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給教師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剛剛發生的故事。下午培訓結束,騎著共享單車回家。我推著單元門,等一位拄著助行器的老人先進去。“下班回來了啊?!彼麄鱽硪痪涫煜さ恼泻?。我轉頭細看,驚愕地發現正是住在8層的大叔。大概有半年沒見,沒想到他已是眼前模樣,面色憔悴,身形佝僂,褪去了往日光彩和活力。內心一陣觸動,便留下了一分念想:健康的時候就要善待自己的身體。 (90后的總務主任搭兔籠子) 很久以前,這種念想便已開始在我人生軌跡里累積,一分一分,直到形成了主動鍛煉身體的意識。堅持每周打一次籃球,最近還新增了網球的課程。平時工作時反復上下樓,和同事一起做校內物流。這些是我的鍛煉日常,看似平凡無奇,但懂的人自然知道它的價值。而一切價值的起點是:留一分念想。 念想不像夢想一樣,縹緲、遙遠,它是內心的觸動和回響。當你看到有人亂丟垃圾時,你很少會去夢想所有人素質都很高,能做到文明和衛生,能分類處理好垃圾。但是此時你是否經常會有這樣的念想:至少我自己要做到文明和衛生,不亂丟垃圾。后來哪天你手持垃圾,又找不到垃圾桶的時候,這份念想便開始在你腦海回響。于是,你就養成了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 (陳春明老師實干的背影) 當學生被海量練習淹沒的時候,你是否有念想用練習的質量替代數量,還給他們空間。當面對無聊講座的時候,你是否有念想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不讓學生神游天地。當身處信息化校園時代的時候,你是否有念想好好惡補一下自己的信息技術,跟上時代發展。如果有,請收藏好它們,因為這些念想是你成為一位優秀教師的拼圖。就如十五年前剛進入教育領域的周國平也不是現在的周校,正是這千千萬萬分的念想的累積,才有了現在這位對學生博愛,對老師用心,對事業盡心的校長。 (自從葉榮老師來了,校長就不再割草修剪了。) 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要給學生留一分念想。犯了小錯后的慰問,孤立無助時的關心,成功歡笑時的共享,更是一種言傳身教的教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與大家同行 朱國棟 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
|
來自: 新用戶9913Bpb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