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務員,申論其實是拉分項。 我見過很多備考公務員的人,花了大部分時間復習行測,而將申論排到了臨考前。 這樣安排的原因是:申論就是考寫作,這個寫作水平是日積月累而成,我得把有限的時間放到無限的可能中去,降低機會成本。 其實,有這個想法的人,大錯特錯了。 申論是要求有一定的寫作功底,但如果你掌握了其中的要求和技巧,念書時作文不好的同學,照樣拿高分。 我現在把申論的要求和技巧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上你一、二。 通讀材料方法申論一般考四道題,前三道是寫原因、寫措施、寫將話稿、寫方案等等,最后是大作文。 先瀏覽一遍題目,有了大體影響,帶著問題去看材料,看材料時,一定要多留意每則材料的前段和尾段,一般將小材料的中心意思總結了出來。 每段的中心句要畫上,省得讀完做題時,再去找,浪費時間。 再就是國家領導人的發言,權威媒體的觀點等也要畫下來,這往往是這個小材料的論點。為最后寫作的精準論點做準備。 必要時,還要給相關段落標出原因、措施、方案、影響等字眼。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隨后做題,效率高,還不容易漏了采分點。 了解申論考試意圖接下來的內容非常重要,必要時,一定要收藏。 要想了解申論的考試目的,就要知道公務員的基本職業素養要求,以做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公務員會接觸到大量的文件,有的要求執行落實,有的要求寫報告、通報或方案等。 那么就要求公務員有概括、提煉、總結的能力,所寫材料還要形成觀點,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詳略得當。 我們寫完的材料要給領導看,不能讓領導看得云里霧里,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要有總觀點,和支撐的分觀點。 這個不能讓領導自己去材料里找,我們要提煉好關鍵詞或關鍵句,放在段首或是小標題里。讓領導一目了然。 所以,申論考試就是為了選拔具有以上素質的人才。 答案源于材料那么我們在練習時,就得投其所好,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申論時,你應該是無比興奮的,因為你要達到愛情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始于卿,忠于卿,終于卿。 申論做題最忌諱的是過度發揮,至于自由發揮的,基本都是自尋死路。 這是我血的教訓,希望能觸動到你,銘記于心,不被同一塊石頭絆倒。 我在正式考上公務員之前,老公給我報過一次名,但因為當時我在企業,一來忙,二來也沒有想過進體制里。 所以,無知者無畏,連本書都沒買,只在網上做了套真題,就去考了。 分數是硬傷,不說了。 直到我18年備考公務員時,我才發現當年考試一竅不通。尤其是申論,當時有一道題是寫某個問題的解決措施。 我自翔點子多,在企業有經驗,這道題得答的與眾不同,材料里已有的措施,我只寫了一半,余下的大力發揮,寫了很多材料里沒有的措施。 真是南轅北轍,考個低分也不稀奇了。 敲黑板劃重點:申論的答案全部源于給定材料,有的答案材料里明確給出,有的暗藏在材料里,需要我們去提煉、挖掘。 而這個采分點,有的同學注意不到,你的分數就拉高了。 大作文論點要精確最后的大作文一定寫成議論文,論點精準是一類文的關鍵,否則你的語言再美、再流暢、論述再有力,論點不精準,會被判卷老師一下打到三、四類。 論點如何精準? 我們還得回到給定材料,前期讀材料劃出或寫出的主要觀點,再次讀材料進行確認,結合幾個小材料來看,可能會有幾個論點,這就是用來考驗你,能否提煉出最精準的論點。 有個小技巧,一般精確論點都在最后一則材料里,比如第一遍通讀時,讓大家劃的國家領導人、科學家等重要人物、權威媒體發言等,會是總論點。 總論點一個,分論點三個,一般寫五段即可。 第一段引出總論點,第二至四段分論點論證,可以事例和道理論證相結合,或者正反論證,總之多用幾個論證方法,也是亮點。 最后一段總結升華。 有的人到了大作文,時間緊張,開始部分抄寫給定材料的內容。 這個得有個度,不能原話大篇去抄,可以變換語句,事例論證時只用一個原案例即可,不能多了。不然分值高不了。 最后提醒一點:不管你的字寫的俊逸還是丑陋,體現到卷上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清晰整齊,不要讓判卷老師如看天書,或是觀察昆蟲爬行。 一個字一個字的去寫,寫不好的就一筆一劃去寫,要有利他思維。 最后,祝愿備考的或是有想法的小伙伴,行動起來,一戰成功,順利上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