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全唐詩》中的西施

     jinxingw6qc 2021-09-09

      

    總共900卷、收錄有二千八百余位詩人四萬九千余首詩作的《全唐詩》中,于詩題或詩句中出現“西施(西子)”之名,以及詩題或詩句中雖未見“西施(西子)”之名、但所言實際是指西施的詩篇共有167首。如果算上雖未見“西施(西子)”之名、但詩題或詩句中出現有“越艷”“越娃”“越女”以及“浣紗”“浣紗石”“浣紗溪”和“館娃宮”“響屧廊”等與西施有關語詞的詩篇,則全書有關西施的詩作計有269首要是再加上后人所輯的《全唐詩》補遺中有關西施的詩篇和詩句的話,一共有278首

        唐代詩人筆下的西施,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西施?換言之,在唐代詩人眼里,西施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從他們所寫下的詩篇來看,大體可歸為四類:一是純粹視西施為美人,單純地將其作為美的代名詞或參照對象的;二是將西施視為紅顏禍水甚至斥其為妖孽,將吳國的敗亡完全歸咎于西施的;三是視西施為勾踐興越滅吳的巾幗奇兵,把她當作越國功臣的;四是視西施為不幸的女人,同情其遭遇并為其鳴不平的。此外,有不少詩作,則是詩人借西施的遭際和命運,感嘆世事人生、抒發心中感慨的。

    純粹視西施為美人,單純地將其作為美的代名詞或參照對象的,主要有李白、元稹、劉長卿、韋應物、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皮日休、韋莊等一些詩人。他們或拿別的美人與西施作比,或拿花朵與西施作比,或拿明月與西施作比,或拿鳥和蝴蝶與西施作比,這些詩無疑可以拓展我們的想象空間,讓我們感受到,西施的美不僅是無與倫比的,也是豐富多樣的。

    先讓我們來看看拿西施與其他美人作比較的詩人和詩句。

    李白在其《效古二首》中,一開篇就是“自古有秀色,西施與東鄰”這兩句。詩句中的“東鄰”,出自司馬相如的《美人賦》。《美人賦》中這樣寫道:“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相顧,欲留臣而共止。”后遂以“東鄰”指代美人。很顯然,李白將西施與東鄰并列當成自古以來天下“秀色”的代表,表明在他的眼里,西施并不是遠離塵世、可望不可即的美人,而是如東鄰女子那樣生活在煙火人間、可以親近的鄰家美女。

    韋應物在其《廣陵遇孟九云卿》一詩中,有“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之句,這與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韋應物這是在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西施的美是顧盼生輝、艷壓群芳的。白居易應該完全認同韋應物的說法,因為他在《重答劉和州》一詩中寫有“分無佳麗敵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的詩句。劉和州,即劉禹錫,因其曾任和州(今安徽省馬鞍山市一帶)刺史,故稱。所謂“分無佳麗敵西施”,也就是西施之美是毋庸置疑、無可匹敵的。陳陶無疑也是贊同韋應物的觀點的,他在《續古二十九首》(其二十)中寫有“吳女妒西施,容華日消鑠”之句,意思就是因西施實在太美了,吳地美女都不由得心生妒忌,但終因自慚形穢而致心情郁悶,使得自己的容顏日漸憔悴、日益衰頹。由此可見,在陳陶的眼里,西施之美,是其他一眾美女根本就無法企及的。

    當然,也有詩人認為,自己所見的美人中,有足堪與西施一比者。萬楚在其《五日觀妓》一詩中,就拿他所見到的歌伎與西施、麗華等美人來作比。詩是這樣寫的:“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詩中提到的“麗華”,歷史上有名的有兩位:一位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妻子、第二任皇后陰麗華;一位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后主陳叔寶的寵妃張麗華。兩人皆有美色。在萬楚筆下,他所見到的這位歌伎雖屬小家碧玉,但完全可以與西施、陰麗華、張麗華等有名的美人爭艷比美。由“卻令今日死君家”句可以想見,這位歌伎的美是多么厲害地打動了詩人的心。

    羅虬也寫有與萬楚類似的詩。他在《比紅兒詩》(其九)中就這樣寫道:“越山重疊越溪斜,西子休憐解浣紗。得似紅兒今日貌,肯教將去與夫差。”紅兒是當時的官妓,羅虬非常喜歡她,不僅送禮物給她,還專門為她作了一百首《比紅兒詩》,拿數十位古時的美人與紅兒作比,其中就包括西施。羅虬的詩句可以看出,在他眼里,紅兒的美絕不亞于西施。

