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轉型RPG的如龍帶來更有意思的故事 「不知道桐生一馬在知道繼承自己“龍之名”的男人,是一個42歲蹲過大獄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的中二病兼勇者斗惡龍真愛粉時,會不會被氣得當場再出江湖。」 在《如龍7》正式公布游戲玩法后,當見證系列走到第7代,沒選擇在動作上更進一步,而是將游戲改造成一個徹底的回合制RPG時,“無桐生,不極道;無動作,不如龍!”是許多如龍粉絲的心聲。 至少作為一個不太看好《如龍7》RPG化的系列玩家,在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體驗游戲后,我還是找到了7代很多有趣的改變。 其實《如龍7》之前已經出過試玩版,應該能讓部分粉絲決定了該不該買它。而如果你的手指直到現在還停在支付鍵上猶豫,那么今天這篇以游戲中“正劇→沙雕劇”和“動作游戲→RPG”這兩個變革而展開的評測,應該能讓你堅定地選擇購買,或者來評論區噴我根本就不懂“如龍”。 【一部勇者闖魔城般的惡搞“如龍”物語】 制作組在嘗試了正統作品的極道題材,“維新”和“見參”的大河劇風格,“死神之眼”的探案主題,這次《如龍7》終于將視點放到了更加輕松愉快的吐槽劇題材上。 《如龍7》采用了4主角的形式展開故事,第一主角春日一番出生于泡泡浴店(日本一種風俗場所)就被生母拋棄,被泡泡浴店的員工們撫養長大,就算加入了黑道,他的“荒川組”也只不過是東城會下的一個三級組織。 ▲追個賣盜版光盤的,都要挨這樣的吐槽,可見一番的形象有多接地氣了。 就這樣一個注定和大人物無緣的小混混,依然在替老大蹲了18年苦獄之后,出獄后就倒霉不斷,去理發店燙頭就被燙壞,成了毛毛頭,還吃了原老大一槍子兒,被丟到《如龍7》故事主場—橫濱異人町(游戲中地圖大概為神室町3倍大),開始正片。 和前東城會四代目,走到哪兒都有一票死忠小弟賣命的桐生一馬不同,春日一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社會底層人物,就連背上的刺青,也不出于大師之手,細看圖案還是一尾龍頭魚身的“龍魚”。 當然剩下三個主角也活得就像“如龍支線中的NPC(奇葩+慘)”一樣,大高個足立本來是個負責管駕照發放的警察,但因為得罪了大人物在退休前1年被0補償解雇,成為59歲0存款的真·老廢物; 救了一番一命的難波本來是個護士,因為各種原因流浪到異人町當起了流浪漢,連自動販賣機下撿到50圓都能樂上半天; 團隊里唯一女性紗榮子之前是俱樂部的媽媽桑,但因為出資的店長被莫名殺害,只能和三個平均年齡50的無業游民一起調查真相。 ▲別說還挺有既視感的 這就是《如龍7》中4名主角的背景故事,他們都是小人物中的小人物,所以日常的言行也相當接地氣,比如同樣是對上大批黑道分子,換做桐生一馬肯定開啟“一鍵脫衣”了,而一番他們就會很識相的躲在招牌后偷偷溜走; 一番還吐槽自己有一部入獄前就在追的漫畫,結果出獄了還沒完結,原因是作者一直休刊導致故事一直進展不下去(戳某麻將愛好者)。 不止這些,游戲中任何一條小巷中都有可能藏著惡搞和捏他的小彩蛋,像是游戲中的“敵人圖鑒”,QQ號買賣平臺地圖因為可以記錄下戰斗過敵人的信息,因此被開發這個圖鑒的博士稱之為“江湖寶貝(SUJIMON,你懂得)圖鑒”。 正是這么多“不正經”元素的鋪墊,讓我在看到《如龍7》中男公關戰斗時會用香檳滋敵人一身讓他得感冒的設定,甚至有些見怪不怪了。 【一款用現代元素詮釋的王道RPG】 《如龍7》中出現的職業基本可以和DQ系列,或者說和所有RPG中的職業一一對應起來,當然,也經過了一點小小的包裝。 比如使用警棍作為武器,特技帶有“刑警的呵斥(嘲諷敵人)”和“警棍防御術(給自己套防反BUFF)”的職業刑警,是不是有戰士那味兒; 還有平時拿著兩個飯勺,總能從四次元菊花中拿出各種奇怪的廚具,能用“鍋蓋飛盤(大范圍AOE)”和“剔骨小刀(附加各種異常buff)”的廚師,像不像傳統的法師; 那么使用話筒作為武器,可以使用“愛的加油(強化我方能力和治療)”和“魅惑之力(降低敵方能力)”的偶像,有沒有讓你想起團隊中最任勞任怨的奶媽。 