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回家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教育讀書】 三個班規和一個學習公約 第一個班規有三大特點: 一是每一條要求都有一條不容置疑的理由,知后行;一是內容全面性,區域、時空全面性;一是把做人的品質作為班規進行系統強化、訓練,最終成為習慣。 第二個班規有兩大特點:名字傳達一個教育理念;一是班規重的懲罰措施人性化,并且有選擇性;一是班規條文中有對教師要求,體現民主平等的治班思想。 第三個班規有三大特點:一是培養學生內在秩序感;一是對規則有詳細說明;一是把終生受益的十大好習慣作為班規進行習育。 學習公約對進行合作學習的班級有借鑒意義。 推薦之一:班級生活刻度尺 一,課堂內外 1.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不得互相埋怨指責,如對方有錯或者失措,必須友善地進行鼓勵或者安慰。(理由:埋怨只會增加雙方的惡感,導致人際關系惡劣,而且于事無補) 2.當自己做錯了,必須認錯并賠禮道歉。(理由:一個敢于認錯的人才會敢于改錯) 3.放學離開教室,每個人都要收拾自己的地盤及將椅子或凳子推進桌子下面。(理由: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4.桌盒里的東西必須分類整理,不能隨意散放在桌面上。(理由:學會分門別類地整理自己的東西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5.課堂上老師提問,必須回答。回答方式有:懂了,則要洪亮地把自己的理解告訴老師,如果不懂或者不明白,要如實告訴老師。(理由:教學需要反饋,如果不做回答,老師很難弄清學情,無法幫助老師教學,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6.說話時,必須看著聽話人的眼睛。(理由:學會尊重才會獲得尊重) 7.別人說話時不可以從中打斷。(理由:懂得做人要禮貌、要尊重別人) 8.不可以私下議論同學和老師的是非。(理由:這樣的議論只會增加人際關系的緊張,對每一個人都沒有好處) 9.同學交往不可以用粗魯骯臟的字眼,如“滾”“笨蛋”等。(理由:文明不是文字,它是具體的行動,首先從清潔語言開始) 10.當同學心情不好或遭受失敗時,必須進行鼓勵和安慰。(理由:給別人一張笑臉,你收獲一份快樂,給別人一份寬慰,你收獲一份感激) 11.不論何時,老師布置的作業都必須寫。(理由:學生作業是義務,毫無條件可講) 12.當老師送學生禮物時,學生必須雙手接過,并致以鞠躬相謝。(理由:禮儀不論在何時都不落伍) 13.不可以藐視課堂,包括語言藐視,肢體藐視。(理由:課堂是大家的,因此不可有私人行為,否則就是與大家過不去) 14.老師,同學說話要善于聆聽,不可以因不善于聆聽而誤事。(理由:聆聽,是現代社會必備的優秀素質) 15.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有什么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鼓掌應該持續至少三秒,手要拍出響亮的掌聲。(理由:學會鼓勵,才會對自己進行激勵) 16.贏得任何比賽,或有任何好表現,都不可以炫耀。如果輸了,也不要顯露生氣的模樣。(理由:生氣只能表示你的無能或者很遜色) 17.不要用咂嘴、翻白眼等類似動作表示輕蔑。(理由:文明的人不應該有不文明的舉止) 18.認識并記住學校每一位教職員工,并親切地打招呼。(理由:雖然有難度,但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人際資源) 19.不要帶零食到學校。(理由:零食對身體并無多大好處) 20.如果有任何同學找你麻煩,讓班主任知道。(理由:因為我是你的班主任,我本來就應該照顧你和保護你。) 21.不論什么情況,一定要誠實。你做了錯事,最好對我坦白承認。(理由:每個人都欣賞誠實的人) 22.課間不可在教室或者走廊等公共場合打鬧。