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北京保利2021春拍丨百年薪火——近現代文人瓷畫

     江畔獨步尋花66 2021-10-10

    “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是漫長的。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燒造最原始的陶器開始,到發明瓷器并普遍應用,至公元1911年(宣統三年)御窯廠停燒。陶瓷這一門類的發展集合了我國上千年技術和藝術的發展和進步——從創燒到普及進日常生活,適應人們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到展現一個時代的文化環境。陶瓷器物的種類在不斷增加,樣式也不斷變化和豐富,質量更是代代提高;及至當代陶瓷器物的手工藝制造技術不僅蘊藏著千百年來陶瓷燒造史的豐富經驗,更融合了現代科學和藝術內涵,表現形式更是與時俱進。而“瓷都”景德鎮更是集中了大批優秀人才,他們具有最精湛的技藝,最精細的原料,最充足資金,造出了許多精美絕倫的瓷器,這些匠人更是中國陶瓷的無價之寶。

    清末時期,景德鎮將我國書畫藝術“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使得瓷器與傳統中國畫相結合,具有創新意義地創燒了釉上彩新品種——淺絳彩瓷。淺絳彩繪名家多不同于前代瓷器工匠,他們均具有多方面的修養,擅長多種畫科,雖留名于記載的甚少,但仍有許多精美作品流傳于世。而后的新粉彩名家中,也有些早年畫過淺絳彩,如“珠山八友”之首的王琦。

    景德鎮人杰地靈,培養了一代代優秀的陶瓷藝人,而“珠山八友”則代表著御窯廠衰落后一批出類拔萃的優秀民間陶瓷藝術家,他們每個人都具有自己擅長的畫科,更有自己的風格。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珠山八友在繼承我國優秀景德鎮陶瓷傳統的基礎上,汲取民間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營養,以揚州八怪為典范,以海派藝術家為榜樣,容納西方陶瓷藝術風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時代氣息和滿腔的愛國熱情,投入瓷藝創作,沖破明清官窯的藩籬,像一股清泉,一泄而下,不可遏止。

    今次北京保利拍賣2021年春季拍賣會,“百年薪火——近現代文人瓷畫”專場精心征選了67件拍品,力求能展現自清晚期至現代陶瓷藝術家們在身份得到了自由,創作個性獲得了解放后的一面。”

    藝術顧問:蔡偉江

    Lot 5993

    民國?王琦 粉彩瞎子打架瓷板

    L 43×25 cm

    RMB: 1,000,000-1,200,000

    中國畫是體現唯美的、祥瑞的。多以美山美水、好花好鳥、神佛仙道、文人雅士、英雄美女等吉祥美好的入畫。鮮有畫市井潑皮爭強斗勝等的粗鄙形象。因為后者難以駕馭,更不容易被大眾接受。唯有技藝精湛、內心修為博大精深之大師妙手,才能出奇制勝、別出心裁,能夠把最粗俗、丑陋的轉化成傳情達意、打動人心的傳世經典。活躍于景德鎮二、三十年代,珠山八友之首的粉彩瓷畫大師王琦先生,就是這樣一個藝術大家。“相爭相勝誰弱誰強,不辯清白胡鬧一場”,這張畫于的1928年《瞎子打架》瓷板,是王琦先生的最具魅力和個性的代表作。整個畫面不以任何配景,就畫兩個破衣爛衫,相互撕扯打斗的盲公;更能令人如身臨其境,有著圍觀者般感受。此畫作線條蒼勁有力、設色簡潔清淡,用油畫般寫實的手法把人物肌膚和表情刻畫的淋漓盡致。右手邊的藍衣盲公 左腳鍵地,右腳屈膝后蹬,身體使勁后傾左手拼命地抓住對方的辮子,咬著牙右手高舉掄起盲杖暴打對方。右手邊的盲者,疼得呲牙咧嘴、右腿高縮,左腳蹬地,緊躬縮著身子,左手撐直撒掌,扭轉著頭,用右手用力地護著辮子;盲杖、胡琴、配飾、灑落一地,右腳的鞋子也飛出老遠。一幅盲公打斗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王琦以此畫來影射出晚清沒落時期,爭斗混亂不堪的現象。

    Lot 5996

    1959年?劉雨岑 粉彩《和平秋色》墨彩邊石榴尊

    H 34 cm

    RMB: 500,000-800,000

    底款:

