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篇幅有點小長,但是知識點多,大家好好消化,尤其加粗加紅的字,是重點。 別名氣原、玉泉、氣魚、膀胱募。 來源本穴最早見于《素問·骨空論》。
定位前正中線上,臍下4寸。 腹部骨度分寸規則: ◆1.歧骨(胸劍聯合)——神闕(肚臍):8寸 ◆2.神闕——曲骨(恥骨聯合上緣):5寸。 釋義中,有方位之義,指人身上下之中,根本與內部。 極,指方位,又最也,與急通,有中正之義。 本穴內應胞宮、精室,二者為人體極內之所,猶屋室之堂奧;又居臍下4寸,當人體上下左右之中點,故以為名。 穴居人身之中,為元氣之根本與最為重要之處,且能治內急不通諸病。天地之上下四方曰六極。而北極星乃天之中極,故北極一名天中。《千金要方·序例》以心為中極,言其居于胸部之中心。《道經》以臍為中極,言其在腹部之中也。此則指其居于軀體之中正、中線之中央,猶如天中之有北極也。元氣是人身的根本,臍下為人身元氣藏聚最為重要之處。 經典論述《玉龍賦》
《針灸大成》
《醫學入門·治病要穴》
《針灸甲乙經》
募穴“募”,有聚集、匯合之意。 募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胸腹部的腧穴,所以又稱為“腹募穴”。 六臟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個。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關經脈上,其位置與其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 注:每個臟腑的募穴不一定在自己的經脈上。像今天講的膀胱募穴中極,在任脈上。 募穴可治療相關臟腑證,尤多用于治療六腑病證,常與背俞穴配合使用(稱俞募配穴法)。《標幽賦》中說:“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這里的募就是募穴,臟腑疾患,選這些穴位效果不錯。 募穴也可用來診斷,按壓相應的腹募穴,如有壓痛,說明該臟腑有問題。之前我發過一篇關于內臟疾病的反射區圖,很多地方和募穴位置相符,大家可以先保存,在學到反射區穴位時進行對比,讓學習事半功倍。 圖示膀胱反射區與膀胱募中極位置相對應 十二募穴歌(背誦):
功效主治膀胱募穴,任脈、足三陰經交會穴。 系膀胱之募穴,有補腎培元、清熱利濕之功。 主治: 遺尿,遺精,陽痿,癡氣,崩漏,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小便頻數,小便不通,小腹痛,陰挺,陰癢。現多用于腎炎,膀胱炎,盆腔炎,產后子宮神經痛等。 現代研究在膀胱神經支配完整的情況下,針刺中極、關元可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和交感神經抑制,從而導致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和內括約肌的松弛。 針刺中極、曲骨穴,采用瀉法,可使緊張的膀胱張力下降,而松弛的膀胱張力增高,對神經系統疾患而伴有膀胱功能障礙的病人有治療作用。 針刺中極、歸來、血海穴,有促進垂體-性腺功能的作用,可使繼發性閉經的病人出現激素撤退性出血現象。 動物實驗也證實,針刺上述穴位,可見卵巢中間質細胞增生與肥大,卵泡腔擴大,周圍多層顆粒細胞增殖,其中有新鮮黃體生成現象。 同樣,針刺中極、關元、大赫等穴也能引起血漿黃體生成素、卵泡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可改善遲發排卵。對男子性功能障礙也有一定療效。 預告關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