(理由:一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給人不文明、素質低下的感覺) 23.不可以隨意向別人借東西。(理由:經常性地向別人借東西會讓人產生不愉快的心情) 24.不管是我還是其他老師在責罰某名學生時,都不可以盯著那個學生看。(理由:如果是你惹麻煩挨罵,你也不希望別人看著你,所以別的同學挨罵時,請不要看著他。如果是你正在被我罵,也請不要生那些看你的同學的氣) 二,公共場合 25.所有的公開活動都要穿戴整齊符合學生身份。(理由:凸顯班級風貌,體現班級精神,聚合班級凝聚力) 26.按時起床出操,進教室,必須守時。(理由:守時是一種優秀的品質,養成守時的習慣有益終生) 27.全校集會時,不要說話,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試圖吸引別班朋友的注意。(理由:我們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自愛、自重!) 28.絕對不要插隊。如果有人在你前面插隊,不要說什么或做什么。讓老師知道,由老師來處理。(理由:不良的習慣即便別人有,自己也要力爭沒有) 三,就餐就寢 29.用餐之時不可高聲喧嘩,餐畢必須收拾自己的食物殘渣。(理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連自己吃剩的食物殘渣都不愿意收拾的人,請問,他能做什么?) 30.就寢時不得亂竄寢室以及吵鬧。(理由:影響別人休息是最沒公德的行為) 31.尊敬熱愛理解生活老師,不可與生活老師頂嘴。(理由:照顧你起居的人是最辛苦的人,值得尊敬和熱愛,我們要學會感恩) 32.用水吃飯都不可貪多造成浪費。(理由:浪費不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是可恥的行為) 四,家里家外 33.遇到大人或長輩,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或說,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點點頭或搖搖頭,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理由:從小養成這種禮貌的習慣,長大之后受用無窮) 34.咳嗽、打噴嚏、打嗝時,得體的做法是別過頭去,并用整個手掌掩口。不要手握拳。然后你應該說聲:對不起或抱歉。(理由:但凡不文明的行為都要懂得割愛,給別人說聲對不起,那是文明人的體現) 35.回家或離家一定要與父母打招呼,或說媽媽,爸爸我走了,或說媽媽,爸爸我回來了。(理由:父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我們應隨時讓他們放心、安心,開心) 36.有人送你東西時。絕對不要嫌棄禮物,也不要暗示你不領情,侮辱送禮的人。(理由:一個懂得感激的人,必然是一個懂得回報的人) 37.隨時為別人做一些小小的貼心服務,帶給別人一個小驚喜,至少一個月一次。(理由:你給了別人多少,別人也會給你多少) 38.如果你走進一扇門,有人在你后面,你要幫他扶住門。如果門是用拉的,你就拉開門,但自己先不進去,扶著門在旁,禮讓另一個人先行,你自己再進去。(理由:雖然這只是一個細節,但這個細節足以看出你的修養,一個有修養的人是受人喜歡的) 39.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對不起”。(理由:這是一種巧妙的應對,也是化解矛盾的明智之舉) 40.記住親人的生日,并致以祝賀。(理由:一個連自己親人都不關注的人,很難相信他會關注別人,關注國家) 41.過節時一定要在家里陪伴自己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理由:多和親人相處,才會熱愛自己的親人) 推薦之二:幸福指南 讓自己優秀起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讓優秀的你有章可循,讓追求幸福的你在幸福的道路上一路順風。 1.在餐廳內,不遵守餐廳要求紀律的。