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研究表明,腰圍每增加11厘米,與肥胖相關的十種癌癥總體發病風險增加13%,其中結直腸癌的風險增加高達22%。 很多人覺得腰粗點沒啥大事,甚至還笑稱這是“腰纏萬貫”的展示。但其實,肚子大腰粗,也屬于肥胖的一種!且這種腹型肥胖對健康殺傷力更大! 那么,腰圍過粗真的會有這么大的危害嗎?又該如何預防呢? 腰圍過粗有哪些危害 “腰粗”被稱為腹型肥胖,普通肥胖程度可以體重指數(BMl)判別,但內臟脂肪堆積的腹型肥胖危害更大。 腹型肥胖又稱為內臟型肥胖、中心性肥胖,過多的脂肪不僅堆積在皮下,更嚴重的是堆積在內臟。 當內臟脂肪大量擠占正常組織的空間時,很可能引起胸悶疲倦、呼吸困難、消化不良、厭油惡心等一系列癥狀。 這腹型肥胖不僅會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中風等疾病,還與癌癥的發生密切相關。 根據美國CDC(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最新報告顯示,腹型肥胖是腦膜瘤、多發性骨髓瘤、食管腺癌、甲狀腺癌、絕經后乳腺癌、膽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腎癌、卵巢癌、子宮癌和結腸直腸癌的重要風險因素。 所以說,腰越粗命越短。 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是一種比較隱秘的肥胖,日常是不容易看出來的!所以可以通過測量體重指數(BMI)判別肥胖程度。 指標是BMI=體重/身高2。目前臨床用BMI來評價:<18.5kg·m-2者為體重過低,18.5~23.9kg·m-2為正常范圍,≥24kg·m-2為超重;≥28kg·m-2為肥胖。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以腰圍男性≥102cm,女性≥88cm或腰圍/臀圍:男性>1.0,女性>0.9時為內臟型肥胖,即腹型肥胖。 測腰圍注意事項:檢測時要慢慢呼吸不能憋氣、吸肚子,一般測量2~3次保證準確性。測量腰圍的位置在肋骨最下端跟胯骨最上端的中間位置(測量要緊貼肚子不能壓迫皮膚)。 臀圍以臀部最大處為準,然后用腰圍尺寸除以臀圍尺寸,得出腰臀比。 男子腰臀比的上限是0.85至0.9,女子為0.75至0.8,超過這個范圍就可以定義為腹型肥胖。 如何科學減肥減重 01 調整飲食習慣 記錄食物的熱量或者卡路里的攝入,幫助提醒自己,減少糖類、脂類的攝取,合理飲食的同時,也能更加科學減肥。此外,減緩進食速度能夠影響肥胖、BMI和腰圍,與經常“狼吞虎咽”的人相比,“細嚼慢咽”的人肥胖的幾率要低42%。 02 增加運動的多樣性 不運動和肥胖導致的疾病機理類似,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可以通過慢跑、短距離疾速跑、游泳、負重等多種類、間歇式的鍛煉方法練習。 03 及時就醫 通過尋求專業醫生和權威機構,科學指導合理用藥,會更好的幫助減肥減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