    建國

    滑動瀏覽

    石榴在中國畫中寓意著多子、多福。此件粉彩《和平秋色》墨彩邊石榴尊,是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在景德鎮市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燒制,由當時的珠山八友遺老之一劉雨岑先生創造的成國禮瓷。本瓷尊型若石榴,兩個耳朵也是用堆塑的方式,做成一根枝條上五匹葉子,枝頭上結三個大小不等的成熟的石榴;三和五都是代表著多的意思。石榴的上下用墨彩西花的彩繪形式裝飾邊教,類似于古代青銅禮器的邊教裝飾。在器身主要的地方,劉雨岑先生用嫻熟的小寫意手法,畫出蒼翠的磐石落在底部,磐石后面一叢茂盛的黃色菊花吐露著芬芳。一株盛開的紫薇花伸到肩部;再加上一棵枝椏參差的紅葉樹;十只姿態各異的鴿子,或于地下覓食、或于空中翻飛、或于紅葉樹上棲息;一派祥和快樂的氣息。作者正是以此來表達出來和平、吉祥、快樂的心境。更體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蒸蒸日上、繁榮昌盛、人民幸福生活的局面。用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慶典。

    Lot 5991

    民國?田鶴仙 粉彩梅花四方鑲器

    W 18.5 cm

    RMB: 400,000-600,000

    題款:

    1、孤射仙人錬玉砂,丹光晴貫洞中露。無端半夜東風起,吹作江南第一花。仿煮石老農法,古越荒園老梅田鶴仙寫白文“田氏”

    2、選錄自西周師酉簋銘文

    3、水邊蘺落月昏黃,撲面風來別有香。料是羅浮清夢醒,蕊珠仙子舞霓裳。——仿王元章大意民國三十七年冬荒園老梅田鶴仙作于珠山朱文“鶴仙”

    4、選錄自西周追簋銘文

    田鶴仙(1894-1952),紹興人,名青,原名田世青,字鶴仙,號梅華主人、荒園老梅。早年瓷畫山水,董源米芾筆意,靜、凈、境獨樹一枝,后因“珠山八友”配畫所需,改畫梅花。而梅花效法元代鄉賢王冕,枝干舒展挺秀,花蕊紅彩點染,枝干與花朵濃淡對比,突顯梅花的麗質沁人,“只留清氣滿乾坤”。所畫之梅老干橫斜、瘦傲天然;以山水皴法畫梅,別有旨趣;粗、老、嫩枝相映成趣,變化多端。

    此器形端莊大方,精致優雅,為文房逸品,四方鑲器尤為難覓。兩面梅花遒勁老辣,作于1948年成熟期,而難得的是兩面金文,秀潤古樸厚重,與器型相合,更與梅花的文人味相得益彰,甚為難得!

    Lot 5997

    1950年代?部所 梅紅堆白加彩高歌慶豐尊

    H 37.1 cm

    RMB: 800,000-1,000,000

    滑動瀏覽

    桃紅釉高溫堆白加彩《高歌豐收》南瓜尊,是景德鎮市著名陶瓷美術家,王步大師五十年代中期的作品。桃紅釉堆白加彩,是五十年代景德鎮市陶瓷裝飾的創新門類。本作品用高溫白色料,采取厚薄對比的方式,體現出所畫物體的質感與明暗交錯,再加以高溫顏色渲染出畫面的色澤;使得整個畫面具有浮雕般的立體效果。王步先生亦如其畫青花作品一樣,用頂頭鼠尾般的線條勾勒出來南瓜莖葉和青蛙的輪廓,用厚薄對比替代青花分水般的效果;來表現南瓜莖葉和青蛙的肉質感。再加以色彩渲染使得整個畫面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茂盛的莖葉下,一個巨大的成熟了的金色南瓜墜在地上,一只可愛綠色青蛙趴著南瓜上,俯看著地下的兩個同伴,仿佛在聽它們說悄悄話;又或是羨慕著它兩親密融洽的相處。南瓜的莖蔓向兩邊攀延生長著,一邊不斷的開著花,結著大小不同的南瓜。整個畫面生機勃勃,祥和溫馨。演繹著豐收的喜悅心情和美好生活狀態。

    Lot 5970

    民國?段子安 粉彩人物瓷板

    L 81.7×21.5 cm

    RMB: 100,000-150,000

    段子安是活躍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瓷畫奇才。人物、畫鳥、鱗毛、走獸、山水都擅長,并自成一脈,畫風迥異。早期作品畫工雋美,色澤鮮麗,有南派細膩柔美、清新甜美氣質;后期由于家庭變故,畫風變得悲涼孤鶩,凄冷肅殺,更具個人特色。