    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魚玄機作有《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精粹難儔雖謝家聯雪何以加之有客自京師來者示予因次其韻》一詩,開篇即是“昔聞南國容華少,今日東鄰姊妹三”兩句,先肯定光、威、裒姊妹三人是如同司馬相如所作《美人賦》中寫到的東鄰女那樣的美人,后面接連用“妝閣相看鸚鵡賦,碧窗應繡鳳凰衫。紅芳滿院參差折,綠醑盈杯次第銜。恐向瑤池曾作女,謫來塵世未為男。文姬有貌終堪比,西子無言我更慚”等句來烘托她們的美,意即這三姐妹不僅容貌美麗,還頗有才學。文姬即東漢時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她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西施能夠助勾踐興越滅吳,僅靠絕世之容肯定也是不夠的。魚玄機拿光、威、裒姊妹三人與蔡文姬、西施來作比,可見這三姐妹在她眼里是何其優秀出眾。

    劉長卿在其《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障子”,當指屏風一類的用具。所謂“美人障子”,即畫有美人的屏風)一詩中,則將畫中人比作西施。“無間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西子不可見,千載無重還。空令浣沙態,猶在含毫間。一笑豈易得,雙蛾如有情。窗風不舉袖,但覺羅衣輕。”從這些句子可以想見,劉長卿所到的這幅美女畫像肯定姿容宛然、栩栩如生,否則他也不會如此不惜筆墨加以贊嘆了。

    拿西施與花作比的詩人和詩句,在《全唐詩》中數量相對較多,其中除了拿西施與泛稱意義上的花作比外,有拿荷花、牡丹花來作比的;有拿薔薇花、石榴花來作比的;也有拿桃花李花來作比的;還有拿茉莉花和杏花來作比的。

    拿西施與泛稱意義上的花作比的詩人有元稹、施肩吾、羅隱、韓偓、韋莊等。在多情的詩人看來,無論花開還是花謝,都可以令人聯想到西施。元稹在其《獨游》一詩中有“花當西施面,泉勝衛玠清”之句;在《春詞》一詩中有“西施顏色今何在,但看春風百草頭”之句。施肩吾在其《玩花詞》中有“今朝造化使春風,開折西施面上紅”之句;李中在《姑蘇懷古》中有“花疑西子臉,濤想伍胥神”之句。這都是把盛開的鮮花比作西施的容顏。大概在元稹和施肩吾等人的心目中,西施之美堪比百花爭艷。羅隱在其《庭花》一詩中,把經一夜風雨摧殘后的庭中之花比作是“南威(春秋時楚國美女,與西施并稱'威施’)病不起,西子老兼至”;韓偓在《哭花》中這樣寫:“曾愁香結破顏遲,今見妖紅委地時。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韋莊在《嘆落花》中則如此寫:“一夜霏微露濕煙,曉來和淚喪嬋娟。不隨殘雪埋芳草,盡逐香風上舞筵。西子去時遺笑靨,謝娥行處落金鈿。”在《殘花》中又如此寫:“和煙和露雪離披,金蕊紅須尚滿枝。十日笙歌一宵夢,苧蘿因雨失西施。”把花謝花落乃至殘花與西施聯系起來,所透露出來的,是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萬般不舍和隱隱的悵然和無奈。

    李白和皮日休拿西施與荷花作比。李白在其《夏歌》中這樣寫:“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邪。”在《西施》中又這樣寫:“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皮日休在其所作的《詠白蓮》(其一)中有“靜婉舞偷將動處,西施嚬效半開時”之句;在《詠白蓮》(其二)中有“吳王臺下開多少,遙似西施上素妝”之句。其詩句中的“靜婉”,指《梁書·羊侃傳》中的張凈琬。《梁書·羊侃傳》載:“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蓮》《棹歌》兩曲,甚有新致……儛人張凈琬,腰圍一尺六寸,時人咸推能掌中儛。”后用“靜婉”指代歌舞能手。拿西施與荷花比,讓人自然而然聯想到:西施不僅是一位絕世美人,還是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高潔之人。

