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參與奧運會解說工作,感受是: 開始之前我特別忐忑,過程中節奏很緊湊,壓力也很大,現在解說完之后有點意猶未盡。總的來說很累,但是特別享受。

△高菡
奧運最具挑戰和最新鮮的是: 我覺得是換pin(pin指紀念徽章),見面之前我們互相瞄一眼對方,看看人家胸前掛得pin,然后盤算怎樣去交換,才能換到自己最心儀的pin。挑戰是工作量非常大,有時候一天我的直播時間可能達到了8-9個小時,一度覺得自己的身體包括精神壓力快扛不住了。尤其是在解說乒乓球的時候,我們的運動員都是世界最優秀最頂級的,所以,我不想因為我的解說給100分的比賽打了折扣。
給自己的工作表現頒個獎牌吧: 銀牌。我現在的人生哲學就是:做第二就很好了。永遠讓自己還有向上的空間,也足夠肯定自己,告訴自己“現在這樣已經是很棒了”。
說說你的“寶藏解說筆記”吧: 我的習慣是在比賽前對賽事做一個大致的梳理,分析雙方運動員的主要特點、比賽當中可能較量的戰術是什么、這場比賽有沒有一些附加意義等。我會記一些以前比賽當中的關鍵點,包括前輩們同行們解說得很好的地方。△高菡筆記
喜歡的運動員: 從小就很喜歡足球運動員杰拉德。這屆運動會,也被我們很多可可愛愛的運動員圈粉了,比如楊倩,全紅嬋,也特別崇拜“蘇神”蘇炳添,當然最喜歡的還是“大姣書記”鞏立姣!
談給馬龍的解說詞: 大家會覺得特別走心,是因為當時我自己的情緒也非常受觸動,尤其是馬龍對陣奧恰洛夫那一場,贏下來很艱難。那一刻我是被打動了,眼淚真的一下子就出來了。
談給劉詩雯的解說詞: 之前我很擔心這樣的表達會不會模糊了另外三個年輕姑娘的焦點,因為她們應該充分享受那一刻的勝利喜悅。所以斟酌了很久,但是最后我覺得必須要說。一方面是因為劉詩雯的付出,作為從業者,我很清楚這兩年她經歷了什么,又吃了多少苦,她值得被我們所記住。另一方面,劉詩雯也代表著一種奧林匹克的精神:在賽場上重要的不僅僅是獲得勝利,還有拼盡全力。這一點,劉詩雯應該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榜樣。

體育與解說吸引你的是: 我從小打球,體育之于我是很多個閃光的瞬間。有一場比賽我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16歲的小將林詩棟對戰許昕。在決勝局9:9的時候,林詩棟發完球后有一個正手的暴挑得分,那一刻我太受觸動了!因為但凡長兩歲的運動員,在這個比分段都會更加求穩,不會這么堅定、這么果斷、這么凌厲地出手!這讓我看到了林詩棟年輕和無畏的勇氣,我告訴自己也要勇敢,也要堅強。

△乒乓球比賽中的高菡
想對喜歡你的觀眾說: 謝謝網友給我的評價。我一直覺得主持人在鏡頭前并不是一種刻意為之的展演,而是你生活當中是什么樣的,鏡頭前這些都會有所流露,真誠永遠是最動人的。奧運期間我其實把自己的個人社交媒體卸載了,就是希望自己能夠把控,心態專注于當下的工作。因為總會有人年輕,我身邊也不乏顏值才華兼備的學霸和同行,只是這一次我很幸運,所以希望能夠通過以后的工作來回報大家的喜歡。
談談生活中的你: 我很喜歡《哈利·波特》里的赫敏,希望自己能夠像她一樣聰明勇敢,對不公平保持憤怒,對弱勢群體保持慈悲,也真誠地愛著身邊的人。生活當中,我愛哭愛笑,也特別地愛撒嬌,喜歡吃辣,比較愛做飯。壓力大的時候,我一般都不繃著,就是大哭特哭一場!接受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犯錯。哭夠了,告訴自己站起來,重新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