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今年這個教師節,不僅對老師來說意義特殊,對今年的家長和學生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亦不可小覷。一切,都源于“雙減”。一個月前,“雙減”方案正式出爐。如何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如何提升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怎樣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行為?一個個問號等著揭曉,人人翹首期盼。 “不得布置機械重復、懲罰性作業。嚴禁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毙W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小學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作業不超過90分鐘,實行“5+2”課后服務,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積極開展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等綜合素質拓展類活動……這一條條規定直擊心靈,看得我們這幫做家長的都快淚目了。 曾幾何時,家長天天請假下班接孩子回家,然后替孩子完成作業、幫老師批改作業,還一弄弄到深夜,周末也不得清閑??粗磉叺募议L們都鼓足了勁在雞娃,又豈敢懈怠?常常琢磨著這個學期該報哪些課外班來強化或者補缺?這些不怪老師也不怪家長,而是內卷機制將學校師生和家長們一塊兒綁架了。然而,制度設計的缺陷必須靠制度完善來糾正,否則將使求真的教育逐步走形變樣,本源日益混濁,初心愈發難覓。 至于那些“你來,我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們培養你孩子的對手”的課外培訓機構,雖然不乏優質資源,但更多的是通過饑餓營銷制造人為焦慮,企圖揠苗助長繞走學習捷徑,而且培訓費用往往令人咋舌。這次自然列入整治:嚴禁超標超前培訓,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線上培訓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間不少于10分鐘,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點……一條條規則充滿人本理念,讓人拍手稱贊。 畢竟學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正如卡梅拉系列叢書所寫:下蛋下蛋、總是下蛋,世上一定有比下蛋更有意義的事。如今教育的清流回歸:除了寫作業、上課外班,定然還有許多事等著孩子們去探索去發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