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母親。 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中有一張很重要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詳,就是著名藝術家羅中立的油畫《父親》,這張作品描繪的頭裹毛巾,手持瓷碗、面部黝黑布滿褶皺的1980年代典型農民的憨厚形象,被譽為“一張畫讓全世界記住了中國農民的模樣”,當時畫這張畫的羅中立,還是四川美院的一名學生。 那個時代對于學生們是全新的,只有他們的父母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經歷之后留下的痕跡,形成了大家現在看到的美術。 由此,本周我讓便學生們以“我的父親母親”為主題進行了討論,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終點,那么這個終點以后是什么,沒有人告訴過我們...... 鄭州婷:我的父親母親 鄭州婷:1985年,我的爸爸媽媽結婚了,他們沒有拍婚紗照,沒有聘禮,什么都沒有;1998年,我出生了;2010年,我已經12歲了,家里添了一個可愛的妹妹。爸媽的愛情很平凡,爭爭吵吵過了大半輩子。我希望時間能慢一點走,讓我多陪陪他們。《衣裳》 夕陽下 炊煙依然縈繞 繞過土丘的蟻巢 這清脆的鈴鐺 脆得如冷風般刺痛著骨髓 這離家的野貓 這分不清方向的小狐貍 像雨 尋不到 就這么走了 就這么走了 什么也不說 什么也不帶 就這么走了 這黃昏的鳥叫 恐懼得讓我翼翼的回頭 那雙沾滿露水的布鞋 馱著母親的身軀 那手上龜裂的口子 馱著我心愛的衣裳 這可渴壞了我的衣襟呵 這漫長的小路 長得好比與母親的距離 ——庚子四月十五日於段才良 張慧麗:我在搜集素材的過程中,突然發現這么多年來我的父親母親都變化很大,不知不覺父親已白了半邊頭發,沒有了當年年輕小伙的意氣風發,母親也沒有了當年的苗條身材開始發福,在我看來,他們永遠都是像照片上的年輕人一樣。 濮清梅:我的父親母親常年做農活,手上布滿老繭,粗壯有力,粗糙皴裂,青筋迸起,寫滿了歲月滄桑。每當看到父母如此的辛勞,我的內心是心疼的,也希望自己努力一些,爭氣一些,讓父母過上好的生活,不用那么辛苦,也可以輕松的享受生活。 陶飛瓊:我最愛的人是養育了我21年的人,沒有誰可以這樣無私,自愿奉獻,不求回報的奉獻自己的一生,他們為我做了很多,但是我又能為什么做什么呢?我現在也沒有考慮好,我想他們健康,活力。 李侯琦:我想說父愛的指引,母愛的守護,母親更加注重細節,父親給我指引方向。 余啟品:這是我偷偷拍的我的父親在幫母親弄東西,在我的眼中,父母的愛情是那么的淳樸,是那么的溫柔,是那么的深情。田地里有父母一同勞動的身影,有彼此擦汗的身影;梳妝臺前有父親深情凝視母親的眼神;灶臺前有父母鍋碗瓢盆,叮叮當當,忙過不停的,溫馨溫暖的身影…… 王華雪:我的父親母親在我心里的形象,大概就是我畫出來的這樣。父親比較嚴肅,母親會比較親切樂觀開朗,母親經常會逗父親開心。父親和母親也會鬧矛盾,但他們重來沒有放棄對方。母親比較會表達感情,但父親話比較少,大多數都是用行動去表達對母親的愛。 汪玲:這張紙是爸爸媽媽結婚時的日子帖,已經留了幾十年了,爸媽的姻緣是從這張紙開始的。結婚送日子是我國的一種習俗。28年來,雖然爸媽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吵架,但他們從未離開過彼此,真正的愛情,也許真的就像爸爸媽媽那樣,不是物質上充裕生活中的享受,而是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體諒。 陳欣:說到父母,我從小都是奶奶帶大的,跟他們接觸的很少,小的時候也不能理解父母為什么不陪在我身邊,我拍的是我爸媽的結婚證,因為放的時間太長,上面的照片已經掉了,我就用軟件給他們畫了一副卡通的結婚照。最后那張照片是今年去買年貨的路上拍的,我爸不愛拍照,就不配合,一直在那搞怪,然后就有了這張照片,哈哈。 趙夢絨:我覺得父母的愛就像大海一樣深沉,對于父母來說,我們不論多大都是孩子,捧在手上放在心里。 李曰芳:我的父親極少拍照,這張是他早年的照片。那是二十多歲的他,穿著那個年頭特有的藍色外套,一臉嚴肅。那時候他還很年輕。母親,在我眼里她一直是個溫柔的人,她的手很巧,以前每年冬天都會給我們織毛衣和毛拖鞋,輕便又暖和,后來就不織了說我們長大了。 楊如娣:這個話題對我來說是沉重的,這張照片是過年吃飯的時候我偷拍的,看著爸爸已經花白了的頭發,心里五味雜陳。我5歲半就單親了,從小只有爸爸的偶爾陪伴,為了生活也為了供我和弟弟上學,我家沒有全家福,也沒有一張合照。我也不曾敢于開口說過一次“爸爸我們拍張全家福吧。” 