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左支右絀 【拼音】 zuǒ zhī yòu chù 【釋義】 支:支持; 絀:屈曲,引伸為不足。 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 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 【出處】 《戰國策·西周策》: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氣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 解釋:那個人說:“我不能教你怎樣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射柳葉百發百中,但是卻不善于休息,等一會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 【近義詞】 左右為難 四面受敵 挖肉補瘡 顧此失彼 捉襟見肘 東扶西倒 【反義詞】 綽有余裕 盡如人意 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 左右開弓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指窮于應付。 【成語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名叫養由基的人,是一個射箭能手。養由基自小就很會射箭,雙手能接四方箭,兩臂能開千斤弓,被稱為神箭手。 傳聞養由基距離柳樹一百步放箭射擊,每箭都射中柳葉的中心,百發百中,左右看的人都說射得很好,可是一個過路的人卻說:“這個人,可以教他該怎樣射了。” 養由基聽到這話,心里很不舒服,就說:“大家都說我射得好,你竟說可以教我射箭,那你為什么不來替我射哪柳葉呢!”那個人說:“我不能教你怎樣伸左臂、屈右臂的射箭本領;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你射柳葉百發百中,但是卻不善于休息,等一會疲倦了,一箭射不中,就會前功盡棄。” 楚莊王聽聞了養由基有著高超的箭術,便當面考他。莊王叫他射一只蜻蜓,要活的,不得射中要害。他剛好射掉一片翅翼。莊王滿心歡喜。楚國有只白猴十分機靈,沒有一個射箭手射得著。莊王叫養由基試一試。養由基背了弓,握著箭去了。箭搭上弓,還未扳開,那白猴就知道這回躲不過了,抱著樹身驚恐、絕望地哀叫。養由基扳開弓,一箭射去,就把白猴射了下來。 楚莊王十分佩服,便提升養由基為將軍。后來,養由基不僅屢建奇功,而且還幫助楚莊王平叛成功,深得楚莊王的器重。 【造句舉例】 他做事情沒有規劃,這幾件事使他左支右絀,疲于應付。 雖然他左支右絀,但仍沒把事情處理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