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暑山莊 王海琦 攝 兩張金名片,一座和合城。河北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長城兩項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位于河北承德的金山嶺長城又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 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凝結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生生不息、賡續不絕的厚重基因。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對于河北承德而言,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熱河上營,一躍成為清朝的塞外陪都,這與避暑山莊的建造密不可分。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全部完工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耗時80多年建成,是清王朝時期的陪都和第二個政治中心。 避暑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集南北園林建筑藝術之精華,兼具南秀北雄之韻,園中有園,勝景薈萃。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康熙在《御制避暑山莊記》中說:“境廣草肥,無傷田廬之害,風清夏爽,宜人調養之功”,又贊譽這里“泉清風秀、土肥水甘……朕避暑于此,飲食倍增,精神爽健”。又說:“朕數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麗;兩幸秦隴,益明西土之殫陳。北過龍沙,東游長白,山川之壯、人物之樸,亦不能盡述,皆吾之所不取。惟茲熱河,道近神京,往還無過兩日;地辟荒野,存心豈誤萬幾。因而度高平遠近之差、開自然峰嵐之勢,依松為齋,則竅崖潤色;引水在亭,則榛煙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在《御制避暑山莊詩》恭跋中寫道:“……古稱西北山川多雄奇,東南多幽曲,茲地實兼美焉,蓋造化靈淑特鐘于此?!?/p> 避暑山莊的營建,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從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開拓湖區、筑洲島、修堤岸,隨之營建宮殿、亭樹和宮墻,使避暑山莊初具規模。康熙皇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為名題寫了“三十六景”;從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對避暑山莊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增建宮殿和多處精巧的大型園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為名又題了“三十六景”,合稱避暑山莊七十二景。 山莊規模宏大,僅宮墻就長達10公里。山莊內,分為宮殿區、湖洲區、平原區、山岳區。宮殿館閣、亭臺軒榭、寺廟庵觀等120余組形式各異的建筑,散落在洲島湖渚之間、原野叢林之上、崇山峻嶺之中,巧妙利用自然地勢,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其獨特的清、靜、秀、雅、奇、巧、博、大的皇家自然風景園林風格。集中國古代園林古建之大成,又集儒、釋、道于一園,將其思想和精粹融于風景園林之中。其中建筑、文物、園林、碑刻、匾聯以及峰巒丘壑、林木花草、泉流瀑布、鶴鹿禽魚等元素入園,無不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形成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樸素清雅、意境獨特的皇家園林。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后序》中說:“我皇祖建此山莊,所以詰戎綏遐,崇樸愛物之義,見于御制中,意深遠也……若夫崇山峻嶺、水態林姿,鶴鹿之游、鳶魚之樂,加之巖齋溪閣、芳草古木,物有天然之趣、人忘塵世之懷,較之漢唐離宮別苑有過之而無不及?!?/p> 避暑山莊不同于其他的皇家園林,它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典園林“以人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傳統造園思想,集中國古代園林藝術、建筑藝術、宗教藝術之大成,是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園林典范之作,位列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作為一座巨大的文化寶庫,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文明的標志,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和發掘。 民族團結的豐碑——“外八廟” 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年至1780年),伴隨避暑山莊的修建,周圍寺廟也相繼建造起來。 12座寺廟,按照建成的先后順序為:溥仁寺、溥善寺(現已不存)、普寧寺、普佑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現已不存)、殊像寺、羅漢堂(現已不存)、廣緣寺、須彌福壽之廟(與廣緣寺同年建)。因其中的八座直屬清政府理藩院管理,又因承德地處北京和長城古北口以外,故稱“口外八廟”,俗稱“外八廟”。 ![]() 仿西藏布達拉宮而建的普陀宗乘之廟 王海琦 攝 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寺廟群,如眾星捧月,環列在山莊外的東部及北部山麓。融滿族、漢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等多民族宗教建筑藝術之長,氣勢磅礴,風格迥異。 普寧寺(大佛寺)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落成。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為紀念平息蒙古達瓦奇叛亂的勝利,乾隆效仿康熙與喀爾喀蒙古會盟建立多倫匯宗寺先例,依照西藏三摩耶廟形制修建此廟。寺內大乘之閣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金漆木雕立像,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雕佛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F為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 溥仁寺、溥善寺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為慶賀康熙帝60壽辰而建,意為皇帝仁愛廣澤天下。 普佑寺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毗鄰普寧寺東側。乾隆皇帝為慶祝自己和母親的圣壽與紀念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勝利而修建此廟,并親題寺名為“普佑寺”,取“廣蔭大千”之意。 2006年,普佑寺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安遠廟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俗稱伊犁廟,是為新疆達什達瓦部2000余眾遷居熱河后提供宗教活動之所而建。它完全打破了漢式寺廟坐北朝南的“伽藍七堂”的傳統建筑布局。在風格上保留新疆伊犁固爾扎廟的民族風格,其中巧妙地融進了漢、藏民族的建筑精華。 普樂寺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以紀念土爾扈特、左右哈薩克、布魯特等族歸順。普樂取“天下太平,普天同樂”之意。 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為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喇嘛廟,仿西藏布達拉宮而建,是漢藏建筑藝術交融的典范。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作為慶祝乾隆及母親壽辰時蒙古王公進貢朝賀之所。 廣安寺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位于殊像寺西面,因其主體建筑為“戒臺”,又稱戒臺寺,是乾隆同蒙古王公貴族舉行法會之處。