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449-479號原培文公寓由法裔賚安洋行設計,1930年建成,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其外貌已擺脫了20世紀20年代上海盛行的復古主義傾向,呈當時新興的裝飾藝術派風格。 培文公寓沿街作周邊式布置,占據淮海中路、雁蕩路、興安路和重慶南路四路圍成的一個街坊,占地面積為52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6665平方米,樓高6層,東部為7層,沿淮海中路為10層。沿淮海中路中部頂部有寬橫線條外挑的階梯狀塔樓。底部有帶狀雨篷挑出,頂部有寬帶狀挑檐,且建筑立面凹凸較多。 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筑。
 建筑師為了改變建筑周邊太長容易產生單調感而精心設計的處理手法。中心有大院,院內設汽車庫和附屬用房。底層為商鋪,現為上海市婦女用品商店。公寓有幾個入口,主入口門廳在淮海中路,入內為電梯和樓梯,沿街外墻面主要用淡褐色毛面磚飾面,后外墻面用粗拉毛水泥抹灰飾面。
 2層主要為2室戶,2層以上為標準層。分為8個單元,有3室、4室和5室戶等多種戶型。部分北向房間有斜側凸窗懸樓可作日光室,又可改善日照條件,且形成豎向構圖。廚房、衛生間直接通風采光。
 公寓立面中央塔樓也是用橫寬線條處理,頂層豎旗桿,也許是建筑師為了改變建筑周邊太長容易產生單調感而精心設計的處理手法。街坊南部興安路96弄內還有一排沿興安路布置的五層樓房俗稱“小培恩公寓”,每層三個單元,戶型均為三室戶,標準比前排公寓稍低些。
 公寓原是法國人的產業,抗戰后外國業主見中國時局不穩定,紛紛出售房產,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趁機低價收購諾曼底公寓、迦陵大廈和培恩公寓等。解放后在公寓底層開設云裳、霞飛、麗都等十多家時裝公司。1956年在這里開設了1000多平方米的經營婦女用品的專業特色商店--上海市婦女用品商店。

淮海中路繞到雁蕩路

 雁蕩路興安路口
 雁蕩路和興安路兩側的公寓立面
 興安路公寓的后側
 興安路96弄公寓大門
 走出興安路看到重慶南路的立面。
 繞了一周,回到淮海中路。

我的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