    此件粉彩鐵拐李和仙姑長條瓷板,是段子安先生早期作品,線條流暢飄逸如蚯蚓走泥,人物臉相肌肉和須發用油畫寫實的手法刻畫的栩栩如生,配景則用中國畫小寫意的風格描繪的灑脫活躍;色彩鮮明亮麗。給人以祥和愉悅感。

    Lot 5972

    民國?大德堂制 粉彩汪曉棠風格“劉海戲金蟾”觀音尊

    H 35.5 cm

    RMB: 100,000-150,000

    底款:

    四方雙邊框“大德堂制”楷書款

    此瓶胎質細膩潔白,底足修足規整,整體造型優雅。主題繪粉彩“劉海戲金蟾”。上部繪蝙蝠,寓意“鴻福齊天”,人物表情俏皮有趣,衣紋繪畫極其流暢,整體設色喜慶、濃艷。衣服圖案、樹木、山石繪畫極為工整,細致入微。觀之不忍側目,上手之后,釉面肥美潤滑,猶如嬰兒肌膚不忍釋手。看繪畫和設色風格應為汪曉棠作品無疑。

    “大德堂制”款瓷器極其罕見,應為達官顯貴所定燒。堂名款類的瓷器大部分都是私家定制品。一些有身份的王公貴族,以及有品味的文人雅士們,為了超凡脫俗,與眾不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定燒。為了區別和突出自己,就把自家的堂號寫在上邊,慢慢的成為了風尚。

    劉海戲金蟾是古老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來源于道家的典故。常德城內絲瓜井里有金蟾,經常在夜里從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沖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劉海,家貧如洗,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經常到附近的山里砍柴,賣柴買米,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貍修煉成精,幻化成美麗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攔住劉海的歸路,要求與之成親。婚后,胡秀英欲濟劉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給劉海做餌子,垂釣于絲瓜井中。那金蟾咬釣而起,劉海乘勢騎上蟾背,縱身一躍,羽化登仙而去。

    Lot 5974

    民國?粉彩錦地三開光山水尊

    H 22.8 cm

    RMB: 180,000-200,000

    底款:

    大清乾隆年制

    備注:

    倫敦蘇富比,2018.11.09,Lot0335

    “萬花錦地”也稱“百花不露地”,“百花圖”也叫“萬花獻瑞圖”,裝飾形式則是開始于乾隆年間,都是以粉彩為之。盛開的百花有著吉祥如意和欣欣向榮之意。自乾隆時期始,至民國時期,因其裝飾風格華麗,色彩明快鮮艷,裝飾效果極強,廣為盛行,深受喜愛。

    這對燈籠尊,在三開光山水畫面里均題款“臣 董誥”,鈐朱文印“誥”字,底施松石綠釉,底款六字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寄托款。但非董誥本人作品,而是民國時期景德鎮畫師模仿董誥繪畫作品的瓷繪作品,細觀山水繪畫,繪畫細膩,設色濃艷,構圖疏密有致,林間高士騎驢款款而行,漁家撒網捕魚、高士童子坐于曠野、枕松聽濤,亦有隱士屋中讀易,逸士策杖過橋訪友,好一派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景象。此繪畫風格和珠山八友之一何許人早期所繪青綠山水極為相似,可惜無款。但即便如此,也是非常難得的一對民國時期的精品之作,非尋常百姓所能擁有,必是達官顯貴、豪紳巨賈、或者國民黨高官、大軍閥之類私人訂制作品,整套器物原裝原套,歷經百年,保存如此完整,極為罕見,未來升值潛力巨大。

    Lot 5981

    民國?琺瑯彩花鳥瓶一對

    H 28 cm

    RMB: 200,000-250,000

    底款:

    乾隆年制

    此對琺瑯彩尊重工滿繪紋飾,極為罕見。瓶口向下繪六層裝飾紋飾,有菱形紋飾、三角形紋飾、回紋、花卉錦紋、如意云頭紋、連珠紋、雙錢紋、吉慶有余紋。底足處繪回紋、幾何紋、花瓣紋,工藝不厭其煩。

