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葉大文:我的農校時光

     高山仙人掌 2021-08-10

    圖片2013年10月,寧德地區農校農學(5)(6)班師生在福鼎召開聯誼會合影




    我的農校時光

     葉大文

    01

    彈指一揮間,我離開寧德地區農校已經將近四十年了。2015年寧德地區農校和福安師范學校合并,升格為寧德市職業技術學院,福安師范學校撤并新建實驗中學,農校校址擴建為職業技術學院,農校這個名字永遠成為了記憶。

    回憶當年農校學習生活的情景,仿佛歷歷在目,不禁感慨萬千。

    02

    1980年夏季中考結果公布,我去縣城體檢,沒有一件完好的衣服,父親去找堂叔商量,把堂哥的一件“的確良”襯衫借給我穿兩天,權且應付。

    體檢結束,我第一志愿報了寧德地區農校。不久,一位郵遞員從芹洋郵電所走了18里路,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給我送來了農校的錄取通知書。對于我這個出生在“地無三尺平,狗都能跌死”、世世代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山旮旯里的孩子,能被農校錄取無疑是一件大喜事,全家人興高采烈,眉飛色舞,奔走相告。

    次日,父親按通知要求,把糧倉里僅剩下的300斤谷子無償繳給了芹洋糧站。從此,我從一個農業戶口變為居民戶口,也就意味著吃皇糧了,也就是說我是公家的人了。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親戚朋友無不投來羨慕的眼光。

    當時都是四年制高中畢業生考中專,這一年我們壽寧三中這個大班包括復讀生,教室滿滿的坐不下坐滿了走廊,只考上三個中專生,可見那時的大中專招生人數極少,考上大中專的難度極大。

    圖片

    由于家里窮,我平時在家里穿的是全身布滿補丁的衣衫,父親想總不能讓孩子穿這樣的衣服去農校上學吧!那豈不是讓同學取笑,父親在高興之余卻因這事日夜發愁,入學前幾天,父親硬著頭皮去找堂叔商量借錢,堂叔認為我考上農校了才給我父親一點面子,否則還不肯借呢!借了10元錢,父親特意趕到供銷社用布票買了“的確卡”“的確涼”布,請師傅制作了一件“的確卡”衣服和一件“的確涼”襯衫,父親又絞盡腦汁去求另一個堂叔,借了一床棉被,家里有一床舊被單,有一個舊的木制箱子,我把衣服等日用品全部裝入箱子里,準備入學。

    入學的一天,二弟幫我從村子里挑著箱子和棉被到武濟村,我乘坐便車到斜灘,再從斜灘汽車站轉客車到福安汽車站(票價一元),農校領導早就安排了校車和在校生,在汽車站等候迎接入學新生,我一到汽車站,這些陌生的在校生異常熱情,立即把我的行李搬上車,把我送到農校,農校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自己溫暖的家。

    03

    剛到農校,對學校有了進一步了解,原來農校是歌聲穿越悠久的歷史,踏著記憶中坎坷與輝煌,櫛風沐雨,風雨兼程,奮勉不輟,一路向我們蜿蜒而來。

    寧德地區農校創辦于1934年,建校以來,經歷了幾次搬遷,數度起落的曲折道路。上世紀60年代中期已具規模,一躍跨入全國文教先進行列,文革期間學校被迫停辦,1975年幾經跋涉,學校復辦,重繪藍圖,躋身全國重點中專行列,學校曾經被譽為“綠色搖籃”,“閩東黃埔”,當年從農校畢業出來的學生在各條戰線擔任廳處級領導的不少。

    學校坐落于福安洋邊村,建有有教學樓,實驗大樓,圖書大樓,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學生食堂,農干班,運動場,公共廁所,還有大面積的茶場和農場。學校與洋邊村莊是沒有用圍墻隔開的,后山是漫山遍野的楊梅林,校園周邊綠樹成蔭,環境優美。

    我被錄取的是農學專業,農學專業招農(5)農(6)兩個班,老師把我安排在農(5)班,只有恢復高考的首屆(1977年秋季入學)學制二年,后來改為三年,而師范等其他中專學校學制均為二年,我們要多一年,在那生活艱苦的年代,我們只盼望能快點畢業出來參加工作領工資。

    04

    當時的校長是陳泮水,陳校長是1979年10月至1984年8月在農校任職,對待學生親切,經常在全校學生大會上作報告,說話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強,沒有官架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校長。