    唐彥謙、殷文圭和孫魴等人拿西施比牡丹。唐彥謙在其《牡丹》一詩中這樣寫:“顏色無因饒錦繡,馨香惟解掩蘭蓀。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殷文圭在《趙侍郎看紅白牡丹因寄楊狀頭贊圖》一詩中如此寫:“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孫魴在《看牡丹二首》(其一)中有“北方有態須傾國,西子能言亦喪家”之句。牡丹是花中之王,有“國色天香”之譽,可見在他們的眼里,西施的美是絕世無倫、雍容華貴的。

    拿西施與石榴花作比的,有白居易的《山石榴寄元九》、施肩吾的《山石榴花》;拿西施與薔薇花作比的,有吳融的《薔薇》、王轂的《紅薔薇歌》、張碧的《林書記薔薇》等;拿桃花李花來作比的有李商隱的《判春》;拿茉莉花來作比的有王建的《故梁國公主池亭》;拿杏花作比的有司空圖的《村西杏花二首》(其一)。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列舉相關詩句。

    李白除了拿西施與別的美人比、與荷花比以外,還拿西施比作明月。他在《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一詩中就這么寫:“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明月照千古。皎潔的月光,可以勾起人無限的遐思。我們也完全可以由李白的詩句聯想到:西施的美是冠蓋古今、超越時空的。

    鮑溶的《姑蘇宮行》中有這樣的句子:“姑蘇宮,九層金臺半虛空。雕楹璇題斗皎潔,中有妖姬似明月。”詩人雖然將西施視為禍國殃民的“妖姬”,但又不得不承認西施美如明月,光照千秋。

    唐代詩人中,還有拿西施與飛鳥和蝴蝶來作比的。杜牧在其所作的《鶴》一詩中,有“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之句,將丹頂鶴頭頂鮮艷的紅色比喻為西施的臉頰,將丹頂鶴身上潔白的羽毛比喻為商山四皓[指秦末隱居商山的東園公、甪(一作角)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四人須眉皆白,故稱商山四皓]的須發。李商隱在《和孫樸韋蟾孔雀詠》中,有“西施因網得,秦客被花迷”之句,將孔雀視為鳥類中的西施。徐夤在其《蝴蝶二首》(其二)中,有“拂綠穿紅麗日長,一生心事住春光。最嫌神女來行雨,愛伴西施去采香”之句,將翩翩飄飛的蝴蝶與西施的美艷等同視之。可見,在杜牧、李商隱等人的眼里,西施的美不是僵滯不動、凝固不變的,而是活色生香、富于變化的。

    唐時視西施為紅顏禍水的詩人為數不少,有的甚至直斥其為妖孽,將吳國的滅亡完全歸咎于西施。這些詩人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劉禹錫、李紳、殷堯藩、張祜、陸龜蒙、蘇拯、裴瑤、貫休、齊己、杜光庭等人。

    讓我們先來看看將西施直斥為妖孽,將吳國的滅亡完全歸咎于西施的詩人和詩句。

    李紳,就是寫出“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詩句的那位,他所作的好幾首詩中都寫到西施:《過吳門二十四韻》一詩中有“苧蘿妖覆滅,荊棘鬼包羞”之句;《若耶溪》一詩中有“傾國美人妖艷遠,鑿山良冶鑄爐深”之句;《回望館娃故宮》一詩中有“因問館娃何所恨,破吳紅臉尚開蓮”之句;在《姑蘇臺雜句》有“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之句。從這些詩句中可以明顯看出,在李紳的眼里,西施就是導致吳國滅亡的妖孽。

    蘇拯在其《西施》一詩中這樣寫:“吳王從驕佚,天產西施出。……在周名褒姒,在紂名妲己。”褒姒是周幽王的第二任王后,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屢次搞“烽火戲諸侯”的把戲,最終導致敵人來襲時無一援兵前來救援,身死國亡;妲己按《封神演義》的說法,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禍亂殷商,使紂王變得殘暴無道,終于招致滅亡。在蘇拯看來,西施與褒姒、妲己沒什么兩樣,只不過生活的時代和國度不同而已。他在《西施》一詩的末尾還有“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之句,與開篇的“吳王從驕佚,天產西施出”相呼應,表明他堅信,一個國家的國君如果不修德政、昏庸無道,上天就會用褒姒、妲己或西施這樣的人來惑亂他懲罰他。

