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意圖: 意在培養學生適應生活和感受生活數學的能力。通過學習認識三角形,知道數學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斷積累對生活數學的興趣,通過觀察、學習、操作和練習,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熱愛學習與生活,培養學生的生活自信心并提升他們的生活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直觀認識三角形,讓學生知道它的名稱,會識別,了解三角形的三個基本特征。 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認識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數學和熱愛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直觀認識三角形,知道他們的名稱,會識別,知道他們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1.用正方形紙正確折三角形。 2.觀察生活中具有三角形的面的物體。 IEP短期目標: 軒軒、樂樂:能夠知道三角形的特征,找出教室內含有三角形的物品,從已有三角形物體中抽象出三角形。 文文、小爽:知道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從已有幾何圖形中找出三角形。 教學工具: 課件 小棒 正方形紙 圖畫紙 教學課時: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鞏固舊知。 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來了你們的老朋友 ,想不想看看他們都是誰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有請第一位 !(教師出示長方形)誰愿意介紹一下這位朋友?接著出示正方形。他叫什么名字?最后請出第三位老朋友,出示圓形,這位圖形朋友是誰呀?(答對的同學獎勵星星一枚,以資鼓勵) 這些圖形是我們已經認識的三位朋友,今天老師還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的朋友,想不想認識?那么現在這個新朋友特別貪玩,我們需要通過做一個小手工把他給請出來。 二、啟發思維,引出新知。 1.認識三角形 (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是什么圖形?生:正方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一次,變成兩個形狀和大小完全一樣的圖形嗎?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折紙的情況。 (2)請出一位折出長方形紙的同學說說折得什么圖形,再請下面和他折得一樣的同學把折紙舉起來。 (3)老師發現折出與眾不同圖形的同學,請他到講臺上演示,教教大家是怎么折出。師生一起學習折新圖形。 師:我們現在折出的圖形,就是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三角形。 板書:認識三角形 師:下面我們來仔細的認識一下三角形它有哪些最基本的特征?我們一起看一看。 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觀察。 為了更直觀的認識三角形,教師拿出三根不同顏色的小棒來搭三角形,學生繼續觀察。 師:一根小棒圍成三角形的一條邊,兩根小棒圍成三角形的兩條邊,三根小棒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那么三角形有幾條邊呀?大家一起數。 請學生上臺來數一數邊數。要求學生點數。 師:三角形有幾條邊呀? 生:三條邊。板書三角形特征:3條邊 師引導學生觀察。我們教室的墻有墻角,桌子有桌角,那么三角形也有角。我們看看兩根小棒的頭圍成的這個尖尖的部分就是角,一起數一數這個三角形有幾個角,并讓學生上臺來指一指。 板書三角形特征:三個角 師引導學生繼續觀察三角形,引導學生注意三條邊的中間部分,引導學生說出三角形有一個面。老師給這個面涂色。學生上臺指一指一個面在哪? 板書三角形特征:一個面 師領讀三角形特征: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一個面。繼而教師說出三角形定義:用三條線段依次首尾連接,圍成一個封閉的圖形,這個圖形就叫三角形。(注意:由于學生的特殊性老師不強調定義) (4)學生動手用小棒擺一擺三角形。出示課件認一認哪些圖形是三角形。 2.聯系生活,認識三角形。 師:現在我們認識了三角形,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它的面是有三角形的,大家想一想,是哪些物體? 學生發言。 師: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件含有三角形的面的物體,我們來近距離感受一下。 教師出示物件。 師:生活中還有許多物體它的面是三角形的,大家請看大屏幕。 教師出示課件。 師:三角形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樂趣,你們喜歡它們嗎?下面,老師要出兩道題測試一下你們是不是真的喜歡三角形。 課件出示練習題。三角形讓我們的學習生活變得十分有趣。接下來你們的新朋友三角形,還想和你們來個親密小互動,好不好? 三、鞏固知新。 1.出示畫有各種三角形組成的圖畫,讓學生涂上他們喜歡的顏色。 2.磁扣張貼學生作品。 四、教師總結,寄語學生。 三角形給我們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無限樂趣。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和一個面。老師通過觀察你們手工折疊三角形、用小棒搭三角形、給三角形涂色等活動,看到你們都有很棒的動手、動腦能力!相信通過你們的學習,你們一定會變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強!讓我們舉起右手,為自己加油! 五、作業。 軒軒、樂樂: 1.畫出兩個不一樣的三角形。 2.找出家中含有三角形的物品,并給爸爸媽媽說一說物品中三角形的面。 文文、小爽: 1.用三根小棒擺一個三角形。 2.找出家中含有三角形的物品,并給家長說一說。 板書設計: 認識三角形 三條邊 三個角 一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