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小兒哮喘發作期方 【組成】 炒紫蘇子、浙貝母、連錢草、炒葶藶子、前胡、杏仁、橘紅、瓜蔞皮、竹瀝半夏、炒萊菔子。 【功效主治】 小兒哮喘發作期。 【方解】 方中紫蘇子、萊菔子、葶藶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為主藥;前胡、杏仁,味苦能泄能降,助三子降氣祛痰平喘,兼能疏表;浙貝母、竹瀝半夏,味苦性偏寒助三子化痰止咳;瓜蔞皮,橘紅行氣寬胸化痰;連錢草味辛苦,性質和平,馬老師常用于感冒、咳嗽多痰等證,可與解表藥,清化熱痰藥,溫化寒痰藥等靈活配伍,起到解表祛痰止咳之效。 【加減】 本方降逆平喘,止咳化痰療效顯著。若偏于風寒者,去葶藶子加炙麻黃、桂枝,竹瀝半夏易姜半夏;偏于風熱者,加桑葉、白菊;若見煩躁、發熱、舌紅苔黃者,加大青葉,炒淡芩;無外感表證而咳喘劇烈者,加廣地龍、五味子;有過敏因素者,加鉤藤、苦參;若喘促漸平、咳嗽痰漸輕者,去葶藶子加紫菀、款冬花,以善其后。 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用藥依據,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