    瓶身琺瑯彩滿繪梧桐、山石、各色花卉、石砌欄桿、芳草鮮美、一片生機盎然。主題繪和平鴿,三倆一組、或低頭覓食、或昂首挺立、或空中盤旋、或翱翔天際,令人生出無限感慨和對和平的無限向往。

    和平鴿是和平、友誼、團結和圣潔的象征。《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古洪水之后,諾亞從方舟上放出一只鴿子,讓它去探明洪水是否退盡,上帝讓鴿子銜回橄欖枝,已示洪水退盡,人間尚存希望。諾亞知道洪水已開始退去,平安就要來到。洪水退去后,在世間一切生靈面前呈現了長滿綠色樹木的山谷和開著鮮花的幽靜小道。從此,人們就用鴿子和橄欖枝來象征著和平。

    1945年日本國戰敗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沸騰歡慶,勝利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也體現于器物之上,景德鎮的藝術家為了慶祝和紀念抗戰勝利,也為了企盼和平創作了大量作品。這件作品應該就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Lot 5982

    1950年代?粉彩花木蘭從軍瓶一對

    H 23 cm

    RMB: 250,000-350,000

    底款:

    江西建國瓷業公司造

    備注:

    香港淳浩,2017.07.28,Lot0678

    江西建國瓷業公司成立于1950年4月1日,是景德鎮第一家公營瓷廠。公司前身是清末民初的“江西瓷業公司”,1952年10月27日更名為“景德鎮建國瓷廠”。所以底款落“江西建國瓷業公司造”九字青花款的瓷器前后加起來最多生產了兩年半的時間,存世作品極少,據行業內資深行家統計,落“江西建國瓷業公司造”九字青花款的完整器存世量大概在30幾件,完整成對的目前僅見此一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郭沫若時任政務院副總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他提出組織建國瓷生產的建議,旨在搶救、挖掘和恢復全國各地的名窯名瓷,弘揚祖國的民族文化。周恩來總理采納并支持了意見。

    高莊來到景德鎮后,因勢利導,講述了清代康雍乾三朝由于景德鎮設御窯廠,故而“任其百爾,執事媚滋一人”,一切都以皇帝的愛好和要求為旨準。現在的陶瓷藝術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的,所以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革新。這對“木蘭從軍瓶”就是在當時的環境下的創新器型。為加強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周恩來總理指示,從建國瓷中精選部分赴國外展出。景德鎮瓷器在1953年先后在蘇聯、保加利亞、瑞典、德意志(萊比錫)、蒙古等國展出;1954年復在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羅馬尼亞、印度、緬甸、敘利亞等十四個國家展出:1955年在蒙古、朝鮮、瑞士、英國、法國展出。在歷次展覽中,人們對景德鎮瓷器評價最高,可謂觀者如云,好評如潮。他們對各種顏色釉、青花、古彩、粉彩、斗彩、薄胎花瓶、薄胎碗等均極感興趣,視為珍品,其中就有這對50件粉彩《木蘭從軍》花瓶。

    這對新式燈籠尊,造型俊美、挺拔、新穎,圖案裝飾繁復,上下共繪十一道紋飾,有各種繩紋、幾何紋、如意紋、回紋等等,工藝不厭其精,主題紋飾繪木蘭從軍圖,共繪人物七人,人物表情生動,背景悠遠、松樹遒勁有力,白馬俊美,屋舍儼然,塑造了一個威風凜凜傳唱古今的巾幗女英雄形象,不禁讓人肅然起敬。背后題詩:“玉關一去別爺娘,十二年來返故鄉。奇事奇人傳誦久,休論元魏與蕭梁。”看繪畫風格應屬王大凡、王錫良一脈,引人遐思。