何瑞:這是我爸爸的中學畢業證,我的爸爸告訴我,當年他考大學的時候,因為家里面太窮,差一點點分就可以上大學,但是他沒有選擇重考一次,而是選擇出去工作。前年爸爸去報了成人大學的課程完成他的夢想。 吳玉謙:我把父親母親暫且比做紅包,他們就是我們的提款機,他們年輕時可以賺錢,紅包里錢的張數越來越多。可是為了孩子,他們把積蓄都用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不斷的向家里的提款機取錢。最后父母老了,滿頭的黑發也變白了,工作能力下降了,紅包里錢的變小了,數目少了。 唐夢潔:我的腦海里都是外公點著蠟燭戴著眼睛在微弱的燈光下為我縫補衣服,考試考不好都是外公的虛心教導。我的外公又是我的母親,又是我的父親,他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為我縫衣做飯,父母沒在我身邊,但我從不羨慕其他人,我會因為有這樣一位人而感到驕傲。 錢仕翠:我拍的這張全家福,就是想要表達父母在,家就在;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若父母去,人生只乘歸途。父母的愛就像太陽,給了我光輝和自由;又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 岳喊團:我沒有爬到過山頂,但我知道山很高,我沒有觸摸過天空,但我知道它很遙遠。山很高,很沉,很有安全感,背靠著它,我卻很內疚。天很遠,但我永遠都摸不到,于我而言終究是空白。我媽媽是山,我父親是天空。 方文昊:我的母親是一名小學老師,她是一名有20多年教齡的老教師了,這是她在前年在貴州支教的時候拍攝的,我覺得這張照片比較好看,以前他管我管的特別嚴,考上大學就不怎么嚴了。 王素萍:我拍了一張父親母親在結婚多年后,補拍的婚紗照。我母親15歲就認識我父親,在一起了,到了結婚的年紀,因為要等大伯先結,一等就是10年,在那個沒有交通通訊工具的年代,只能靠堅守,母親25歲的時候終于嫁給了父親。 那時候窮,就有簡單的酒席,穿著一件新衣服就拜堂成親。結婚以后,我母親就陪著父親到緬甸去打拼。這張照片,就是2007年他們從緬甸回來,我們這邊也有了照相館,父親約著母親去拍的。 李雪瑞:這張照片是我上大學后,第一次單獨跟爸媽一起外出時偷拍的,以前都有弟弟妹妹一起,這種單獨的相處和親近有點奇怪,但給我更多的是欣喜,爸爸媽媽都在身邊讓我安全感爆棚。 代瑞:這是姐姐結婚當天,也是我上一次和父母見面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在KTV相聚的場景,爸媽的對唱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我很感謝我有一對開明的父母,父母的放養讓我有了更豐富的人生體驗。 屈杰宇:我的父親母親是彼此嫌棄又彼此關心的,這張照片拍攝于2016年6月4日的大理,那時他們天天吵架,姐姐在上大學,我就成了他們兩個之間的調解員,我這個調解員處境十分尷尬,可能這周末他們在吵架,彼此都對我說給你生活費了。當時我有雙份生活費很開心時,下個周末回家的時候,兩個人已經和好了,后來,我就知道要留一份錢在家里。 何明波:年輕時的爸爸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在我家附近小有名氣,收入可觀,那時的媽媽從未離開過父母的身邊,突然想要去闖闖的念頭,她來到了昆明,這期間遇到很多知心的姐姐,幫她找工作,帶著她去看風景,教她打扮,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我媽回到家鄉遇到了我爸。 張本可:這是我考取云南民族大學,父母親陪我來報到的第一天,我有一些不情愿,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很幸福。宿舍里,我的父親幫我撐的蚊帳,一直也沒有掉下來過,床墊是我母親鋪的。 白衛萍:有一天我讓爸爸幫我買一本小開本的素描本子,到店看了之后,他拿回家后是一本大的素描本,我跟爸爸說我要小一點,怎么買那么大,爸爸說那我不是想著大一點你好畫;下面畫面中表現的是打電話給媽媽,媽媽給我嘮叨弟弟的畫面,媽媽的想法,不會讓我覺得有壓力。 錢亞男:這是我專門出去找了兩棵纏繞在一起的大樹,我的父母在我心目中是兩棵蒼天大樹,給我依靠,為我遮風擋雨,那最好的給我,他們各自成長但也相互交集,溫暖和爭吵相伴,平凡和起伏相依。 有一次,我和搞心理學的朋友一起吃飯,她告訴我,在家庭婚姻關系中,很多人不知道,夫妻的關系才是第一位的,很多人家生了孩子,立馬孩子就上升為家庭的第一位,他們認為孩子的好才是家庭婚姻的好,卻不知道夫妻關系的好壞,影響的不僅是孩子,我同意這個觀點。 霍蓉 2020年6月15日于霍蓉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