在游戲中職業也是可以轉換的,當然不是去大教堂之類的地方,而是通過去職業介紹所離職和再應聘,這樣更加符合現代上班族的形式。 用現代化的職業名字,加上現代化的職業技能,最后,再放入一點明明應該很正經卻也相當搞笑的演出,《如龍7》構建出了一個現代背景下王道RPG的雛形,并以此為基礎,將RPG中該有的玩法和系統都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 RPG能少了裝備打造和強化系統嗎?游戲中一個“前辣妹”開的即將被廢棄的小工廠就承包了主角團所有的神兵利器; 現代日本地下錯綜復雜的下水道,剛好和RPG中的迷宮探索玩法相契合; RPG中怎么能沒有召喚獸?游戲中利用智能手機的APP“滴滴打人”召喚出的強力幫手肯定會成為你卡關時的天降救星,而享受這項服務的代價只不過是一點點勞務費; 只要你是一個接觸過RPG游戲的玩家,在游戲中遇到這些似曾相識的系統時肯定能憑著經驗快速上手,盡管是系列變革之作,《如龍7》對于大部分玩家來說都沒有任何門檻。 除了...可能會讓你又愛又氣的“回合制”戰斗系統。 【一場“禮尚往來”的酣戰】 回合制是《如龍7》自公布到發售后,爭議最大的地方。就算老的“如龍”打擊感將將及格,招式看似很多其實能用的也就那一兩個,從6代更換了“如龍引擎”后還會有各種模型和動作的BUG,頗有“動作游戲失格”的感覺。 那你也不能因為宮崎駿老了做不了動畫就找宮崎英高來做啊(這個或許可以有)!很多系列粉絲直到現在依然持幣觀望的主要原因就在這里。 不過回合制的對戰在劇情中也“強行”解釋了一波,春日一番的小弟問他明明可以一拳打倒對面,為什么要你來我往強行打個55開時,一番就解釋了因為小時候在泡泡浴的辦公室里只能玩《勇者斗惡龍》度日,所以他平時打架就會腦補DQ的戰斗畫面,有助于腎上腺素的分泌。 不知道你們信了沒?雖然本質上是回合制,《如龍7》的系統卻也加入了很多“即時制玩法”和“動作元素”。 比如戰斗中角色的位置都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在根據戰況調整走位,如果角色選中的攻擊目標之間有敵人,那么他在沖鋒的過程中大概率會被擋路的敵人阻攔下來; 角色在發動攻擊時會順帶拿起附近的“看板”“木樁”等場景道具,一并招呼上去; 不同的極技會根據“△”和“□”這兩個鍵的QTE增強效果,規律也很簡單“□”一般是連打,“△”則需要目押; 在敵人發動攻擊的瞬間,按“×”可以觸發“JUST GUARD”,抵消掉一部分傷害并且維持角色架勢。 至少那些以為玩回合制游戲就能一只手單手操作,能空出另一只手干點其他事情的玩家來說,《如龍7》顯然不會讓你們如愿。 但游戲中不允許你自由走位,角色指令實時進行又非常破壞他RPG部分的體驗。 舉個例子,《如龍7》中有著不少非指向性的范圍攻擊技能,要是在一般的RPG中,根據你釋放技能的位置,敵人的站位不同,必然會存在一種可以打到盡可能多目標的最優解,找到最優解也是回合制游戲成就感獲取的重要方式。 《如龍7》中角色走位無法預判,打開菜單,角色招式蓄力時間依然流逝,會讓很多AOE招式打空,導致戰斗系統很有趣且有深度,但有時候的戰斗體驗會變得很糟糕。 【他也是龍!】 初上手《如龍7》時是非常有新鮮感的,拿到游戲后,光是看4人組耍寶過劇情,順便練練級,已經占據了我大半的游戲時間,倒是“系列最精髓”的各種小游戲,反而因為和前作并沒有什么區別而且和RPG玩法格格不入,粗略看了一眼就暫時放一邊了。 ▲作為一個成年男人,也該和俱樂部這種擦邊球要素說拜拜了(其實是一次9000圓去不起) 整體體驗下來,我承認《如龍7》是一部非常大膽且有新意的作品,作為正統續作,它從登場角色、劇情表現形式、玩法上都對前作進行了顛覆式的改動,而《如龍7》也是對于玩家和粉絲一次謹小慎微的試探。 它的RPG玩法很多都致敬了日本國民級游戲《勇者斗惡龍》,對于喜歡DQ的玩家來說很刷好感度;雖然滿載沙雕橋段,《如龍7》依然講述了一個背完鍋挨完打后馬上能站起來熱心腸的小混混春日一番,最終成為“和龍一樣的男人”的精彩故事。 桐生一馬和《如龍》確實都已經老了打不動了,是時候做出點改變了,“躺倒之龍”好歹也是龍,我覺得《如龍7》還挺香的。 |
|
來自: 新用戶49798AQ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