廣安寺現已不存。 殊像寺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位于普陀宗乘之廟西面。該寺又有“乾隆家廟”之稱,為典型漢式寺院。 羅漢堂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位于避暑山莊西北、廣安寺西,仿浙江海寧安國寺營造,為漢式寺廟。在十二座寺廟中位于最西邊?,F該廟已無存。 廣緣寺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位于普佑寺東。為慶祝乾隆70壽辰,集資敕準建設,乾隆題“廣緣寺”。為十二座寺廟最小的一座,也是唯一的灰瓦建筑。 須彌福壽之廟(班禪行宮),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位于普陀宗乘之廟以東、獅子溝北面山坡上。建筑自山腳順山勢向上延伸,氣勢雄偉。 乾隆皇帝為隆重迎接六世班禪的到來,仿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特建須彌福壽之廟供六世班禪講經和居住,又稱“班禪行宮”。 一座座寺廟如同一座座豐碑,記載著清朝統一和團結的歷史。這些寺廟的建筑風格使漢、藏文化藝術融于一體。寺廟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著精美的佛像、法器等近萬件,共同構成了十八世紀中國古代建筑富于融合性和創造性的杰作。 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集皇家設計思想、審美境界于一體,是一個緊密關聯的有機整體,見證了清朝在全球化早期浪潮沖擊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路程,是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與互鑒的典范,每一處都堪稱古代建筑珍貴的藝術品?!巴獍藦R”更成為宗教文化的寶庫,也當之無愧地與避暑山莊一起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十大名勝、44處風景名勝區之一。 萬里長城 金山獨秀 金山嶺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工程——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長城,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墻、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吸引著國內外游客,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金山嶺長城橫亙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與北京市密云區交界地帶的燕山支脈上,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為大將徐達主持修建。明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總兵戚繼光與薊遼總督譚綸在徐達所建長城基礎上續建、改建。東接司馬臺長城,西連古北口長城,是京北黃金旅游線的重要一環。作為長城的組成部分,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988年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金山嶺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被稱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障墻、文字磚和擋馬石并稱金山嶺長城“三絕”。君子蘭 攝 金山嶺長城依山設險、憑水置塞,雄城起伏似銅墻鐵壁,碉樓林立,如甲兵護衛,“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并以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景觀奇特、建筑藝術精美、軍事防御體系健全、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成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河北承德境內擁有年代與類型最為多樣的金山嶺長城防御體系遺存,是中原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長期碰撞、交流與融合的重要歷史見證。無論是風光名勝、文物古跡、軍事設施,還是古建筑藝術、民間傳說,都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登上金山嶺長城,可以飽覽千姿百態的北國風光。蜿蜒曲折的長城,猶如一條昂首巨龍,飛騰在綿延起伏的奇峰峻嶺之巔。傾心感受古長城的壯美與雄渾,便可體會中華民族的偉大與豪邁。 傳承文化根脈 擦亮文化瑰寶 環顧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國家或地區其實并不多。而對于一座城市來說,能夠擁有兩項世界文化遺產,尤其顯得彌足珍貴。 1961年,國務院將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中的普寧寺、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須彌福壽之廟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76年到2006年,國務院先后批準實施了三個《避暑山莊外八廟十年整修規劃》,明確了以“搶救和整修”為主的保護原則。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投入幾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古建維修和園林整治,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文物保護區周圍環境的綜合整治。 2010年8月以來,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全面展開。該工程由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資金6億元,用于文物保護修繕和山莊水系治理,并確定了古建筑保護、文物科技保護等多個方面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和3項山莊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 承德避暑山莊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按中國地理形貌選址設計,構成中國版圖的縮影。園內120余組景觀,融南秀北雄為一體,集全國名勝于一園。王海琦 攝 日前,金山嶺長城第三次大規模保護修繕工程全面鋪開。該工程包含475米邊墻及5座敵臺,總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堅持原形制、原工藝、原材料,保持長城的原始風貌,改善長城的整體展示形象。 而以“堅韌自強、金山獨秀”為內涵引領的金山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正在精心構建,在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制定了路線圖、時間表,各項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一個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長城文化地標,一張文化新名片也即將誕生。 ………… 悠悠歲月,每一處文化遺產都積淀了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每一塊鑄就民族血脈的基石上,正深深鐫刻下民族文化自信的印記,回響著中華民族奔騰浩蕩的歷史壯歌。悠久的文明傳承,不再僅僅是史書中泛黃的記憶,她像一位使者,敞開一個個東方文明的窗口,向世界展示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文化遺產為我們今天弘揚華夏文明、繁榮中華文化提供豐厚滋養。文化遺產歷經歲月更迭,穿越烽火硝煙流傳至今,本身就是一代代中華兒女珍視、守護、傳承的結果。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今天的我們,要有這樣的自覺與擔當,傳承文化根脈,擦亮文化瑰寶,切實保護好老祖宗的寶貴遺產,讓它們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河北 冀石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