    滑動瀏覽

    Lot 5983

    民國?汪小亭 粉彩山水瓷板一套四件

    L 24.2×24.5 cm

    RMB: 250,000-350,000

    汪小亭(1906-1970),江西省樂平人。“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長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擅粉彩山水,筆法細膩,構圖疏朗,其畫風與其父稍異。自幼隨父學畫。早期畫風酷似其父,運筆輕靈巧逸,構圖疏松淡致,畫面清麗秀雅,四十年代中期與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時人稱為“八小名家”。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解放后,進入“景德鎮工藝美術社”,與胡獻雅、畢淵明、吳康、陳先水等交往甚密,傳世作品不多。汪小亭以畫宣紙畫謀生,爾后畫風大變,常以禿筆作畫,筆力厚實雄健,灑脫奔放,善作奇山異石,意境蒼潤,深厚雄強。他從小生長在農村,抗戰時期又長期逃難在外,四處奔波,他的作品是寫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謂“畫我心中之畫”。他技法嫻熟,造型能力強,下筆隨心欲,形神盡其妙,作品極富內涵,意境深遠。2011年1月22日,追憶其為“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這組山水作品,布局疏密得當,江岸曲折,山嵐環繞,樹石蒼遒,筆力雄健,一筆一劃都傾注著對大自然真山真水的強烈感情。在設色上,高山怪石,青松翠柏,茅屋人家,漁舟旅者,皆用青綠描繪,不僅不會千篇一律,留白的靈活運用,更有一種水流幽遠,霧靄繚繞,煙波浩渺的意境,為畫面平添幾多活力。

    Lot 5994

    民國?汪曉棠 粉彩和靖愛梅瓷板

    L 34×22.5 cm

    RMB: 200,000-250,000

    汪曉棠(1885-1924),又名汪隸、汪隸華,字曉棠,號“龍山樵子”,齋名“彤云山房”,江西省婺源人。清末民初的著名繪瓷名家,和潘匋宇一起曾被郭世五重金聘為袁世凱《洪憲瓷》的御用畫師,汪曉棠人物畫最著名,珠山八友中以畫人物著稱的王大凡,就是出自汪曉棠門下。汪曉棠與潘匋宇被公認為景德鎮現代粉彩奠基人。

    此作品延續了汪曉棠一貫的工筆畫風,畫面富有韻律,工而不板,在中國畫傳統筆墨中融入了西畫寫生素描技法,人物造型神態自然豐富,用筆纖麗,線條細勁而流暢,畫面構圖飽滿,造型生動,具有的生動的故事敘事性和場景的再現。人物神情動作均表現的非常到位,人物個性氣質和內心活動都刻劃得鮮明細膩。且除了主題人物的刻畫外,畫面中的流水溪石、植物等均繪畫精細豐美,布局考究,美侖美奐。整幅作品,作者勾線圓潤流暢,用筆簡率疏秀,色彩則雅潔明麗,人物畫法擺脫了陶瓷匠人的俗套,其繪法運筆的生動自然,色彩搭配的和諧統一,精妙的筆觸與造型的精準無一不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Lot 5995

    民國?潘陶宇 粉彩扇形花鳥瓷板

    L 27 cm

    RMB: 150,000-180,000

    題字:

    “匋宇私淑蔣南沙大概于古歡齋。”

    鈐印:

    朱文“匋宇”,白文“鼎印”。

    蔣廷錫(1669-1732),蔣南沙別名,字揚孫,一字西君,號南沙、西谷、青桐居士,江蘇常熟人,卒年六十四。清代中期重要的宮廷畫家之一。曾畫過《塞外花卉》70種,被視為珍寶收藏于宮廷。傳世作品有《竹石圖》軸,現藏中國美術館;《花卉圖》卷,現藏南京博物院。

    潘陶宇(1887-1926)字鼎鈞,號詹湖外史,畫室名“古歡齋”,江西波陽人。1911年任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國畫教師。執教之余,常繪彩瓷,擅長粉彩。出自他筆下的彩瓷作品,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花鳥、草蟲均甚精湛,筆法清新奇麗。潘匋宇是清末民初的繪瓷名家,也可以說是民國初年粉彩奠基人。“珠山八友”中的劉雨岑、程意亭、汪野亭均出自潘氏門下。1923年,軍閥曹錕曾出重金聘潘彩繪文具。民國《鄱陽縣志人物志》記載:“潘陶宇,名鼎均,士茅子,署款以字行,而其名轉晦。工蟲魚花卉,直足逼南田之室,而奇秋岳之席也。”對其評價極高。所出作品、飾器多小品,畫細致、須戴顯微鏡方能著筆。昂貴、人爭取之而不可行。平、津、滬瓷商,有先付定金,約至一二年后再來取件者。其業日繁,其神益瘁,可惜英年早逝,年未40而卒,他遺留的作品十分罕見,彌足珍貴。景德鎮陶瓷博物館有潘匋宇繪畫的粉彩嬰戲圖瓷板畫,繪畫風格極其細膩,設色淡雅唯美。

