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是高明的問者,岐伯是高明的答者。 問的高明,是因為透過現象問的是疾病的本質:帝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大小,日有短長,萬物并至,不可勝量,虛實呿吟,敢問其方?”黃帝問的是,黃帝道:人之形體,離不開陰陽的變化及天地二氣的相合,從經緯上來講,可以分為九野;從氣候上來講,可以分為四時。月行有小大,日行有短長,這些都是陰陽消長變化的體現。天地間萬物的生長變化更是不可勝數,比如根據患者微細呵欠及呻吟,就能夠判斷出疾病的虛實變化來。請問運用什么方法,能夠提綱挈領來加以認識和處理呢? 岐伯答得也同樣高明:“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就是說,可根據五行變化的道理來分析:木遇到金,就能折伐;火受到水,就能熄滅;土被木殖,就能疏松;金遇到火,就能熔化;水遇到土,就能遏止。這種變化,萬物都是一樣的,不勝枚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