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做好熱身拉伸,才能跑得長久無傷! 不做熱身和拉伸,是如何毀掉你的跑步的? 跑前熱身,也叫跑前激活,通過一系列的動態動作來提高肌肉活性,增加血流量,提升關節的靈活性、刺激心肺和神經,幫助關節盡早分泌滑液,減少磨損,讓身體提前進入運動狀態,為接下來的運動做準備。 長時間不做跑前熱身,會有哪些危害? 1. 身體肌肉關節和心肺等活性不夠,跑步效率不高,越跑越累; 而跑后拉伸就是通過特定動作,來改善肌肉過于僵硬和緊縮的狀態,鍛煉肌肉和肌腱的伸展能力,增加肌肉彈性和關節靈活性,便于運動時儲備更多的彈性勢能。 隨著天氣溫度降低,身體溫度和外界的溫差較大,如果進行中高強度訓練,僅靠著小幅的熱身動作達不到預想效果,那進行這個跑前熱身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一步:小跳、開合跳、原地前后跳、原地縱跳、原地左右跳、原地后踢腿跳; 第二步:行進間高抬腿、行進間后踢腿、左右弓步蹲、蹲起; 第三步:漸進原地小步跑進行3組; 第四步:行進間振臂。 做熱身操的好處就是較短時間進入運動狀態,還能提高運動積極性。 跑前熱身以動態動作為主,能夠調動身體的活性,提升關節的靈活性,建議大眾跑者把熱身加入專項練習,既能提高運動表現,還能跑得更輕松、更省力,下面接著給大家介紹三個動作: 1、原地小步跑; 2、屈髖單腿跳; 3、髖關節靈活性練習; 跑后拉伸怎么做? 想要身體恢復好,跑后拉伸不可少。跑后拉伸一般分為動態拉伸和靜態拉伸兩部分。 動態拉伸,最主要的作用是讓我們跑后心率逐漸地平息下來,等心率降到大概120左右,再開始靜態拉伸。 1、跑后動態拉伸 (1)向前轉髖; (2)向后轉髖; (3)從內向外轉髖; (4)從外向內轉髖; (5) 抱膝上提; (6)抱踝上提; (7) 前踢腿; (8)后踢腿; (9)彈腿; (10)腘繩肌動態拉伸; (11)擴胸振臂; (12)交叉振臂; (13) 轉體; (14)行進間體前屈。 具體來看一下石老師的示范動作: 石老師累計做了14個動作,大家跑步后,哪個部位覺得緊張,可以有選擇性地做。 建議在跑后的動態拉伸動作不宜太多,跑后動態拉伸不需要進行很多時間,簡單的幾組動作就可達到拉伸效果。 2、跑后臀肌拉伸(動態+靜態) 臀肌是核心肌群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臀肌肌群之間分工協作,對于跑步時的骨盆穩定和下肢動作穩定非常重要。 只有當臀部肌群可以與軀干肌群高效協同運作時,我們在跑步過程中才可以減少很多傷害,同時跑步的效率也會得到提高。所以有經驗的跑者都知道,臀肌在跑步時是比較疲憊的部位。 給大家介紹跑后臀肌的兩個拉伸動作,放松臀部肌肉,讓臀肌快速恢復彈性,一起來看一下石老師的示范動作: 3、跑后小腿拉伸(靜態) 無論是對于精英選手還是大眾跑者,跑步之后的身體反應還是多出現在腿部位置。引起原因可能是跑姿不對、體重過大,或者跑量過大的情況。這些都會造成腿部不適,尤其是小腿,在落地緩沖時候更承受了體重數倍的重量。 如果你的小腿跑后也有不舒服的情況,那就來學習下該如何拉伸吧;即使你最近沒有腿部不適,做好腿部的拉伸和放松,也能預防腿部的肌肉損傷。 跑后小力量練習 1、跑后體能恢復和腿部力量練習 如果我們進行的是比較溫和的中低強度慢跑,在跑后進行這兩組動作練習,不僅能加快體能恢復,還能加強腿部力量,一舉兩得。 第一組動作: 半蹲10秒+原地小步跑10秒+半蹲(間歇5秒,循環4組)+原地小步跑(間歇5秒,循環4組); 第二組動作: 前后蹲10秒+深蹲加速跑10秒+前后蹲(間歇5秒,循環4組)+深蹲加速跑(間歇5秒,循環4組); 2、跑后髖關節練習 在跑步過程中,正確的跑姿應該是以髖以髖為軸,帶動大腿,大腿帶小腿,這是效率比較高的跑步方式。有一個靈活的髖關節,跑步既高效又省力。 髖關節的練習放在跑步之后,因為跑步中我們的髖關節已經進入運動狀態,不再像剛運動時那么緊繃。下面來介紹三個動作: (1)髖屈肌練習:左右各十次,兩組; (2)前后擺腿展髖:左右各十次; (3)內外擺腿展髖:左右各十次; 所以,想要跑得無傷且長久,還是要做好熱身和拉伸。如果不做熱身和拉伸,那你還不如不跑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