    此幅扇形瓷板畫,是潘匋宇寫蔣南沙畫意。造型奇特,瓷質如玉,釉面肥美。所繪花卉用寫意之法寥寥數筆,但極見意興,疏枝凌臂間,盎然生姿,繁華中見清逸,迸發中見風骨。蜻蜓工筆描繪,精致入微,翅膀薄如蟬翼,觸角顫顫巍巍,尾巴節節彎曲上翹,極其靈動。昆蟲和花卉一工一寫、一粗一細、對比強烈,畫面栩栩如生,為潘氏花卉草蟲力作。

    后人有詩贊其:“桃李成蔭絳帳春,民初粉彩奠基人。英年早逝成追憶,絕品留芳彌足珍。”

    Lot 6003

    清晚期?任煥章 淺絳彩花鳥人物貫耳尊

    H 58 cm

    RMB: 280,000-380,000

    底款:

    大清乾隆年制

    任煥章,字巍山,晚清淺絳名家,作品以光緒前期居多。任氏畫風明顯,人物,花鳥,山水無一不精,人物勾勒準確,運筆簡練,花鳥工寫兼備,收放自如,山水筆法率意,渾然天成。書法風格多變,楷書、隸書、草書、篆書包括鐘鼎文無不精通。行楷法清書畫大家何紹基,提款筆力遒勁恣意。

    Lot 6004

    清晚期?任煥章 淺絳彩人物獸耳尊

    H 34 cm

    RMB: 300,000-350,000

    底款:

    光緒年制

    款識:

    富貴壽考,申天百福巍山任煥章化

    Lot 6007

    清晚期?程門 淺絳彩花鳥人物琮式瓶

    H 10.6 cm

    RMB: 180,000-230,000

    程門(1833-1908),原名增培,字松生,號雪笠、笠道人,安徽黟縣五都田段村人,是淺絳彩瓷繪藝術集大成的領軍人物。工書善畫,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鳥、魚、蟲、獸兼擅其長,博采眾家,咸豐、同治時名噪大江南北。晚清張鳴坷《寒松閣談藝瑣錄》中記:“程雪笠(名)門,工山水花卉,曾客景德鎮畫瓷器,有得一杯一碗者皆球壁視之”。

    程門之子程言與程盈(曾盈),從小隨父學畫,深得家傳,同為晚清畫瓷名家。其門生尚有程士芬及汪友棠等淺絳大家。

    此琮式瓶盈手可握,小巧可人,為文人案頭把玩之物。一面畫葦叢深處高士臥舟賞月,看似頗有詩意的畫面著墨不多,輕松隨意間彰顯了作者十足功力。款識:“明月我圖,笠道人呵冬筆”。鈐印:“松生”;另一面畫鳴雀登枝,恰似好鳥落枝頭,遠眺的小鳥描繪的生動有趣。款識:“擬華秋岳寫生,雪笠”。鈐印:“程”。琮式瓶另兩面,作者采用了中國畫傳統的留白技法,留給觀者無盡的藝術瞎想空間。此琮式瓶繪畫布局嚴謹,錯落有致,取材尚古,尺余之間,具顯靈性。畫者有云,大畫小做,不足為奇;小畫大作,方顯功力。此器實乃小中見大之瓷畫典范,兼備神形之要。

    人物圖提拔“明月我圖”,即為我畫明月之意。作者用寥寥數筆勾畫了一高士在停泊湖面的小船上,頭枕船槳,悠閑自得、翹足望月,頗有宋代崔敦禮筆下“船頭把酒問明月,瓜丘枌社難忘情”的思鄉之情,又有唐代江為筆下“明月孤舟遠,吟髭鑷更華”和宋代蘇軾筆下“彭城為我駐三日,明月滿舟同一醉”的豪邁友情。作者末筆戲稱呵冬,遙想作者作畫之神態,寒冬夜筆,思景憐人,神韻立見。

    花鳥畫,程門提擬華秋岳寫生。華秋岳即清代畫家華巖(1682~1756),一作華嵒,字秋岳,號新羅山人,為清代杰出繪畫大家,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花鳥畫最負盛名。程門此花鳥圖,雖畫幅不大,卻承得華巖之神,盡脫時俗,力傳古法,兼工帶寫,將花鳥的靈動盡書筆底,及富情趣。畫法上,既有細節描寫之精微,又不失筆墨簡逸之生動,禽鳥毛羽細致蓬松,毫毛畢現。這種清新俊秀,率意疏容的花鳥畫風格,對后世影響頗深。

    Lot 6013

    清晚期?王少維 淺絳彩八仙人物瓷板

    L 42.2×31.2 cm

    RMB: 500,000-800,000

    款識:

