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大法師的店里辦點小事,順道聊了書店搬遷事宜,他說搬過去客流量肯定更少、經營更加困難了,不過他或許也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去畫畫、寫自已關于古文字的書了。 大法師的書店叫方圓工藝美術社,聽名字就是一個美術專業書店,開在美院的旁邊,除了美術類的圖書和畫冊之外,還兼營相關美術用品。店鋪的經營面積很大,一樓三百多平,后面有庫房,還有搭建的二層貯物空間,加在一起近五百平米了,貨物門類齊全,一切應有盡有,算得上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美術專業書店了,故而正如他自已所說,書店“在美術圖書的發行戰線是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據點”。 大法師的書店是從他父親那一代傳下來的,老爺子生前為美院教授、專業畫家,至今大法師還時不時曬他父親的作品。改革開放初夫妻二人推個自行車販書,術業有專攻,自然以美術類為主,后來從十幾平的小店到今天的方圓工藝美術社,三次搬遷,兩代傳承,三十九年過去,規模一次比一次大。 大法師夫婦也是美院畢業,妻子是美院老師,他則子承父業繼續經營書店,忙處里里外外,閑時寫寫畫畫。因為有美術專業基礎,他懂書、知畫,更了解專業動態,對全國各大美術出版社了如指掌。每次從出版社進貨,他都手寫訂單,簽名時畫上自己的肖像漫畫,長此以往,各大出版社發行機構對這種風格耳熟能詳,一見傳真就知道是西京城方圓美術社的東西。積少成多,后來大法師回顧書店發展歷程,將這些手寫訂單組織起來,編了一本書,名字就叫《訂單——方圓故事》,結果,一不小心,是書卻先是成為中國最美的書,第二年成為世界最美的書,還是當年度的唯一金獎。大法師可算是功成名就,功德圓滿。 實體店經營不易,書難賣,房租卻長得厲害。好在大法師有先見之名,前些年房價低的時候,利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在書店南邊500米處一狠心買下了二百多平的門面,在實在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做為自已的后繼保障。而今,沒想到真的用上了。大法師說,位置偏了,生意肯定更不好了,但這邊房租每年五十多萬,我自已的房子算下了每年才十幾萬,至少能夠堅持下去。生意少了,空出的時間也多了,畫些兒畫,寫幾本書,也是好事吧。 我說:你女兒中國美院、兒子也上了大學,沒有了后顧之憂,自得其樂吧。 他笑了笑:三十九年,兩代人的事業,總得堅守吧。 笑中,有一種自豪,也有一種無奈。 搬書圖 我們的方圓工藝美術社,開始于1982年,那時父母靠擺地灘白手起家,1985年在長安路音樂學院門口租一間十幾平方米的鋪面,打那時開始就叫方圓工藝美術社。1991年搬到小寨,1994年搬到含光南路美院新址附近。2003年非典時期遷入目前使用的這個鋪面,己歷十九秋。蘇武北海牧羊也是十九秋。我們賣美術圖書也三十九年了,在美術圖書的發行戰線我們是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據點。怎奈天時不利,書店到了天誅地滅之時,我們苦苦掙扎,只是想做最后倒下的那個書店。我們用"世界最美的書"的形式《訂單 方圓故事》記下了我們書店的生存歷程。房租來年要增加二十三萬元,原本的四十萬租金這兩年都難于支撐。書店只好另擇便宜的去處,年內書店將遷往美院南邊電子一路二府莊村口的永和新領地北側的鋪面,對面是立體停車場。
遽步相隨 兩只老虎跑得快 擊掌 書店遷過去后地利盡失,還指望親們大力支持,以求書店生存。想回憶回憶過去時光的讀者們九月到十月初還可以回來看看老店,這段時間還在老店營業。 訊 因為老想著搬遷的事,研究古文字的事也無暇顧及了,關心的親們多等等,搬過去后我好好編 此間樂 此間樂,不思蜀。可這里已待不下去了。二代老板不務正業事多,書店敗退負有責任。 趙利文攝 |
|
來自: tcfzhf的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