班內介紹一下自己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并談一下感受,或者下次在其他同學后吃飯。 2.不遵守午休、晚寢紀律,大聲吵鬧,嚴重影響其他同學者。在以后至少兩天內中午巡查。或者對宿舍進行一次凈化或美化。 3.違反課堂紀律影響大家學習者。向老師道歉,并決心悔改。為全班同學表演一個節目,并獲得認可。或者做一周的紀律班長維持班級紀律。 4.違犯考場紀律者。背誦默寫《考生守則》。或者寫一份悔過書。 5.故意破壞學校或班級衛生者。向全班同學道歉,并承包相應區域的衛生整理一周,不認真履行則延長期限。或自帶幾盆鮮花來美化教室,并認真負責養護。 6.曠課半天以內者。向所有老師和同學征求對自己的看法和希望,并認真抄寫留存,時常通讀。或者積極向老師要求把拉下的功課補齊。 7.在學校公共場所有意破壞公共秩序者。認真背誦《學生守則》并抄寫3遍。為學生爭榮譽或做好事一次。 8.對公共設施造成損壞者。按原價賠償,并上交《勸戒同學書》一份。或者擬定一條愛護公物的標語。 9.拉幫結伙,組織小團體,在校內造成一定不好影響者。抄寫背誦《學生守則》和《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各兩遍,并在之后一周內每天上交300字文明決心書一份,直至完全改正 10.惡意盜竊者。追回其財物或賠償其損失,認錯態度較好者,歸還物品,并為同學做好事一件。情節嚴重或經教育仍不改者,通知家長,聯合教育。 11.對同學恐嚇威脅、索要錢物者。按《學校學生違紀處罰條例》有關規定嚴肅處理。首先退回錢物,寫出悔改保證書,當面向同學道歉。 12.打架斗毆者。談心交流、批評教育后,根據當時情節,自己創編小品或相聲一個,在班內表演。抄寫《學生守則》2遍,并在下周一早做珍惜同學友誼的學生內講演。 你我在路上同行,老師也會與你一起進步。 1.老師上課遲到的。誠懇的向大家道歉或者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2.老師冤枉同學時。主動向該生承認錯誤或者寫一個小字條鼓勵這個同學一周。 3.老師言語行為失當時。保證下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或者給大家寫一封告同學書讓同學監督。 4.老師上課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時。兌現這個承諾,或者用其他的兩個承諾來換回自己的失誤。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幸福沒有明天,也沒有昨天,它不懷念過去,也不向往未來;它只有現在。 推薦之三:班級生活十條黃金規則 為了讓實新師生盡快適應“從家庭生活走向校園生活,個人生活走向團隊生活”的轉型,盡快養成內在秩序感,特倡導如下校園生活法則。 1.粗野、野蠻等不文明的行為不可以有 內涵解讀:粗野、野蠻等不文明列舉:亂扔果皮紙屑、見垃圾不主動撿起;說臟話;在泥土地面上滾爬;拿著未吃完的饅頭等邊吃邊出餐廳,在校園公眾場合吃零食;在校園追逐打鬧;在校園教學區、書香苑高聲喧嘩;在校園墻壁上亂刻亂畫;掌在公共場合起哄、鼓倒掌;在校園穿拖鞋來回走動;不換鞋襪進宿舍,晚上就寢不洗漱;上下樓梯推搡別人;給別人起不雅外號;在上臺領獎時用一只手接獎品、不行隊禮等 2.學會微笑;學會等待;學會說不 內涵解讀:教師在校園見到學生、在課堂上要面帶微笑;學生在校園遇到外班不熟悉同學要面帶微笑點頭問好。 需要等待區域:就餐、加餐、上下車、接開水、上下樓梯、進出教室、閱覽室,面批作業、商店購學習用品等。 學會表達自己情緒;不隨從別人進網吧;不隨從別人翻墻逃學;不隨從別人捉校園觀賞的小魚;不私自挑逗、喂食校園小動物;不隨從、模仿別人做學校禁止的事情。 3.用過的東西請歸位 內涵解讀:需要歸位物品列舉:學習用品、洗漱用品、衛生工具、閱覽室查閱圖書、桌凳、臨時借用物品。 4.別人的東西歸別人所有,自己的東西歸自己支配;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能動;不打擾別人 內涵解讀:未經允許不能私自翻別人手提包,吃別人零食,拿、使用別人的學習用品、洗漱用品。 同學在午休、讀書、學習、寫字、活動時,盡量不要干擾、打擾。 