    裴瑤、杜光庭包括僧人貫休與李紳和蘇拯持相同的觀點。裴瑤的《闔閭城懷古》是這樣寫的:“五湖春水接遙天,國破君亡不記年。惟有妖娥曾舞處,古臺寂寞起愁煙。”杜光庭的《詠西施》則如此寫:“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鈿飾。臉橫一寸波,浸破吳王國。”這表明,在他們看來,吳國的滅亡就是應歸咎于西施對夫差的迷惑。

    僧人貫休視西施為禍害人的妖狐化身。他在《讀顧況歌行》中有“妖狐爬出西子骨,雷車拶破織女機”之句。妖狐,也稱狐妖、狐仙或狐貍精。在中國神話傳說中,狐貍能修煉成仙,化為人形,與人來往,故稱。很顯然,貫休這是把西施視為妖狐附身。他在《偶作五首》(其五)中又有“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之句。綠珠是西晉時富豪石崇寵妾,我國古代著名美女之一。據古籍載,依附于趙王司馬倫的孫秀暗慕綠珠,趁石崇失勢之機,明目張膽地派人向石崇索取綠珠,遭石崇拒絕。孫秀惱羞成怒,遂鼓動與石崇的外甥有仇的趙王司馬倫誅殺石崇。見到殺上門來的趙王司馬倫的兵,石崇對著綠珠嘆息:“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淚說:“愿效死于君前!”說完就轉身跳樓而死。貫休把西施和綠珠相提并論,說明在他眼里,西施完全是一個給人帶來禍害的角色。他在《經吳宮》一詩中尚有“妖艷恩馀宮露濁,忠臣心苦海山青”之句,與前面提到的詩句中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全唐詩》中,視西施為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迷惑夫差致其荒廢國政的詩人和詩作頗多,這其中有寫得直白鮮明的,有寫得含蓄隱晦的。

    劉商、殷堯藩、楊乘等人的詩句,就是想要告訴人們:西施實屬禍害吳國的紅顏禍水。劉商在其《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中有這樣的句子:“銀河倒瀉君王醉,滟酒峨冠眄西子。宮娃酣態舞娉婷,香飆四颯青城墜。伍員結舌長噓嚱,忠諫無因到君耳。”殷堯藩在《吳宮》中有“吳王愛歌舞,夜夜醉嬋娟。見日吹紅燭,和塵掃翠鈿。徒令勾踐霸,不信子胥賢”等句;楊乘在《吳中書事》中有“十萬人家天塹東,管弦臺榭滿春風。名歸范蠡五湖上,國破西施一笑中”等句;曹鄴在《姑蘇臺》中有“吳宮酒未銷,又宴姑蘇臺。……相對正歌舞,笑中聞鼓鼙”等句;劉駕在其《姑蘇臺》中有“勾踐飲膽日,吳酒正滿杯。笙歌入海云,聲自姑蘇來。西施舞初罷,侍兒整金釵。……越鼓聲騰騰,吳天隔塵埃”等句子。在這些詩人的眼里,毫無疑問,夫差因西施而致朝政日廢,吳國因西施而最終走向滅亡。

    劉禹錫在《館娃宮在舊郡西南硯石山前瞰姑蘇臺傍有采香徑梁天監中置佛寺曰靈巖即故宮也信為絕境因賦二章》(其一)中這樣寫:“宮館貯嬌娃,當時意大夸。艷傾吳國盡,笑入楚王家。”這有責怪西施迷惑夫差致其荒廢國政的意思在里面。盧注在其《西施》一詩中則這樣寫:“惆悵興亡系綺羅,世人猶自選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國,一個西施已是多。”這就頗有斥責西施的意思在里面了。顯然,在盧注看來,吳國的滅亡,就是因為有西施在夫差身邊的緣故。

    杜牧把西施說得就更是不堪了。他在《杜秋娘詩》中寫下“夏姬滅兩國,逃作巫臣姬。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這樣的句子,把西施與夏姬(春秋時期鄭穆公的女兒,因嫁給陳國司馬夏御叔為妻,故稱夏姬。御叔早死,妖淫成性的她與多位諸侯、大夫通奸。史載她3次成為王后、先后7次嫁給別人為夫人,共有9個男人因她而死,以“殺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國兩卿”而聞名,最終與楚國大夫巫臣私奔到了晉國)聯系在一起,足見在杜牧的眼里,西施屬于令人唾棄的害人精一類。

    李白、王維、白居易、于濆等人用間接、含蓄甚至隱晦的筆法,來表達西施是紅顏禍水的觀點。于濆的《經館娃宮》一詩中有“館娃宮畔顧,國變生嬌妒。勾踐膽未嘗,夫差心已誤”之句,看似在說夫差,實際就是用間接的筆法在說西施。李白的《烏棲曲》就寫得更為含蓄,“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猶銜半邊日。”這些詩句,表面上是在諷刺吳王夫差的醉生夢死,實際上也在暗示人們:要不是因為有西施,吳國或許不至于這么快就滅亡!

