋白得固;附子一藥,有西藥激素之能,而無激素之害,激發腎之動氣。 頑固性腎炎蛋白尿是指腎炎患者其他表現不明顯 ,或經治療后消失 ,而蛋白尿久治不愈。此時蛋白尿的施治不能僅局限于蛋白尿這個癥而追求專方專藥 ,而是應根據患者的全身表現 ,認真分析蛋白尿的發生機理 ,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 ,再加用一些如黃芪、石韋、蟬蛻、雷公藤、黑大豆、白果、烏海、山渣、冬蟲夏草等對蛋白尿有較好消除作用的藥物 ,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介紹如下 : 1.脾腎陽虛型 :辨證要點有蛋白尿持續下降、腰部酸痛、形寒畏冷、納呆便溏、小便清長、夜尿頻多、舌淡苔薄、脈沉細無力等。治宜益腎健脾 ,溫陽固澀。方宜選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治療 ,重用黃芪健脾益氣 ,酌加仙茅、仙靈牌、菟絲子、桑螵蛸、金櫻子、白果、覆盆子等固澀之品 ;若脾腎陽虛而兼見濕熱凝聚之小便短澀、色黃質渾、舌質淡紅等癥者,則在溫補脾腎時應兼以清化濕熱 ,以上方為基礎再加茯苓、澤瀉、丹皮等藥治療。 2.脾氣虛弱型 :辨證要點有蛋白尿難消、面包萎黃、倦怠乏力、脘悶納呆、下肢略浮腫、大便溏稀、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膩、脈濡緩。治宜健脾益氣化濕。方宜選參苓白術散加減。藥用黨參、茯苓、白術、黃芪、扁豆、山藥、芡實、金櫻子、蓮子、沙參、薏米仁等治療 ,也可再加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藥治療。 3.氣虛血瘀型 :辨證要點有蛋白尿持久下降、面色晦暗、毛發枯萎、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弱 ,并可兼見浮腫、尿少、血尿等病癥。治宜活血利水 ,益氣固腎。方宜選當歸芍藥散之當歸、芍藥、川芎、茯苓、白術、澤瀉 ,再加黃芪、黨參、菟絲子、續斷等溫腎健脾藥物治療 ,并可加入丹參、紅花以強其養血活血之力。 4.風邪外襲型 :常為慢性腎炎急性發作而致 ,辨證要點有蛋白尿突然升高難降 ,屬風熱者多伴惡寒發熱、頭痛納呆、咽喉腫痛不適、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癥。治宜祛風清熱利咽。方宜選銀翹散之銀花、連翹、豆豉、牛蒡子、薄荷、荊芥、桔梗、蘆根以及馬勃、茯苓、丹皮、石韋、麥冬等利咽養肺及收澀藥物治療。屬風寒者則常伴有小便不利、咳嗽氣促、頭痛、鼻塞流涕、全身酸楚、痰稀色白、舌淡、苔白膩、脈浮緊等癥。治宜疏風散寒解表。方宜選荊防敗毒散之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桔梗、甘草 ,加麻黃、赤小豆等消除蛋白尿藥物治療。 5.濕熱蘊結型 :辨證要點有尿中蛋白難消、口干不欲飲、口苦口粘、脘悶不舒、大便溏瀉不爽、小便黃赤混濁、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方宜選八正散之木通、車前子、大黃、滑石、瞿麥、山梔子 ,加石韋、生地、白茅根等既能除蛋白 ,又可降濕化熱解毒的藥物治療。 6.肝腎陰虛型 :辨證要點有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煩熱、口干喜飲、小便黃、大便稍干、舌紅、苔薄黃、脈細數。治宜滋陰益腎攝精。方可選杞菊地黃湯之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枸杞、菊花 ,加烏梅、芡實、首烏等益腎固精除蛋白藥物治療 ,若兼見頭痛頭暈、夜寐不寧、多夢易怒、血壓升高等陰虛陽亢之癥者 ,則應再入知母、黃柏、鉤藤等平肝潛陽藥物治療。 7.