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7大要點,一文速遞2021-09-03QRS原創:醫學界心血管頻道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心血管病已成為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為了應對不斷增長的心血管疾病負擔,我國于2020年底發布了首部《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下面簡稱“指南”),英文版于今年6月發布在《心臟病學的發現》雜志(《Cardiology Discovery》)上。為了讓更多的醫生了解指南內容的重點,在202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 2021)年會上,來自北京安貞醫院的劉靜教授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新指南的要點內容。劉教授一開始為大家介紹了我國心血管疾病(CVD)的現狀(圖1)。目前,心血管病是威脅我國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每年導致死亡人數達400萬,占總死亡的40%以上,也是傷殘和壽命損失的重要原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死亡在總心血管病死亡中所占比例從1990年的40%上升至2016年的61%。同期年均死亡人數從100萬增至240萬,防治形勢日益嚴峻。既往實踐證明,一級預防措施可有效延緩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發生,從而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研究顯示,西方國家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其中40%~70%歸因于危險因素控制(圖2)。健康生活方式是預防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發生發展和臨床事件的上游措施,是心血管病預防的基石。我國人群的一些生活方式指標已有改善,但食鹽攝入量仍為14.5g/d,是我國相關指南推薦攝入量的2倍以上;20歲及以上人群經常鍛煉率為 14.7%,30~39歲人群只有12.4%;男性吸煙率高達50.5%,仍屬于全球吸煙率最高的人群之一。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險因素不斷增加,對這類患者需要盡早進行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為了更好更規范地管理這類患者的健康,故推出了這部指南。劉教授為大家重點劃出了指南的7個要點,快來一鍵get吧!包括心血管疾病危險分層、生活方式的干預、血壓的控制、血脂的管理、2型糖尿病的管理以及阿司匹林的使用。包括合理膳食建議,體重管理,身體運動,控制飲酒,戒煙,保持健康睡眠及良好的心理狀態。3、基于中國人口證據給出的ASCVD和總CVD風險評估算法心血管病風險評估需基于由長期隨訪數據的隊列研究建立的數學模型。既往研究顯示上述基于歐美人群數據建立的預測模型并不適用于我國人群。因此,基于我國人口的研究和長期隨訪數據,我國學者推出了適合國人自己的ASCVD和總心血管病的10年發病風險預測模型。圖5 基于中國人口證據的ASCVD和總CVD風險評估算法4、考慮個體中度10年風險的余生風險和風險增強因素10年心血管病發病風險為中危且年齡<55歲的人群應進行心血管病余生(終生) 風險的評估,以識別中青年群體中心血管病余生風險高危的個體。具有以下任意2個或以上危險因素者心血管病余生風險為高危:非HDL‐C≥5.2mmol/L(200mg/dl);圖6-7 考慮中度10年風險個體的終生風險和風險增強因素心血管病風險增強因素包括靶器官的損害、生物標志物及家族史等因素。5、與舊版指南相比,給出了更積極的降壓和降脂治療建議指南推薦強化降壓,將血壓將至130/80mmHg以下,心血管獲益更顯著。血壓 130~139/85~89mmHg且合并糖尿病和/或CKD3/4期的高危患者,可考慮啟動降壓藥物治療。降低膽固醇的目標推薦:糖尿病合并ASCVD高風險的患者LDL‐C目標為<1.8mmol/L(70mg/dl)或較基線下降>50% ;非HDL‐C 目 標 為 <2.6mmol/L(100mg/dl);ASCVD中危患者LDL‐C目標為<2.6mmol/L(100 mg/dl)。合并其他ASCVD危險因素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二甲雙胍治療的基礎上,即便血糖已控制,也可考慮選擇有心血管獲益的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或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以降低心血管病風險。阿司匹林曾廣泛用于ASCVD一級和二級預防,現有證據提示ACSVD的一級預防應基于臨床獲益和風險比,進行個體化治療。強調具有ASCVD高危且合并至少1項風險增強因素但無高出血風險的40~70歲的患者,可考慮應用低劑量阿司匹林進行ASCVD一級預防。僅供醫學人士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