    一年級課程有植物與植物生理學、化學、英語、語文、數學等基礎課,農學兩個班合在二樓的大會議室兼教室上課。二年級開始念專業課,兩個班分開上課,主科有作物栽培學,作物遺傳與育種學,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學;副科有土壤肥料學,農業微生物,氣象學,果樹,農機,畜牧等;還有三年都要學習的政治課,實驗課,體育課。

    一年級的班主任是劉光富老師,劉老師是福安本地人,兼任我們體育課。

    一年級政治課是教導處主任王樂華老師任教,他中等身材,講話嚴肅,有威信,有魄力,學生都怕他三分,他負責招生,招生時看過每位學生的檔案和照片,上第一節時,他一走到講臺就能把每位學生的名字一一叫出來,學生無不敬佩他那超強的記憶力。

    圖片植物與植物生理學是潘崇環老師任教,他高挑的身材,配著一副眼鏡,見到學生就點頭打招呼,知識淵博,有著知識分子特有的風度,授課時不拘泥于課本內容,穿插講故事,講笑話,講《紅樓夢》,每節課都有新鮮內容,學生個個聽得精神抖擻,無不喜歡他的課。

    語文是林維希老師任教,記得我寫了一篇《旗山景物記》作文,林老師還在班上表揚我。數學是吳涌樂老師任教,吳老師后來還擔任寧德地區農業局局長。

    二年級班主任是陳成基老師,陳老師兼任農業微生物課,是食用菌專家,后來擔任農校副校長、福安市政協副主席,1998年10月我和陳老師一起去參加由寧德地委組織部組織的拔尖人才讀書班學習,還一起去深圳考察。

    二年級作物栽培學是郭堯良老師任教,郭老師是壽寧藉老鄉。

    作物遺傳與育種學是高紹良老師任教,高老師是地地道道的福安本地人,魁梧的身材配一副眼鏡,對學生和藹可親,授課思維敏捷,邏輯性強,是作物遺傳與育種學專家,我很愛聽他的課,如今遺傳學的“獨立分配規律、自由組合規律、連鎖遺傳規律”三大規律還牢牢記在腦海里,后來高老師還擔任農校副校長。

    二年級政治課是林開老師任教,林老師身材英俊,神采奕奕,風度翩翩,年輕氣質高,授課思路清晰,通俗易懂,口才好,理論水平高,我最愛聽他的哲學課,后來林老師調到福州市委黨校。

    三年級班主任是林國憲老師,林老師兼任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學課,福州人,后來調到省農科院生物中心。

    三年級作物栽培學是蔡愛平老師任教,蔡老師農學院剛畢業就分配到農校,她當時是教我們的老師中最年輕的,和我們的年齡差不多,她長的小巧玲瓏,眉目清秀,當時還是個女孩,聽說后來出國定居新加坡。

    土壤肥料學是王步臻老師任教,氣象學是余澤鋸老師任教,后來余老師調到古田縣總工會。化學、英語、農機、畜牧的的任教老師已記不清了。由于本文篇幅有限,這里不一一詳細敘述。

    農校老師辛苦,學生亦辛苦,每天都是滿6節課,老師授課,學生聽課,每節課學生都要做大量的筆記。

    每科都有階段考,半期考,期考。畢業時,還要把兩年念的主科從頭到尾重新復習幾遍,參加畢業考,有個別學生考不及格而不能畢業,念農校和念高中同樣辛苦。

    農校的老師是與農業農民打交道的老師,都是高水平的老師,當年的校領導,教我們的老師均已退休,有的已去世,有的已步入高齡,有的退休不久。

        2013年10月在福鼎召開農學(5)(6)班師生聯誼會,林開老師,高紹良老師,林國憲老師,余澤鋸老師,有參加見過面,很多老師從畢業后也未見過面。愿當年為我們辛勤付出勞動的健在的各位校領導,各位老師健康長壽!

    05

    農校除了上課,其次最重要的是勞動課,學生從課本上學習的理論通過勞動課與實踐相結合。農校辦有幾百畝的農場,農場是學農的重要實踐基地,農場距離學校大約有2里路。每個學生分一塊水田,大約三分地,種植雙季稻。一個星期一天勞動課,收購早稻和晚稻插秧時連續幾天勞動課,刨田,育秧,插秧,施肥、病蟲防治、收割。還要記載其農事活動,觀察品種的生育期,特征特性,寫總結。

