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關注他,有兩個原因:其一,他是一名外賣小哥,接觸人很多,有沒有其他人因為他而被傳染;其二,是他的生存狀況。 我們來看一下這名外賣小哥的資料,哦,因為他的年齡,我們還是稱呼他為外賣老哥比較好。 男,47歲,住朝陽區小紅門(地區)鄉紅寺村,服務人員,6月1日至17日每日通過“餓了么”平臺接單送餐,送餐范圍西起南苑路,東至周莊村,北起天壇東門,南至榴鄉橋,平均每天接50單左右,每日7時至21時工作,然后騎電動車到首開福茂商場接其妻子回家。 還差三歲就年過半百了, 平均每天接50單,每天奔波17小時,還要這么拼,這還不是因為沒錢嗎? 我們再來另外一個例子: 某天,凌晨的鄭州街頭,一位外賣小哥在角落里抱頭痛哭。因為他在拼命趕路后,有一單外賣還是遲到了10分鐘,被顧客退單。退單意味著20多元損失需要自己承擔,這意味著他這小半夜的都白干了。 為了20塊錢,能在凌晨的街頭抱頭痛哭?原來,他的兒子患有白血病,全家的負債和后續的治療費用高達百萬。 他沒有去找所謂的籌款平臺,沒有去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去募捐,而是想通過自己玩命的工作,去獲得微薄的收入,來解決經濟來源問題。 然而,命運往往玩弄這些想活的有尊嚴的人,最終讓這些強行站立天地間的人趴下,抱頭痛哭,徹底崩潰。 也許人們會說,這些都是社會比較底層的人,他們不代表整個社會。 但是,這次疫情過后,有多少表面光鮮的中年人陷入了經濟危機? 前幾天,一個開培訓機構的朋友準備徹底關門退場,她很負責任的結清了所有員工工資,給所有預交了學費的客人全數退款。她讓我幫忙斟酌一下,她給所有人的通告是否措辭合適。 然而,我一看標題,我頓是覺得鼻子酸酸的,《沒有孤島,我們決定說再見》。 是啊,這個世界誰都不是孤立的個體,大時代下的危機無人可以幸免。 在微信朋友圈里,有很多活的很小資的中年男女,平時男士發的是宴飲交集,女士發的是出游小溫馨,忽然都低調了,有些還做起了微商, 唯一高調的就是偶爾喊幾句勵志口號。 還有一些借錢的朋友,我只能說,抱歉,我也快陷入經濟危機了。中年人的崩潰往往就是從借錢開始的吧? 很多中年男人強撐著表面光鮮的生活,不讓客戶、朋友看低,不讓家人擔憂。但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的笑容很牽強。他來拜訪你,也不會像以往一樣故意選擇吃飯前一兩個小時,讓你無法拒絕而跟他一起用餐。也許,奔波忙碌一天之后,他們會坐在車里,抽著煙,不愿意立即回家。因為他太疲憊了,想自己安靜一下,也想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 中年人如山的壓力啊,而往往不知道跟誰傾訴,說多了別人會看低,不說自己又難受,不如在深夜街頭痛哭一場... 今日端午,愿所有人端午安康,愿世界上所有的孤島連成大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