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治療方大全 1.雙升湯 【組成】升麻、甘草、大黃(后下),葛根、赤芍,陳皮、蟬蛻、姜黃,僵蠶 【用法】上藥加水兩碗浸泡 20 分鐘左右,置火上煎煮 30分鐘,后加入大黃,再煮5分鐘,去渣取液,第 2 次加水 1碗許,煎沸取液,二煎藥液混合,分2~3次溫服。服藥后再飲濃茶水 1 杯,以助清散之力,每日1 劑。 【功用】升散熱毒,宣通經(jīng)脈,涼血泄火。 【主治】藥物過敏引起的皮疹,紅斑,蕁麻疹,并伴咽痛,發(fā)熱,心煩意亂,腹痛,嘔吐等證。 2.血燥地黃飲 【組成】制首烏、生地、熟地、元參、白癬皮,丹皮、白蒺藜、甘草,紅花,僵蠶 ,苦參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2 次。 【功用】養(yǎng)血滋陰,疏風(fēng)止癢。 【主治】蕁麻疹(凡遇風(fēng)著涼即發(fā)者)。 3.麻桂柴梅湯 【組成】麻黃,桂枝、槐花、黃柏、甘草,銀柴胡、烏梅、蟬衣、浮萍,黃連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 1次。 【功用】疏風(fēng)散寒,解肌清熱,透疹祛濕。 【主治】隱疹(蕁麻疹)、偏風(fēng)冷型者。 4.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shù),白術(shù) ,茯苓、荊芥、丹皮、丹參、龍骨,防風(fēng)、川芎,白蒺藜 ,僵蠶、黃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2次。 【功用】健脾利濕,祛風(fēng)止癢。 【主治】慢性蕁麻疹(脾虛蕁風(fēng)型)。 【附記】臨證加減;如舌苔黃膩,偏于濕熱去茯苓,加土茯苓 30 克,地膚子 15 克,白蘚皮 12克。 5.驅(qū)疹湯 【組成】白蘚皮 ,生地、槐花,苦參 ,蟬衣、丹皮,赤芍、防風(fēng)、地龍,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3次。 【功用】涼血,疏風(fēng),祛濕。 【主治】頑固性蕁麻疹。 6. 地防湯 【組成】地膚子、首烏,益母草 ,荊芥、防風(fēn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2 次,每次加紅糖 15 克,熱服避風(fēng),發(fā)微汗則更佳。 【功用】活血祛風(fēng)除濕。 【主治】蕁麻疹。 7.抗敏湯 【組成】丹參、雞血藤,茜草、紫草,大棗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熱服。散用,每味八折,研成細(xì)末,日 1劑,分3次溫開水沖服。藥后,飲熱粥或熱紅糖水,以資藥力。避風(fēng),取微汗更佳。 【功用】活血祛瘀,養(yǎng)血祛風(fēng)。 【主治】蕁麻疹。 8. 荊防湯(一) 【組成】荊芥、防風(fēng),蟬蛻 10 克,苦參、生石膏,知母、牡丹皮,赤芍、土茯苓、地膚子各 ,白蘚皮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劑,日服 2 次。 【功用】祛風(fēng)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蕁麻疹。 9.五蟲驅(qū)風(fēng)湯 【組成】全蝎 ,蜈蚣,僵蠶 ,地龍 ,蟬蛻、麻絨,桂枝、防風(fēng)、生姜,大棗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2 次。 【功用】疏風(fēng)散寒,驅(qū)風(fēng)通絡(luò)。 【主治】蕁麻疹。 10. 胡麻靈仙湯 【組成】大胡麻 ,生首烏、白蒺藜、苦參,威靈仙、牛蒡子、防風(fēng)、浮萍,蟬蛻 ,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3 次。 【功用】養(yǎng)血滋陰,清熱利濕,祛風(fēng)止癢。 【主治】急慢性蕁麻疹。 11. 秦艽花蛇湯 【組成】秦艽、烏梢蛇、蟬蛻,柴胡、金銀花,五味子、烏梅,生地、白鮮皮 、地膚子、防風(fēng)各 ,焦大黃,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劑,日服 3次。 【功用】疏肝斂陰,涼血清熱,祛風(fēng)除濕。 【主治】慢性蕁麻疹。 12. 加減當(dāng)歸飲 【組成】當(dāng)歸、白芍、白及、地龍,生地,何首烏,川芎、烏藥、荊芥、防風(fēng),路路通 ,地膚子 ,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劑,日服 3次。 【功用】養(yǎng)陰益血,疏風(fēng)利濕。 【主治】慢性蕁麻疹。 以上僅供參考,請?jiān)卺t(yī)生指導(dǎo)下用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