    如果說于濆的《經館娃宮》筆法是間接、李白的《烏棲曲》筆法是含蓄的話,王維的《西施詠》和白居易的《吳宮辭》就稱得上是隱晦了。王維《西施詠》中有“朝仍越溪女,暮作吳宮妃。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等句;白居易的《吳宮辭》則這樣寫:“一入吳王殿,無人睹翠娥。樓高時見舞,宮靜夜聞歌。半露胸如雪,斜回臉似波。妍媸各有分,誰敢妒恩多。”這些句子,給人的感覺就是:西施并沒有刻意去迷惑夫差,只是以自己的天生麗質吸引了他;夫差也并非由于受到西施的誘惑才迷失自我,而完全是因為他性情所致才對西施獨施恩寵的。但這反過來也可以讓人聯想到,西施對夫差的誘惑力、影響力是多么大!她把夫差迷得神魂顛倒,對于吳國的滅亡,自然也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視西施為助勾踐興越滅吳的巾幗奇兵、把她當成越國功臣的詩人和詩作,在《全唐詩》不是太多,可以找見的有李白、宋之問、李紳、張祜、汪遵、皮日休、魚玄機等人所作的相關詩篇。

    宋之問在其《浣紗篇贈陸上人》一詩中,有“越女顏如花,越王聞浣紗。國微不自寵,獻作吳宮娃。……一行霸句踐,再笑傾夫差”等句。顯然,宋之問這是把西施看成成功實施美人計的主角了。“一行霸句踐,再笑傾夫差”句,把勾踐稱霸和夫差亡國的賬,都記到了西施的頭上。

    張祜的《吳宮曲》把西施的角色寫得就更明白了:“日下苑西宮,花飄香徑紅。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皓齒初含雪,柔枝欲斷風。可憐傾國艷,誰信女為戎。”他這是直接將西施當成越國安插進吳宮的巾幗奇兵了。

    李紳始終視西施為禍害吳國的妖孽,其《姑蘇臺雜句》一詩中,有“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艷傾,妒月嬌娥恣妖惑。姑蘇百尺曉鋪開,樓楣盡化黃金臺。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等句子,雖然一如既往站在將吳國的滅亡歸罪于西施的立場,但恰恰也是從反面肯定了西施作為越國潛入吳國心臟的巾幗奇兵的作用。

    女詩人魚玄機在其《浣紗廟》一詩中寫有這樣的句子:“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范蠡功成身隱遁,伍胥諫死國消磨。”可見,在魚玄機眼里,西施對于越國的復興有著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足可以抵得上十萬精兵。

    汪遵所作的《越女》一詩是這樣寫的:“玉貌何曾為浣沙,只圖勾踐獻夫差。蘇臺日夜唯歌舞,不覺干戈犯翠華。”在這首詩里,詩人干脆將西施當成一名自覺自愿地為越國復興而入吳進宮、接近夫差的愛國女子,讓人感覺西施似乎生來就有為國獻身的念頭和打算。當然,這是詩人為了突出西施形象所采用的夸張手法。    

    皮日休作有《練瀆》《館娃宮懷古》《館娃宮懷古五絕》等數首與西施有關的詩。他的《練瀆》一詩中有這樣的句子:“波殿鄭妲(即鄭旦)醉,蟾閣西施宿。幾轉含煙舟,一唱來云曲。不知闌楯上,夜有越人鏃。”在《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中又如此寫道:“綺閣飄香下太湖,亂兵侵曉上姑蘇。越王大有堪羞處,只把西施賺得吳。”從皮日休的這些詩句來看,他是把西施當作越國的功臣來看待的。

    李白除了視西施為純粹的美人,拿她與別的美女比,將她比作荷花、明月等以外,還將西施視為助勾踐滅吳的女中豪杰,這從他的《西施》詩中“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等詩句里面不難讀出來。

