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場景可能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別人做自己吃。 比如在家的時候,家人給我們做飯做菜;比如在外面,飯店的廚師給我們顛勺炒菜;再比如過去,御膳房的廚子們伺候著皇上的餐飲大事。 這總歸是一種被動的吃。吃的人有點菜權,有點評權,卻沒有參與權。 廚師做的是否合自己口味,基本也憑運氣。廚師有個人喜好或者說偏好,愛吃甜的就恨不得每道菜都放糖,卻不知有人在減肥有人在控糖;口重的在撒鹽時手會抖動幅度大一些,卻不知有人高血壓…… 如果廚師做的口味不合,家里人還可以開誠布公點評下,以期下次改善,但更多的時候還是內斂的不會多說什么,避免影響家庭和諧;飯店的食客最大程度就是退菜或是把廚師叫來挑剔幾句,很多人其實也是默默不語,然后用腳投票不再來吃就是;皇上倒是有生殺大權,可充其量也就是革了御膳房廚師的職,換人來做其實一樣有磨合的風險。其實我總是同情皇上吃飯,珍饈佳肴那么多,等一道道擺開,基本都沒有了鍋氣吧~ 做飯這個事情真是很難,做的人難,吃的人也難。 第二種情況是自己做自己吃。 因為眾口難調,所以人越多的場合飯菜越不好做,掌勺的人太難,要不停的琢磨一日兩餐或三餐做什么,還要綜合考慮家里人的身體情況。如果有感冒或上火不舒服的人,飲食就要調整為輕淡,不能放辣,但這樣就可能不合了別人的胃口。 但如果每個人的口味都照顧到了,不知道要做多少道菜才能滿足,要忙多久,這種矛盾和焦慮是很容易白頭發的。 看過我前面文章的人可能還有印象,我提到,「橋同學私下吐嘈老爸做的粥沒味兒」。那是因為粥油已經被我們早起的爺倆提前瓜分完畢了,哈哈哈哈,誰說粥沒味兒,粥油真是太香了。晚起的人,當然只能喝到被稀釋了的寡淡粥了。 所以,如果你想吃好吃的,索性就自己做給自己吃,開自己的小灶,角色從被動換為主動,廚房掌控權在自己手上,想吃什么自己說了算。食材豐儉由人,口味好壞自評,味道是甜是苦,自己咂摸去。 但也不是誰都有時間自己做飯,也不是誰都有閑情研究做飯這個事情。 想不湊合的吃好這口飯,還真是一個不容易的事情。 別人做難,自己做也難。 第三種情況是自己做別人吃。 這其實是種境界了。 廚師把自己的喜好放在最后,主要為別人著想。不論是買菜、燒菜,都希望別人喜歡吃,吃的好。這需要內外的功夫修煉。 吃飯的人難,做飯的人更難。能真心為別人著想,并愿意做給別人吃的人,那不是人,是神,是廚神~ 廚神不一定是炫技型的,擺盤凹造型的其實不適合家庭餐,因為我自己經常擺,一個是費時間,另一個是也費材料。但廚神一定是愛心飽滿型的,同時愛琢磨愛學習,有一定做菜技巧的。 那么,你們家的廚神是誰呢? ******讓人熱淚盈眶的午餐**** 昨天下雨,天氣潮濕,也沒外出買菜,我心想正好從巡湘記打包回來的菜里有辣椒,中午就吃點辣面條去去濕氣,結果我興奮的發揮過頭了,樂觀的把菜里面的辣椒都倒到面條湯里去煮,還致敬了云南小鍋米線,美其名曰,小鍋辣面。辣味真是被充分的釋放出來了,對于家里做菜基本不見辣椒的我們來說,這辣味足以讓人崩潰。 