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雞屎藤這樣不雅的起名?據《綱目拾遺》記載:“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彪u屎藤葉被揉碎后會有股雞糞臭味,因而得名。
【性味與歸經】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脾,腎經。 雞屎藤具有消積通腸的功效,對于小兒厭食癥療效佳。 小兒若長期食欲不振,吃飯少,沒明顯消瘦癥狀,一般可判斷為厭食,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病癥,可發生在任何季節,夏季較為嚴重。 可以用雞屎藤10~30g煮水喝。 但是要注意:如果小兒在食欲不振的同時喝水多,大便偏干,手心足心發熱,舌苔少則不宜使用雞屎藤。 (由于個人體質不同,所以再好的功效也不適合所有人,因此以上推薦只能作為參考,不可盲目飲用。) 除了藥用外 用雞屎藤做成食品你怎么看呢? 雞屎藤葉片搓揉,雖然有股讓人上頭的臭味,但是煮熟后清香無臭味,嶺南很多地方會做成特色小食。 如做成雞屎藤餅、糕、稞、粑仔等,在小編的家鄉陽江,就有用雞屎藤等做成的“狗利仔”,味道甘涼清香,有清熱等作用。 同時用雞屎藤做的小食,還被人們寓意著吃了之后有辟邪、消災 、保平安的作用。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