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故事7 -- 臭名昭著的皇帝》
推薦程度:*****
(了解羅馬史必看之普及讀物)
鹽野女士一直以旁聽者自居,其實旁聽也一種態度,似乎暗示著其隱藏了對于很多“主流”觀點的不一樣的意見。在許多地方都會流露出自己另一角度的思考。其實歷史無法做到真正客觀,連我們定義的“歷史”本身就不是一件客觀的事。
就這第七本書來說,主要是公元14年奧古斯都去世以后到公元68年尼祿自殺這54年的歷史。四個皇帝的故事雖然用了“臭名昭著的皇帝”這個副標題,然而似乎是要佐證一些正向的觀點,或者說皇帝不光是被后人這么簡單評價的。就像鹽野女士說的,“正是羅馬人對羅馬歷代帝王謾罵指責的年代,但同時也是羅馬人自身覺得幸福的時代?!?/p>
其實“暴君與明主的界限問題,或許這正是如何在公職人員與私人兩種身份之間保持平衡的共同之處?!彪m然每個皇帝上臺都會先遇到軍事問題,再處理財政問題和社會事業等問題,然而歸根結底都是作為一個政治家的角色?!罢渭覒撊ヌ魬鸬氖?,在保持政治專業人士應有的氣概與能力的同時,還要保證政治門外漢們對自己的支持等等之類的高超技能。”做人都不容易,也許做皇帝更不容易。
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這“尤里烏斯--克勞狄烏斯王朝”最后四位皇帝。
提比略·尤利烏斯·愷撒·奧古斯都
TIBERIVS CAESAR AVGVSTVS
很有意思的是用卡普里島兩座別墅的差異來反應奧古斯都和提比略的性格差異。不過作為尤利烏斯家族的成員又流淌著克勞狄烏斯家族的血液,而且又因為父親被懷疑同謀刺殺愷撒而在童年流亡過一陣的他,提比略的沉穩乃至有些孤僻的性格也許是注定的。
不過看了7本《羅馬人的故事》以后都會發現每個領導人身邊都會有幾個親信,而提比略還好有一個兒子杜魯蘇斯和侄子日耳曼尼庫斯,這是他執政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說這里必須扯扯羅馬人的名字,乃至于經常重名或者用稱號代替名字的體系是讓我有些崩潰的??戳擞壤麨跛?-克勞狄斯王朝族譜后,我更加的抓狂,這塊內容真不太適合我。
總體而言感覺鹽野女士還是很欣賞提比略的,也在極力為其辯護?!皩τ谖覀冞@些兩千年之后活在當世的人而言,想必很難對提比略的想法產生共鳴。”然而每一個行為都是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當鹽野女士用她的理解去解釋很多提比略的行為之后,似乎看到了這個“第一公民”的盡職盡守的一面,就比如對于萊茵河防御體制的運籌帷幄之中的解釋。
相信這部分史料很多部分是來自于塔西陀的《歷史》和《編年史》。其中也借用了其對于提比略的總結,“把自己看做是一個終歸會死的凡人的提比略,他竭盡所有來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的帝國統治順利進行,對于這一點,連一直對他持批評態度的塔西陀都給予了贊許?!?/p>
其實對于提比略的這段歷史給我印象更深的還是日耳曼尼庫斯。鹽野女士也是在用很多歷史引用來極力反對現代研究者的一些看法,“日耳曼尼庫斯之死,根本談不上是羅馬帝國的損失?!蓖ㄟ^這段鹽野女士敘述的歷史來看,不難看出這位幾乎可以與亞歷山大大帝媲美的被民眾深受愛戴的日耳曼尼庫斯更適合做羅馬的皇帝。當然歷史是沒有假設的,然而歷史也是很微妙的。其實無論日耳曼尼庫斯能不能繼承皇帝,到最后還是他兒子卡利古拉成為皇帝。
就鹽野女士對于提比略的評價和“傳統”的分歧還是蠻大的,所以歷史只是某個人的歷史,當然歷史學家眼里的歷史會受到更多的信任乃至肯定。比起純粹的編年史來說,我更喜歡看這些有觀點的歷史,當然絕對不能只是一家之言的觀點。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日耳曼庫斯(卡利古拉)
Gaius Jul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當然比起19世紀德國歷史學家蒙森眼里的“羅馬最優秀的帝王之一”提比略來說,卡利古拉就有些不那么靠譜了。執政只有短短的四年就把家底拜的差不多了。而且還神格化自己,我在想會不會和他是皇四代有關。三代出貴族,作為奧古斯都的曾外孫已經骨子里面就有優越感了。“想要彰顯自己沒有王冠卻凌駕于頭戴王冠的諸王之上,希望自己永遠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殊不知他沒有仔細的思考過,奧古斯都創造這個“無冕之王”的真正意圖,或者說古羅馬帝國之所以能夠昌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為神、或者皇帝,更不是因為想成為神的他。然而似乎每個地區的歷史上都會有這些類似的故事發生,又似乎這就是人性,局限在自己眼前能看到的東西,或者說堅持著自己的相信,以至于忽視或者忘記了初心,也可以說是無視這個世界運作背后的規律。
