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講究“貢獻”做的多不等于“貢獻大”老板最喜歡什么樣的員工? 有人說技術過硬能扛事的,有人說情商高會說話的。這些都只說對了一半。 工作久了你就會發現:能力強的不一定被提拔,情商高的也可能只是混個臉熟。 工作6年,創業6年,被人提拔過,也提拔過別人。經常有人問我:怎么才能發展得更快一點? 我都會告訴他們: 想要升職加薪,千萬別太拼! 怎樣才能“貢獻大”?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曼,在一家公司好幾年了,職位上還是原地不動。她實在想不通:自己工作很努力,能力也不錯,為什么領導還是不提拔自己呢? 后來,朋友給她詳細分析了職業現狀,她才意識到自己工作方式存在很大問題: 不懂得管理領導“預期”,導致經常做無用功。即使做出成績,領導也覺得理所當然。 為什么管理領導預期很重要?因為,升職加薪的最佳切入點,是超額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這里的“超額”不是指數量,而是指“超過預期”。 一開始就主動管理和明確領導預期,對后期達成、超出預期,當然是有直接幫助的。 后來,她主動給領導發了一條微信: 領導好!還有三個月就到年底了。您看您今天什么時候有空,請您幫我確認幾件事: 1、在接下去的3個月,您希望我實現什么成果? 2、您希望我優先解決哪些問題? 3、這些問題解決的標準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是合格,什么程度才是優秀? 4、您希望我克服什么困難?什么情況下可以向您請求幫助? 以便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能配合您完成目標,達到您的預期。 正是這個“向上管理”的動作,讓領導開始對胡曼刮目相看。 三個月后,胡曼總結了自己的工作,主動給領導做了一次匯報。這次匯報領導非常滿意。 不久,胡曼就收到了公司正式下發的聘書,成功晉升! 胡曼的聘書 復盤整個晉升過程,最重要的一條底層邏輯是: 主動向上管理、明確領導預期。漲工資不能靠拼命。一個人的工資高低,根本不取決你有多努力,而是你是否掌握了正確的職場邏輯。 什么叫正確的職場邏輯?比如:不管做什么工作,先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后爭取各種資源,來完成這個目標。 “向上管理”其實是職場底層能力之一。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薪水和職位,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的職場底層能力。 一個人只要獲得足夠的信任,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職場當中也是這個道理,所謂“信任成本”就是在風險面前,人皆恨失,我們更愿意選擇自己熟悉和信得過的人。 員工一抓一大把,領導信任的自己人卻是百里挑一。 既然如此,我們如何才能成為領導眼中的“自己人”呢? 圖為掃描全能王掃描后效果 首先,當你非常看好一家公司或者遇到一位德才兼備的領導,讓你非常認可的時候,千萬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應主動承擔一些職責范圍之外的工作,因為這是你以最低成本獲取領導信任的好時機。 其次,管理大師彼得魯克曾經說過:“老板不是組織架構圖上的一個頭銜。他們是有個性的人,他們往往喜歡以自己最得心應手的方式來工作。” 所以作為下屬應留心觀察,了解上級的工作思路、行為方式,領導是關注細節,看重穩妥?還是抓大放小,求新求變?當我們理解了領導的思路,就要做出相應的自我調整,去適應上司的工作方式。 最后,要記住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完成自己的職業目標,更重要的是承接上級的目標,達成階段性的成果。因為這個過程才是你職業價值的體現,領導才會把你看做“自己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