氣陰兩虛型 :辨證要點有蛋白尿長期存在、氣怯神疲、心慌氣短、面色潮紅、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口干少飲、小便黃、舌淡紅、邊有齒印、脈細數。治宜益氣養陰 ,固腎攝精。方宜選四君子湯加六味地黃湯。藥用黨參、白術、山萸肉、熟地、山藥、當歸、澤瀉、丹皮、茯苓 ,加烏梅、麥冬、沙參等藥物治療。 結語 :蛋白尿是慢性腎炎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且往往纏綿難消 ,不僅影響疾病的康復 ,而且可因蛋白的大量丟失而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蛋白尿 ,對于防止低蛋白血癥的形成及腎炎的復發與惡化均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蛋白尿的存在與否也是證明慢性腎炎痊愈與否的主要標志之一。我們知道慢性腎炎蛋白尿形成的直接機理是腎不藏精 ,精氣下泄或脾不攝精 ,清氣下陷。因此治慢性腎炎蛋白尿的首先一點是應強調扶正固本 ,健脾益腎 ,恢復腎功能。但本病病程較長 ,久病易成瘀 ,故我們在強調固本的同時 ,還應注意祛邪法則的應用 ,如清熱、利濕、祛風、活血等 ,常能明顯提高消除蛋白尿的治療效果。 本病治療難度較大 ,療程亦較長 ,故我們在辨證得當的基礎上應守法守方 ,持之以恒 ,方能見效 ,如操之過急 ,頻頻變法換方則難以見效 ,甚至貽誤病情。在取得療效 ,蛋白尿消失后 ,還應注意囑患者休息養生 ,慎防因感冒或感染而復發,切勿過于操勞。 蛋白尿是泌尿系統疾病的常見癥狀。祖國醫學認為,蛋白尿的出現,是人體精微物質外泄的一種表現。人體的精微物質,主要依賴睥進行生化與統攝,并通過腎來封藏與固攝。勞累、傷食、服藥、妊娠等因素,部可引起脾腎兩虛。如果再有濕熱內蘊,水濕不化的情況,就容易產生蛋白尿,其治療也頗為棘手。筆者在臨床上嘗試采用補腎固精、益氣攝血治療腎炎蛋白尿,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處方] 生黃芪60克,太子參15克,焦白術10克,云茯苓10克,煨葛根15克,白茅根30克,干荷葉10克,旱蓮草10克,金櫻子20克,菟絲子10克,蟬衣6克,丹皮lo克,甘草3克。 加味尿中蛋白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加玉米須20克、桑螵蛸15克;尿中紅細胞多者可加仙鶴草15克、茜草根15克;尿中白細胞多者加石葦15 克、魚腥草15克;尿中有管型者加丹參15克、通草10克;納食差者加陳皮6克、薏苡仁12克;伴高血壓者加杜仲15克;陰虛者加生地15克;陽虛者加仙靈脾10克、巴戟天1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兩次早晚分暇。一般服藥1~2個月,尿蛋白可減少或消失。 [注意事項] 尿蛋自屬于體內精微物質,宜藏不宜瀉。因此在處方選藥時,必須重視補瀉兩個方面的動態平衡。方中黃芪、太子參、白術補氣健脾,金櫻子、菟絲子益腎攝精,茅根、茯苓清熱除濕,葛根、荷葉升提舉陷,丹皮、旱蓮涼血攝血,蟬衣可消蛋白尿,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補而不滯,固攝不留邪,除濕不傷陰,清熱不苦寒,涼血不留瘀,消除蛋白尿有良效。 附: 治療蛋白尿專方一:黑豆30-50 ,生薏仁15-20,炒薏仁15-20,赤小豆15,荷葉6. 治療蛋白尿專方二:黃芪20---100g 山藥10--15g 蟬衣 15----50g 服60天。 本文轉載自http://user.qzone.qq.com/632487893/blog/12876198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