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年間,成德軍發生兵變,出身回紇阿布思部落的都知兵馬使王廷湊殺節度使田弘正自立,朝廷鎮壓無果。由于同時盧龍軍和魏博軍也發生兵變,唐憲宗曾收服的河朔三鎮又全部重新失去控制,并且恢復了家族世襲。 但有一些機靈的人卻知道,只有和朝廷和睦,才能長保家族富貴。王廷湊的兒子王元逵繼任后,就對朝廷的命令相當奉行,應有的上貢也不缺。有一次他甚至入朝,唐文宗一高興,把堂妹封為壽安公主嫁給了他。 壽安公主本是文宗叔父絳王李悟的女兒。先前宦官劉克明等弒文宗兄長敬宗,就意圖擁立絳王,事敗后,劉克明和絳王都死了。 一般和親都是對外,這一次卻用到了自家的外族節度使身上,詩人李商隱不以為然,作《壽安公主出降》譏諷。 不過至少在當時,這一和親并沒有顯出弊端,王元逵送了大量的聘禮,朝野以為榮。壽安公主過門不久,就生下了王紹鼎、王紹懿和一個女兒。在兩個嫡子之間,王元逵還有一個庶子王紹烈。 王元逵死后,年輕任性的王紹鼎繼任,因為失去軍心,差點被士兵推翻,因為他及時早早去世了才未果。但他臨終的時候卻靠譜了,自知兒子們年幼,于是將軍政大權托付給了胞弟王紹懿。為了拉攏王家的政治需要,一生荒唐的王紹鼎死后被追贈為司空,另贈布帛三百段、米粟二百石,累贈司徒、太尉,又贈太傅——而且即使退一步講,他終究也是皇室的外甥。 王元逵去世時,王紹懿為朝請大夫、深州刺史、御史大夫兼成德軍節度判官,后被起復為檢校左散騎常侍、鎮府左司馬、知府事,充成德軍節度副使,兼充都知兵馬使,接任前還多了個兼御史中丞,正式繼任后還獲賜紫金魚袋,加檢校工部尚書。而王紹烈的官職則止于右散騎常侍、趙州刺史,嫡庶之別就是這么鮮明。 王紹懿治理成德軍九年,因簡單寬大很得軍心民心,累加檢校右仆射、兼御史大夫,封太原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食實封一百戶,又加檢校司空、金紫光祿大夫。史料沒有記載他有沒有親生兒子,總之臨終的時候,他選擇把權杖交回兄長這一脈。他囑咐侄子左司馬、知府事、都知兵馬使王景崇再接再厲,效忠朝廷,和睦周邊,不要丟了老王家的基業。 唐懿宗贈王紹懿為司徒。王景崇在原官基礎上起復為忠武將軍、左金吾衛將軍同正、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御史中丞,賜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轉正后也加了檢校工部尚書。 晚唐年間龐勛之亂,王景崇派大將從諸軍征討,平叛后,他以功授檢校右仆射,封太原縣男,食邑三百戶。祖母壽安公主去世后,王景崇因居喪守禮得到朝野稱贊,服喪期滿后起復為左金吾衛上將軍同正,進檢校司空。 咸通十一年(870年),魏博節度使何全皞死于兵變,魏博軍推韓君雄繼任。由于王景崇上表,唐懿宗允許韓君雄接任,同年加王景崇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名譽宰相,累加檢校太尉、趙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二百戶。 王景崇和朝廷的關系也不是一般的和睦,他甚至還得到了皇帝的特許。實權皇帝讓臣民代替自己當幾天皇帝的故事并不僅限于民間故事和影視劇橋段,王景崇是真的實打實奉命享受了三天皇帝待遇。 唐懿宗雖然評價不高,但也不至于如此不懂禮法。一切皆因熒惑、鎮星、太白、辰星聚于畢、昴,在趙、魏之分,太史奏稱趙、魏當有王者,所以懿宗才命王景崇披袞冕,攝朝三日,遣臣下備儀注、命軍府向他稱臣——只要老天爺看到了,覺得趙魏已經出了一個王者了,就不會再制造一個未必聽話的王者了。 唐僖宗登基后,也給王景崇加兼中書令意思一下。王景崇萌生了一些野心,提議把這個只有榮耀意義的兼官讓給哥哥王景儒,自己兼任義武軍節度使,但被宰相崔沆駁回。王景崇能夠越過哥哥繼任節度使,當然是因為他是嫡出。 乾符二年(875年),王景崇又加開府儀同三司、兼侍中,又丁母親秦國夫人張氏憂,憂傷之相為當時所稱道。起復本官后,他把軍政交給賓佐,命親屬不得干預。 如前所述,王景崇也是有私心的,他曾想引姨表弟為牙將,但下屬張位說:“軍中用人是看功勞和能力的,如果愛此人,厚給田宅祿食就可以了,何必任官。”他便認錯了。 乾符五年(878年),王景崇以成德軍節度使、鎮冀深趙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中書令、鎮州大都督府長史、上柱國、趙國公、食邑三千戶、食實封二百戶、襲實封一百戶進封常山郡王。 沒兩年,黃巢農民軍作亂殺進京城,僖宗出奔西川,很多節度使都投降了。但作為公主的孫子,王景崇不吃這一套,殺了黃巢的使者,并響應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號召,雖然自己沒去,卻發兵勤王,還派使者去西川給僖宗致禮、納貢。每每談及宗廟園陵,他都會哭。后來,他得以正拜太尉。平亂期間,他還殺了擁兵赴任期間受他招待卻放縱部下劫掠的濮州刺史蘇祐。 王景崇經十三次遷官,至檢校太傅,最后去世時,名義上的食邑已達六千戶。他請求讓十歲的兒子王镕繼任。朝廷準了,王景崇獲贈太傅,謚忠穆。 哪怕在家族世襲的藩鎮,王镕也算是最年幼的繼任節度使了。但在祖宗遺澤庇蔭下,親歷了改朝換代的王镕總計也享受了近四十年的富貴。 不過,當初唐懿宗和王景崇還是沒能迷惑住老天爺——趙魏之地還是出現了新的王者,后唐莊宗李存勖。但是,唐朝已經作古,唐懿宗還是想太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