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是吳雄志老師整理的傷寒論。 吳雄志老師是中醫世家,西醫博士。傷寒論都是文言文,看起來非常晦澀難懂,通過吳老師講的傷寒論,就可以思維清晰的從西醫和中醫的角度來理解傷寒論,及疾病的本質,同時做到中西醫匯通 64. 嘔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于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嘔吐而病在膈上-----要達到嘔吐的癥狀時,停水一般已經到了橫膈膜以上。 后思水者,解-----停水吐了,胃中干,就想喝水,這個病就解除了。 急于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急著喝,而且還想喝,就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喝多了,想吐,吐了又想喝,這個用豬苓散可以解除這個癥狀。 豬苓散----豬苓 白術 茯苓 豬苓是利尿藥里面止渴效果最好的,加上其他兩個利尿藥,可以把停水從小便排出,就停止惡性循環了。 表證+停水=五苓散 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 少陰----桔梗甘草玄參(口渴舌絳,熱入營血) 少陰腎陽虛-夜尿頻繁--濟生腎氣丸 --形制病--瓜蔞瞿麥丸----陽虛夾濕 豬苓湯是陰虛夾濕 65. 婦人懷妊,腹中?痛,當歸芍藥散主之.這個也叫胞阻,中醫病名。是指女性妊娠期間,出現以小腹疼痛為主的病證。前人認為腹痛之因是胞脈阻滯,故而名為“胞阻”。 腹中?痛----腹中急痛,攣急的痛,這里面重用芍藥,芍藥對于陰血虛,經脈失養導致攣急疼痛效果比較好。 胞阻分為兩種: 1. 出血,腹痛----止血,用膠艾湯 2. 腹中痛,但是不出血-----就是當歸芍藥散。 當歸芍藥散----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茯苓四兩、白術四兩、澤瀉半斤、川芎半斤 當歸 芍藥 川芎---養血,養肝之體。這個是張仲景的經典配伍。 白術、茯苓、澤瀉----除濕,這三個藥與五苓散配伍有共同性,區別一個是桂枝豬苓治療氣沖,增強膀胱氣化和利水功能。一個用當歸、茯苓、川芎來養血。 血虛夾飲----當歸芍藥散 陰虛夾飲----豬苓湯 陽虛夾飲---五苓散 真武湯 飲邪化熱---桂苓甘露飲 66.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適用當歸芍藥散的可以有幾個原因; 1. 貧血,經脈攣急疼痛 2. 胃中有停水,有頭暈,或者還有小便不利。 小結; 五苓散和豬苓散的主要區別; 五苓散屬于苓桂劑,有太陽蓄水,核心是桂枝,里面有膀胱氣化功能的下降,所以用桂枝。 豬苓散(澤瀉、白術、茯苓),澤瀉湯(澤瀉,白術)。主要爭對停水來利水,不針對膀胱功能下降。 利水劑的加減 氣虛+人參-----春澤湯 陰虛+阿膠----豬苓湯 血虛+當歸白芍川芎------當歸芍藥散 寒+附子---真武湯 熱在少陽+茵陳-----茵陳五苓散 熱在陽明+石膏----茯苓白術散 二:蓄血 桃核承氣湯 |
|
來自: 新用戶8753QaJe > 《吳雄志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