    班里有部分同學是沿海來的,也有個別是官二代的,從來沒有拿過鋤頭,更沒有插過秧、挑過糞,開始時,這些同學很不適應。我是山溝溝里出生的,在家里就是干這些活。抬人糞尿施肥,從教學樓旁邊的公共廁所的糞池里,用尿瓢一瓢一瓢地把人糞尿舀到尿桶里,裝滿一尿桶,選一樣高的兩位同學用木桿一起抬一桶,經過一個池塘邊的小路往上爬坡,再經農干班旁邊的小路往下坡抬到農場。抬人糞尿還要兩人配合好,要小心翼翼,否則很容易濺到身上,甚至濺到臉上,也容易滑倒把整桶人糞尿倒地上。

    圖片福安的夏天天氣異常炎熱,當時有福建溫度之最之說,別的學校都放假了,我們務必把頭季稻收割完,把二季稻插下去,才能放假回家,比別的學校延遲20多天放假,這對于我從高海拔涼爽的山區,到低海拔高溫酷暑的城市,的確是一種煎熬。

    除了勞動課,還有一個重要的實踐活動就是實習,結合科目需要,老師一兩個星期就會帶我們到福安當地農民的油菜園,甘蔗園,進行實地教學,觀察學習油菜、甘蔗等農作物的栽培技術,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

    每學期老師要帶我們去溪柄寧德地區農科所實習一兩次,那里是我們最好的實習基地,有科研機構,有大面積的試驗基地,有大量的種質資源,有高水平的研究員給我們傳授科研技術,答疑解惑。

    老師還帶我們班同學去霞浦縣實習兩次,第二次到霞浦,我和另一個同學被安排在溪南鎮農技站實習。我乘車從霞浦出發,一路上沿著海邊經過沙江鎮到溪南鎮,頭一次看到那一望無際,碧波蕩漾的大海,可謂大開眼界。溪南屬于沿海丘陵平原,三面臨海,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我們住在鎮政府農技站的辦公樓,辦公樓面朝大海,鎮里大部分是漁民,那里的漁民異常勤勞,每天凌晨天蒙蒙亮,漁民們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赤著腳跑到大海里撈魚。

        當時的農技站長蔡炳坤,熱情好客,工作實干,實踐能力強,無私為我們傳授農業試驗栽培技術,我們在溪南實習一個星期,離開時蔡站長還用溪南海鮮招待我們一餐,對于我這個從來沒有見過大海,也沒有吃過海鮮的山區學生,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再也不曉得這位老站長的情況。

    06

    我們在校的學生伙食費每人每月15元,國家每月發放28斤米,學生勞動辛苦,農場每月另外發每位學生5斤米,統一發飯菜票。

        農校的食堂位置最低,在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的中間,食堂的一邊爬坡通向學生宿舍樓,教學樓,另一邊爬坡直通教師宿舍樓,教師宿舍樓、食堂、學生宿舍樓、教學樓成一直線。洋邊村村民進出村要經過食堂門口,沒有圍墻把校園和洋邊村隔離開,時有發生村民與學生沖突事件。

    每8位同學每餐固定一張桌,我們同宿舍8位同學同桌,食堂每餐統一一桌一盆菜,每天早餐稀飯和午晚餐的米飯由學生各自排隊用飯票購買,由于學生多擁擠,常常稀飯倒在衣服上,上街時,看到衣服上有稀飯污跡的年輕人,就知道這個是農校學生。

    記得洋邊有個老人,大約60多歲年齡,駝背,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我在農校學習的三年,天天看著他提著一籃子油條來食堂叫賣,每根油條五分錢。這個老人可是個活寶,天天唱著順口溜:“有錢吃'乘風’,無錢吃'九分’;家庭困難,一分'兩條’”。意思是:有錢人抽'乘風牌’香煙,每包三毛三,無錢人抽“經濟牌”香煙,每包九分錢,家庭困難的人抽“經濟牌”香煙,一分錢有兩支。這老人的聲音至今還在我腦海里回蕩。將近40年了,再也不曉得這位老人的消息。

    我在農校家里都沒有寄錢,由于口袋很少錢,都沒有上街買零食吃,學生宿舍樓門口有個小賣部,晚上睡不著時,偶爾去小賣部買二三兩福安人家里自釀的紅酒喝。洋邊村有一位小姑娘經常在學生宿舍樓的門口擺饅頭包子賣,我肚子實在餓了偶爾買個把充饑。