5.犯錯誤,要敢于承擔;做錯事,要真誠道歉 內涵解讀:不良行為列舉:犯錯后狡辯、拒不認錯、推卸責任;不情愿、敷衍塞責道歉。 6.好東西要學會與別人分享 內涵解讀:分享是一種美德。好的喜訊、好的學習方法、成果要與同學分享;旅游回來帶的紀念品要與好伙伴分享;家鄉特有的小食品要與好伙伴分享;自己的體育用品、玩具要與別人分享;自己課外書籍學習資料要與別人分享。 7.學會把自己的愛表達出來 內涵解讀:要大膽把自己對老師、家長的愛用對方能感受到、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如要學會擁抱表達喜歡、愛;要把老師我愛你、爸爸、媽媽我愛你大膽喊出來! 8.合適時間做合適的事 內涵解讀:學習、生活、活動要講究秩序。不能錯位,比如自習課去打籃球、寫日記時間做數學作業、經典誦讀時間讀英語單詞等。 9.不傷害自己、他人和環境 內涵解讀:在確保自身和同伴安全前提下嬉戲玩耍;不帶鞭炮、刀具、打火機、煙酒、游戲機進校園;不觸摸、采摘花草葉子、花朵;不挑逗、私自喂養校園小動物,不在墻壁上亂刻亂畫。 10.選擇合適的方式及時幫助別人或尋求接受幫助別人 內涵解讀:在不傷害別人自尊、同伴又樂于接受的基礎上恰當、耐心幫助別人;幫助不是代替別人做,幫助不僅僅是可憐別人;幫助不是只說結果,不講過程。幫助不一定在別人知曉、公共場合進行;更不要把幫助做成施舍。 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接受別人幫助也是一種美德!接受別人幫助不是沒面子,更不是丟人的事。 推薦之四:《循環大課堂班規》 1.獨學階段,先獨立思考并盡己所能完成更多的導學案題目。記住:學習,首先是我們自己的事。 2.對學、群學階段,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時要專注,要目視對方。 3.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別人問你一個問題,你應該先回答,然后再回問一個問題。這事關禮貌,你要向別人表示你也關注他們的想法,而且“追問”可以幫我們將思維引向深入。 4.交流盡量安排在課間或各班規定時間內;若自修課上急需交流,交流者要站立、小聲,盡量減少對其他同學的干擾。 5.如果本組內你的觀點最好,可以對自己說“我太棒了!”或“我下次(或其他學科)還能做好,只要我積極準備”,但別忘記提醒自己“別人的意見中是否還有可取的地方能幫我更完善”。 6.如果別人的觀點更好,你可以說“你很了不起”或者說“我很受啟發,我希望下次還能跟你交流”。發自內心的贊美別人會讓你收獲好心情、好人緣。 7.準備充分了就要積極爭取展示的機會。聽明白不如想明白,想明白不如說明白。能清晰、條理、深入淺出地把本組的最佳觀點展示出來,你會理解得更到位、也能記憶得更牢固。 8.“展示”不是展示者“個人”的事,而是展示團隊“共同”的事,團隊成員之間要積極配合、相互鼓勵。 9.質疑團隊要在展示團隊表述告一段落時插問。質疑對抗是為了將問題引向深入、優化我們的認識和結論,不要為了爭論而爭論。 10.“敢于堅持”和“善于妥協”是對立而統一的,是協作精神的重要內容。 11.對別人表達贊賞很容易,有時只是一次熱烈的掌聲,但它給人的激勵有時會是終生的。 12.邊傾聽邊做好雙色筆糾錯,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個性化的復習資料。導學案平時用活頁夾整理,每兩周裝訂并梳理一次。 13.糾錯是成功的捷徑,是提升的跳板。一個錯誤,一次糾錯,一次反思,一筆財富! 14.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把它當成突破自我的機遇,永遠對自己保持信心,不放棄、不拋棄。 15.一個能把對手當成助手的人,一定“海納百川”,一定“仁者無敵”。 16.做人“真”是第一位的,我們不僅要對別人“真誠”,更要“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真實的自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