    時己卯秋月俶元人畫法寫于珠山南之半弓園。少維王廷佐作,印章少維

    王少維(1817一約1887),安徽涇縣厚岸老街人,名廷佐,號畫餅書生。王少維的名號及印章款和金品卿一樣,很單一,多為少維王廷佐、王少維、三吳王少維、吳門少維,晚年有七十老人王少維。印章依次為王氏少維、少維、吳人。軒室名號有御窯場軒亭號者、珠山南之半弓園、廠署之環翠亭、珠山東麓之靜得所居、昌江公廨且安室、珠山之蕉蔭軒。王少維是御窯場在籍畫師,其淺絳彩創作活躍期始于1872年,止于1887年,人物兼擅山水。其人物用筆疏簡淺淡,造型嚴謹,形神具佳。和金品卿并稱為“御窯兩只筆”。

    Lot 6008

    清晚期?顧海林 淺絳彩春秋圖溫鍋

    W 17.5 cm

    RMB: 380,000-680,000

    滑動瀏覽

    顧海林(1845-約1899),江蘇江都大橋鎮人,名寶珊。顧氏是大橋鎮的名門望族,早在康熙三十三年,顧海林的先祖顧圖河就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績被欽點榜眼。顧圖和是桐城學派創始人方苞的恩師、清初揚州文學流派代表人之一、與史申義齊名,被譽稱“維揚二妙”。顧海林秉承家學,能書善畫。《中國美術家名人大辭典補遺》載:“顧寶珊,字海林,江都人,寓居于揚州,清末畫家。工山水,花卉、果品、鳥獸。其潑墨蟠桃流傳甚廣,松鼠尤精妙。于大橋居所筑春江草堂,作《春江草堂圖》,名人為之跋者數十人之多。”1925年和1996年所修的兩部《江都縣志》,在人物篇和文化篇中,都有對顧寶珊的記載。《揚州歷史人物詞典》,也將其收入文化名人之列。光緒初年,顧海林到江西鄱陽,和張肇源共同開辦“云林閣”瓷畫室,創作了一批極具文人氣息的淺絳彩瓷。

    Lot 6011

    清晚期?夏廷喈 淺絳彩花鳥鹿頭尊

    H 36.2 cm

    RMB: 550,000-850,000

    滑動瀏覽

    夏廷喈,景德鎮瓷畫家,字朗山,室名韻蘭別墅。擅長畫淡彩人物,亦擅山水,花鳥。題款有吟花客代筆。傳世作品較為稀少,但件件皆精,他的作品見于光緒四至十六年之間。

    鹿頭尊器型首創于康熙朝,雍正時期亦有燒制,乾隆皇帝對大件器物青睞有加,因此鹿頭尊在乾隆時期頗為流行,有青花、粉彩及單色釉等多個品種,雍正乾隆兩朝頗得皇家喜愛,廣為流行,是清宮最尊貴的器型之一。在晚清淺絳彩瓷器中,體型碩大的鹿頭尊由于成形工藝比較復雜,燒制困難而非常罕見。此鹿頭尊,線條優美飽滿,胎釉瑩白溫潤,畫工細致認真,堪稱淺絳彩鹿頭尊里面的極品之作。

    Lot 6012

    清晚期?青花雪景圖瓷板

    L 38.5×25.5 cm

    RMB: 68,000-88,000

    Lot 6015

    清晚期?許品衡 淺絳彩博古花盆

    H 38 cm

    RMB: 350,000-450,000

    許品衡生卒不詳,江西婺源人(古屬徽州),字選,號醉月山房主人,名款有許品衡、品衡氏、廷選氏。軒室號有平湖書屋、尋經讀畫之樓。主要活躍于1885(光緒十一年)-1918年,工花鳥、山水,擅畫博古清供圖。其花鳥學蔣廷錫,清新潤麗,布置工麗嚴整。山水學米元章,書法學“蘇黃”,流暢中有跌宕之氣。曾和方家珍同在珠山尋經讀畫之樓作淺絳彩瓷畫。后世稱之為“博古大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重口SM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SAB|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大战白嫩在线| 97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流白浆|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国产良妇出轨视频在线观看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国产人妇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羞羞无遮挡久久丫| 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757| 亚洲更新最快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 性欧美老人牲交XXXXX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国产| 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在线看|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 |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无码免费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制服|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