    07

    每周一至周五早上六點半,值日老師就到宿舍叫醒學生,刷完牙洗完臉,準時七點集合到操場做第一套廣播體操,我偶爾晚上了不起,早上起不了,搞得慌慌張張,很是狼狽。我長得矮小體差,最怕體育運動,不會打球,我經常凌晨起來跑步,從宿舍開始沿著學校旁邊的公路往里跑,跑到一個村莊又往回跑,鍛煉身體還是很有效的。

    每逢周末,我們偶爾約幾個同學爬學校后山,在漫山遍野的楊梅林里棲息,采楊梅。

    圖片

    寧德地區農校農業領導干部培訓班

    空閑時去瞻仰閩東革命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而后,順路逛富春公園。富春公園因坐落富春溪畔而得名,雜以四季花卉,滿園飄香,環境清幽,酷暑時節,公園內的氣溫要比園外低5至6度,這里溪灘寬闊,溪水潺潺,遠處仙岫峰直聳云天,近處龜湖山靜臥水邊,堪稱佳境,每當夕陽西下,湖光石影,令人叫絕,在這里納涼聊天,和風吹拂,豁然開朗,心曠神怡。

    記得有一個周末,班主任陳成基老師組織同學們一起去天馬山戶外活動,同學們各自帶著少量餅干,早上從學校出發走路到半山腰,在樹林下休息,陳老師要求每個同學講一個故事,唱一首歌,說幾句笑話,由同學們個自選擇,同學們個個爭先恐后,無拘無束,玩得不亦說乎!

    08

    我與陳水香同學同桌,他是連江縣人,我倆都是矮個子,坐在頭排,我倆老實本分,言語不多,在班里從來不敢大聲說話,我兩很好,從來未吵過架。

    校規極嚴,校風良好,由于農學專業勞動辛苦,沒有女生報農學專業,我們農學兩個班都是“和尚班”,其他班有男女同學,一位副校長在學生做課間操時常常在臺上提醒:“有的學生背靠背面對面談起來了,這是不允許的”!當時剛恢復高考,有相當部分是上山下鄉回鄉知青考入農校,年齡偏大,有個別學生偷偷談戀愛,當時的校規學生是不允許談戀愛的,還有男女學生因談戀愛被學校開除。

        我課余時間娛樂活動是去圖書館看書,或把書借到宿舍看,買來音樂書看音譜自學音樂。

    我的宿舍不在學生宿舍樓,是在教學樓,我們同宿舍的8位同學是:福安甘棠的蘇銘義,是我班的班長,他父親是甘棠衛生院的醫生,為人忠厚,福安下白石的王允雄,福鼎的張開朝,屏南的李志停,壽寧的王允生江培源盧柏春和我。

    我在張開朝同學的上鋪,由于我老實,個子矮小,他特別關心和保護我,只要我被其他同學欺負,他就站出來幫我說話。我父親來農校看我兩次,由于那時沒有能力住招待所,張開朝同學兩次主動和我一起睡,把他自己的床位讓出來給我父親睡,我父親已去世34年了,張開朝同學這種高風亮節的態度,使我終身難忘。

    周末的晚上,我們常常跑到部隊師部爬圍墻看戰斗片,偶爾擠到電影院排隊買票看電影,一張票0.15元,看完電影再回到農校操場集體看電視。

    當時福安有福建溫度之最之稱,宿舍沒有電風扇,夜晚,同學們就把課桌抬到操場上睡覺,由于上半夜炎熱下半夜冷涼,對我這個體力差的小個子,幾乎天天感冒。

    09

    我在農校學習期間,家里狀況更為坎坷,可謂貧窮潦倒,家庭人口多,弟弟妹妹小,我在家里至少可以幫忙父親分擔些活兒,由于長期離家,加重父親的負擔。

    奶奶長期患哮喘病,沒有醫療條件,我入學的第一學期,奶奶因感冒發燒去世,家里為了不影響我學習,不讓我知道。由于爺爺去世過早,奶奶是一個苦命人,在世時十分疼愛我,去世時沒有見一面,我十分悲傷。

    母親生了三男三女,我是老大,大妹妹沒有念過一天書,她從小很懂事,很乖,八歲開始就幫生產隊放牛,砍火柴,做家務,家里只有大妹妹能幫母親分攤些家務,母親對大妹妹非常疼愛。

    因家里窮,經堂伯介紹,大妹妹十二歲就訂了婚,也是我入學農校的第一學期,大妹妹出嫁,當時才十六歲,大妹妹是母親的右手,但是母親這右手必須割去,當大妹妹出門時,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可是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流著淚看大妹妹走去。從那時起所有的家務又由母親一人包攬。