    視西施為不幸的女人,同情其遭遇并為其鳴不平的詩人,在《全唐詩》中僅見到三位,分別是陸龜蒙、羅隱、崔道融。這其中,為西施作辯護發聲居多的,是陸龜蒙。

    陸龜蒙在其《和襲美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中這樣寫道:“三千雖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國暗屠。猶有八人皆二八,獨教西子占亡吳。”所謂“猶有八人皆二八”,是因為據古籍載,同與西施被選為進獻吳國的越國美女包括鄭旦在內共有8人,故有此句。陸龜蒙詩中后兩句就是在為西施抱不平:同被送入吳宮的美女有8名,偏偏只讓西施一人承擔亡吳罵名,這是毫無道理的,也是站不住腳的。

    在《和襲美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五)中,陸龜蒙又這樣寫:“寶襪香綦碎曉塵,亂兵誰惜似花人。伯勞應是精靈使,猶向殘陽泣暮春。”這就更是借古代伯奇之事在為西施鳴冤叫屈了。伯勞系鳥名,相傳為周宣王時重臣尹吉甫長子伯奇所化。伯奇的后母為了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獨霸家產,設計陷害他(讓尹吉甫誤以為伯奇調戲她),導致他被父親逐出家門,最后死在野外。東漢蔡邕《琴操·屢霜操》中對此事是如此記述的:“伯奇母死,吉甫更娶后妻,生子曰伯封。乃譖伯奇于吉甫曰:'伯奇見妾有美色,然有欲心。’吉甫曰:'伯奇為人慈仁,豈有此也?’妻曰:'試置妾空房中,君登樓而察之。’后妻知伯奇仁孝,乃取毒蜂綴衣領,令伯奇掇之。伯奇前持之,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伯奇編水荷而衣之,采楟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傷無罪見逐,乃援琴而鼓之曰云云。宣王出游,吉甫從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宣王聞之曰:'此孝子之辭也。’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感悟,遂射殺后妻。”陸龜蒙之所以用“伯勞應是精靈使,猶向殘陽泣暮春”這樣的句子,就是要告訴人們,西施所蒙受的完全是不白之冤。

    在上面兩首詩中,陸龜蒙還是用比較含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在《吳宮懷古》中,其觀點就顯得十分鮮明了:“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顯而易見,在陸龜蒙看來,吳國的滅亡根本就不該怪西施,也怪不到西施頭上。

    羅隱用設問的句式為西施的遭遇鳴不平。他在《西施》一詩中這樣寫:“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這樣的詩句,不只令人同情西施的遭遇,也自然而然地引發人們深思。

    崔道融更是用直截了當的語句,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他的《西施灘》是這么寫的:“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全唐詩》中還有不少詩作,是詩人借西施的遭際和命運,感嘆世事人生、抒發心中感慨的。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列舉。

    讀《全唐詩》中那些有關西施的詩作,心中不免生出一些感觸:諸暨人每以西施出自諸暨而驕傲和自豪,而在我看來,作為西施故鄉的人,尤其是西施故鄉的男人,更應該感覺到的是羞憤和郁悶。想一想吧,如果我們生活在西施那個時代,她或許就是你我的女兒或者姐妹,抑或就是你我身邊的女人。這樣一個絕代佳人,你我不僅不能保護她,反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被送往敵手任人蹂躪,而你我只能在一旁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每念及此,不知有誰還能驕傲和自豪得起來?!西施實在應該是諸暨人內心深處恒久的隱痛!作為西施故鄉的后人,恐怕只有永遠自強不息,永遠不居人后,才不致辱沒西施的美名,才能求得一絲內心的安慰!有感于此,也有感于《全唐詩》中那些寫西施的詩,遂湊成以下數句,作為本文的結尾:

    若非吳越起紛爭,便是尋常浣紗人。

    一從諸暨入吳宮,惹人自古說到今。

    由來社稷賴丈夫,豈聞江山托美人!

    西子心事復誰知?浣水悠悠道不盡。

                                                                                   2021.7.14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黑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国产999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 欧美野外伦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卡二卡三卡| 樱花草视频www日本韩国| 军人妓女院BD高清片| 国产午夜福利免费入口|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 国精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网站精品 |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色AV专区无码影音先锋| 香港日本三级亚洲三级|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插插无码视频大全不卡网站| 亚洲 制服 丝袜 无码|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精品九九人人做人人爱| 少妇特殊按摩高潮惨叫无码|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