不過說到卡利古拉,必須要提到他的死。如果說刺殺愷撒是謀朝但沒有篡位成功,那卡西烏斯·卡瑞亞和科爾涅利烏斯·薩比努斯應該算羅馬史上第一個謀朝篡位成功的案例吧,雖然最后坦然的束手就死,但他們完成了自己的意愿,殺了實在無法忍受的卡利古拉,推崇了克勞狄烏斯登位。
這部分還有許多關于猶太的歷史介紹,這是一直想去了解的神奇民族。不過對于宗教來說,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排他性,只是個人覺得也應該有些包容性。當然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能下此判斷,因此也許那本《耶路撒冷三千年》可以往前插隊排一排了?;蛘呷タ纯础端镜隆罚瑵M足下好奇的心。
提比略·克勞狄烏斯·愷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
Tiberius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這位第四任皇帝“是提比略的侄子,也是日耳曼尼庫斯的弟弟,卡利古拉的叔父”,而且還是安東尼的外孫,奧古斯都姐姐的外甥。這種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會讓人有些抓狂,我還曾想了半天會不會有亂倫的情況。不過也許都算是“尤利烏斯--克勞狄烏斯王朝”的血脈吧,都是在這張復雜的家譜中的一支。鹽野女士的總結尤其到位“羅馬的君主專制正是憑借這些錯綜復雜的聯系的正當性,才能保證羅馬帝國政權的延續。”
其實說到亂倫,或者說近親通婚,也許這就是保持血脈的方式,就比如叔侄通婚的克勞狄烏斯和小阿格里皮娜。鹽野女士這里用了不少的筆墨來敘述小阿格里皮娜的歷史,堪稱是羅馬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女性。一個女人如果有野心而且非常聰明的話,那勢必做成大事,乃至于男人都無法比肩之事。
另一方面,無論克勞狄烏斯是否是被小阿格里皮娜毒死的,他在位的這13年兢兢業業,功績也是可圈可點的。雖沒有成就什么偉業,然而做為一個皇帝的職業打分的話,我覺得還是能夠給出70分的。
不過克勞狄烏斯給我留下最大的印象還是他是科班出身。如果硬要給皇帝這個職業定一個學習框架的話,歷史一定是其中一個重要科目。而作為歷史學家的克勞狄烏斯從背景上更有勝任的條件吧。從那段著名的“羅馬文明留給人類的寶貴教訓之一”的精彩講話中也不難看出以史為鑒的重要性。
當然每個皇帝都會有在不同領域的不同建樹,所以鹽野女士在講述的過程中也相應的會有些側重,以至于很多前任皇帝沒有講述到的事跡會在后來反應出,可以看出些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的意味來。
尼祿·克勞狄烏斯·愷撒·杜魯蘇斯·日耳曼庫斯
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人不會因為不存在困難就會滿足于現在的生活,人性現實的一面往往是在細枝末節中挑剔萬分,并把這些瑕疵當做不滿的借口?!边M而有些人,比如皇帝,就算你自己滿足了,你也會被推向改變的路。這不僅僅是個體的欲望,更是集體欲望的體現。
或者說太太平平是做不了皇帝的。
任何一個皇帝都有可卷可點的業績,當然也有劣跡。不過尼祿和克勞狄烏斯的那段歷史中都不會少了小阿格里皮娜的那一部分,就像中國的慈禧一樣,一個對權力癡迷的女人。也許在旁人看來,弒母的那段歷史是尼祿最會被津津樂道的一部分。
不過尼祿被記住的更應該是他的臭名昭著。“高支持率經常與陷阱相伴相生,為了避免掉入陷阱就需要很強的自我克制能力,可是尼祿對此實在沒有天分?!币苍S這是羅馬共和制之所以能夠成功,乃至愷撒和奧古斯都能夠稱帝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領導者(執行官或者第一公民)必須要有很強的自制力,或者說不能為一己私利去統治一個國家。也許這就是尼祿臭名昭著的原因吧。所謂臭名,主要是來自于弒母、殺妻、迫害基督教、乃至于黃金宮殿等等,以至于左膀右臂都來反對甚至策劃謀殺。
不過隨著尼祿的自殺,“象征著奧古斯都都一手創立的’精致的虛構’的帝國政權終結。”不過似乎已經回不到共和制了?!白鳛橐粋€并非意識形態類型的民族,羅馬人仍然是一個善于與現實抗爭的務實主義群體?!币驗樵字聘狭_馬帝國現實?;蛘哒f做為一個“西起不列顛,東至幼發拉底河,北抵萊茵河口,南接撒哈拉沙漠,統治了600多個民族?!钡囊粋€大帝國,適當的集權更易于統治吧。
如果貫穿這一本書來看,對于“尤里烏斯--克勞狄烏斯王朝”這段歷史鹽野女士主要是參照了塔西佗的著作,不過也經常流露出對于塔西佗的不認同,以至于最后以對于塔西佗的抱怨來結尾。“筆者從心底十分尊敬塔西佗,他讓我們了解了當時的歷史。然而,有時候我還是忍不住想抗議幾句:’塔西佗,你怎么能這樣講呢?’”
這就是鹽野的羅馬史,一本有態度的歷史書。
20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