橋同學眼含熱淚,一根一根的吃掉面條,湯是一口沒舍得喝:)后來我們分別用了“倒掉原湯加水稀釋法”、“面條涮水法”、“蘋果解辣法”、“牛奶解辣法”,才沒有浪費這碗面。浪費食物不可取啊! 后來我又發現自己完全忘記忽略了橋同學的青春痘,看他委屈的的邊掉眼淚邊勉強下咽,本廚確實有點過意不去,實在是職業生涯的敗筆啊。 下午冒雨特意去菜市場買了他最愛吃的茄子,準備晚餐補償一下。 ********隆重的燒茄子******** 燒茄子,理論上應該是地道的北京風味。據說現在很多北京的飯店已經做不正宗了。我記得前幾年最喜歡研究食譜的時候,買了好幾本寫飲食的書。有一本是北京人崔岱遠寫的《京味兒》,當時我就照貓畫虎的給橋同學做過一次,他喜歡的不得了,但因為太費功夫,我沒再做過。 采購環節: 這道菜其實應該在秋天的時候做,茄子剛上市的時候,沒長籽,口感最好。 記得一定要買大圓茄子,紫黑油亮的才對,不要買紫茄也不要買青茄。我們這里是6塊錢一斤,我買了一個,剛好一斤,2個人吃夠了。 刀功環節: 把茄子橫一刀豎一切,先切成大塊,再切成大片,可以有點厚度不要太薄,不然口感單薄,刀功好的可以在每片茄子再打個花刀,這樣后面燒起來口感會更好。 時間充裕的話,可以把切好的茄子曬上半日,水分蒸發一下,后面省時間。上海這個天氣就算了,我直接操作的,也不影響。 預處理環節:將近20分鐘 準備好油鍋,倒半鍋油,燒到8成熱,把茄子片推進去炸,全程可以保持中大火。茄子會先吸油,炸透了之后,它會吐油變軟。一開始,鍋里的茄子看起來放不下的樣子,但炸到十幾分鐘的時候,就只能看到一鍋底的茄子了,這時候才是炸好了。把茄子撈出來瀝油備用。 其它配料: 半頭蒜,拍碎切末。(我昨天忘記切末了) 醬油(生抽、老抽可以2:1) 糖(一小勺) 別的什么都不要!!!! 不要放姜,也不要放蔥!!!也不要放五香粉(手動@老爸) 更不要青椒和土豆,咱們不是做地三鮮!!! 烹飪環節:20秒鐘 鍋底放一點點油燒熱,然后直接烹入醬油,聽刺啦一聲之后,立刻把炸好的茄子放進去,這茄子本身是綿軟帶油很潤的,快速撒一點白糖進去,快炒幾秒鐘就關火,最后把蒜末倒進去。 因為我用的是木煙鍋,保溫效果好,炒菜到關火過程很快,充分利用菜和鍋的熱量,激發出蒜香,這菜就成了~ 啥也別說了,就是特別好吃和下飯。橋同學再次表現出職業干飯人的素養,光盤沒商量。我看著他愛吃就開心了,沒白忙活。 略遺憾的是,雖然我很喜歡拍照,但做菜時的我會比較專注,基本上沒有時間拍過程圖。每次都是最后的成品一出鍋就馬上叫橋同學來吃,然后趁他舉筷鍋氣未散之時,快速拍一張。 我一直說, 我需要個跟拍師!! 味道請自行想像,有空可以親自嘗試下,大部分人應該都會喜歡吃。 茄子鮮香,口感肥嫩,味道醇厚,經蒜香一提,濃郁噴香,橋同學直接干了兩碗飯,這回應該是徹底忘記了中午的用餐不爽快吧。 其實還有另一道菜,蔥?大排,也是我的保留拿手菜,同樣是沒好好拍照,看圖片應該能感受到這菜的美味嗎? 只能自行想像了,菜譜下次有空分解了。 其實本粉兒看菜譜和看徐霞客游記時一樣認真,哈哈:) 如果是想吃不想做的第一種情況,或者也可以預約今年的今粉兒家宴:) 回聊~ |
|
來自: 今粉兒記事本 > 《菜譜|早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