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一線教師心中永遠的痛。 現在教育的兩大尷尬:年老教師難評高級職稱,年輕教師難獲高薪待遇! 有些教師到退休,仍然是中級職稱,甚至初級職稱的也大有人在,教師們經常吐槽:評個職稱太難了! 小編從事教學這么多年,目前還是中級職稱,在與一線老師交流中,大家對晉升職稱或多或少都不太滿意。大有取消晉升職稱而后快的感受,對職稱愛恨交加! 職稱評比嚴重傷害了廣大老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大家都希望早一點取消職稱……實際取消職稱暫時不可能!那怎么辦? 建議增加教齡工資,減少職稱工資!教師工資上漲要體現在教齡上。 1、先看教師工資構成: 薪級工資:按教師教齡、工作崗位(職稱)設置65個薪級。這兩部分是基本工資,之前教師工資要在基本工資基礎上提高10%,調整后已并入基本工資,10%隨之取消,不再單列! 績效工資:按教師責任、效能、業績考核發放,一般每月扣本人30%,學期末按考核結果放,體現多勞多得,獎勤罰懶(頗受老師腹誹,領導多領)。 津補貼:教齡津貼:3、5、7、10元,教齡段劃定;鄉鎮補貼(鄉鎮教師專有、離開取消):300、500;住房、物業補貼:當地設定(很多地方沒有),據當地經濟狀況兌現,比例:基本工資的15%、35%之間…… 其他按照職稱發放:取暖補貼:老師戲稱:高級教師怕冷,非高級教師耐寒!公積金、第13個月工資…… 看表: 工資結構 2、把教齡作為漲工資的依據,何以受到老師歡迎? 高職稱占比少:就以我們學校為例,我們學校職稱情況:高級教師占16%,中級占55%,29%初級教師,高級教師13人,其中五檔有4人。且高級教師3年沒名額,現在退1個補1個,晉升1個高級才能遞補1個中級,高級、中級職稱完全飽和…說起職稱,大家倍感壓抑,腦袋瓜子就大,影響了老師們的積極性。尤其是晉升職稱或漲工資之時,大家就要鬧情緒:請假的、鬧矛盾的……搞得人心惶惶。 每次漲工資,高級漲得多!高、中、初級職稱工資距離越來越大,我的兩個同事,本是同一所大學畢業、又在同一所學校教學的同學,教學能力、水平及成績相差不多。評上高級,就跟沒有評上高級的同學工資差距拉大了,有的每月要少1000至2000! (教師備課學生預習全套微課視頻點我觀看)職稱含金量不高。職稱不一定代表老師教育教學水平高。加上晉升高級職摻水、造假時有發生。 我們學校造假現象:班主任、教研組長賦分造假:有的老師是從其他學校調入我們學校的。他在填寫班主任工作履歷的時候,就填寫某年至某年,做了7年班主任!1年賦1分,5分封頂! 有老師舉報她在原學校沒做過班主任?怎么辦?就要調查取證啊!結果人家原單位的領導就開了一個證明,說某某老師就做了班主任,領導就帶頭造假了。 舉報人不罷休:要求學校到財政部門查找她的班主任費。結果,這老師沒領班主任費!她說班主任費給別人了!反正自己做班主任了!加上他老公是有名的“領導”,按照她的假班主任賦分了!自然她順利的進入了中級職稱。把年輕一線教師氣得夠嗆! 論文造假:晉升職稱的好多老師,拿出一本論文集,國家級期刊!論文集上全是我們區老師的論文,典型假的!每位老師花幾千塊!要是不算賦分,好幾千塊就打水漂了!知道這是《皇帝的新裝》,也無能為力,因為有正規的書號! 我們學校一位老師搞到一張函授畢業證書!教書時口語表達極差,平時與人交談還結巴,但是擅長寫文章,還被借調到教育局宣傳科,評上了副高,晉升了五級!每次漲工資,都是高高興興!合不攏嘴!把其他老師氣歪了嘴! 我教書36年了,教數學兼班主任,退休也沒評上高級。我同學中的校長、主任,基本不上課的,個個都晉升了高級職稱。 我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為教育事業,奮斗了一輩子,工資比他們少2000多! 職稱基本上是按權晉升!職稱之間工資差距太大,嚴重挫傷了一線教師工作積極性,同班同學,因職稱高低,少1000多,能有干勁兒嗎? 3、縮小職稱之間工資差距、提高大多數教師的工資收入 我們去年漲工資,教齡得到了體現。職稱高、高檔的漲得少;職稱低、低檔的、教齡長的老師漲得多!體現了“教齡”的重要性!大家的呼聲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 我們學校很多職稱較低、教齡長的老教師很高興:本次工資漲得多的,好好干,退休之前,還有多次漲工資的機會!當然職稱高的老師也很滿意,感覺自己職稱高,以往漲工資都是自己漲很多,有時候也不好意思啊! 還需統籌考慮,加大改革力度:縮小崗位工資(職稱)差距,把初、中、副高、正高每兩大級之間的差距控制在600元以內,取消現在的1000以上! 獎勵性績效工資,不要扣除老師們的30%,直接由上級補助!很多一線教師拿不到自己被扣回的30%的! 關注教齡才是關鍵 教齡津貼1年50元左右,比如:教齡20年的津貼1000,30年1500!體現尊重教齡的原則!廢止已經執行30多年的3、5、7、10的標準!太寒磣人啦!讓人家其他行業知道了會被笑話的! 核心:提高大多數教師工資待遇,不能只給占比少數有高級職稱的人加工資!老師們反對的不是職稱,反對的是職稱評審中的不公!職稱制度中的缺陷!還需完善職稱晉升制度! 盼望相關部門出臺更多的接地氣的激勵方法,讓一線老師高高興興的,心平氣和,專心致志,聚精會神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不再被職稱所折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