    父親因積勞成疾,常年腰酸背痛,身體極差,為了養活全家,常年帶病勞動,生產隊在年終結算時,常常超支,分不到全部谷子,全家靠番薯米當糧草,由于缺乏營養,父親身體越來越弱。

    為了讓我在學校有面子,父親不顧虛弱的身體,帶領一家人在生產隊的田埂上種田埂豆,一年收獲500斤,每斤三毛錢,去芹洋供銷社買了一粒150元的“鉆石表”,特意叫大弟弟從家里乘客車送到學校給我帶,那時買這么貴的手表,全家人要省吃儉用一年。

    圖片

    1981年秋寧德地區農校壽寧全體同學合影

    記得有一次父親來學校看望我,買了第二天早上7點福安至斜灘回去的客車票,票價一塊錢,我早上起來匆匆忙忙從農校半跑步送父親到車站時,時間是7點10分,幸好客車沒有開走,父親很生氣的對我說:“車開走了怎么辦?我們還有錢買車票嗎?”是的,那時打工一天的工錢才一塊,父親不辭辛苦,老遠從家里來學校看我,我沒有照顧好父親,還讓父親抄心,心里倍感內疚。

    我畢業時和同宿舍的李停志開玩笑,臉被他拳頭碰了一下,臉部立即腫大,同學們立即把我送到寧德地區第一醫院,住院半個月,住院期間,有的同學還提著水果來看望我,我永遠也忘不了同學情。沒有錢付治療費,父親撐著虛弱的身體來回走八十里山路,從老家后正坑村去芹洋人民公社山頭大隊(外婆家)信用社代辦點貸款15元,到芹洋鄉郵電所匯款給我付醫療費,在醫生護士的精心護理下才痊愈出院,待我出院時同學們基本都回家了。                        

    010

    1983年6月,我結束了農校的三年寒窗,8月分配到壽寧縣農業局,當時全國嚴打,被抽調縣公安局3個月協助嚴打工作,又被抽調大安鄉政府協助計劃生育和落實“兩山”(自留山、責任山)工作,翌年被抽調到三望洋攻關點搞中低產田攻關,同年年底被調到縣種子公司工作。

    1994年農校60年生日校慶,我和壽寧藉學生到農校共聚一堂,共同懷舊。2004年母校70年生日校慶,我當時任縣農業局副局長,壽寧藉林學茂老師異常熱心,多次到壽寧找我組織壽寧學生參加校慶,退休后的王樂華老師不辭辛苦,特意從老家杭州趕到壽寧動員學生參加校慶,我組織了壽寧籍校友參加這次活動,這是農校的最后一次校慶。兩次校慶我都領取了校慶紀念章。

    去年年底,母親在閩東醫院住院,我請假幾天照顧母親,欲乘機去寧德職業技術學院看望一下原農校的舊址,學院門衛是不讓陌生人進校園的。學院有個壽寧籍的吳勇老師,吳老師是我畢業后到農校任教,現任學院成人教育部主任,他雖然沒有教過我,老鄉觀念很強,每次帶培訓班學員到壽寧實地教學,都會與我聯系。我撥通了陳老師的電話,騎著電動自行車,從閩東醫院出發,到學院大門,吳老師告訴我說,他的辦公室是在新的培訓中心大樓,也是原農校的茶場舊址,我又走一程路到他辦公室,又碰到老鄉周少秋老師,他的父親當年在芹洋供銷社工作,周老師從小在芹洋長大,我們一起喝茶聊天,回憶當年讀書的情景,仿佛就是昨日。吳老師和周老師又開車帶我去食堂午餐,吳老師告訴我,現食堂的地址就是當年農校食堂的舊址,由于舊樓拆了重建新樓,我完全認不出來了。映入眼簾的是,校園面目煥然一新,高樓大廈琳瑯滿目,體育場地無比寬廣,遇到學生老師相見不相識,有如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感覺。                        

    011

    農校是我獲得書本知識的殿堂,它教育我做人的道理,培育我從懵懂少年成長為熱血青年,培養我走出校門,走出大山,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農業農村工作者。我酷愛這里的一草一木,珍愛這里的老師,摯愛這里的校友,我永遠懷念農校!

    作者簡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无码日韩做暖暖大全免费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无码|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少妇人妻真实偷人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大片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西西大胆午夜人体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精品一码在线播放|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福利免费观看体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无码毛片| 日本久久99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潮 |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116美女极品a级毛片|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蜜臀|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亚洲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高清麻豆精品传媒麻豆精品 |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