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的詩人很多,比如李白蘇軾等人。但我們今天不是說他們,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位”笨“詩人,一句詩就想了一個晚上。很多詩人做一首詩只需要一會兒,但他卻用了整整一晚,這算是很久的了,而且只想出來一句。這位笨詩人就是賈島。 ![]() 賈島出身貧寒,也是因為如此,他從小在學(xué)習(xí)上就特別認(rèn)真,我們現(xiàn)在是高考改變命運,在封建時期科舉就像我們今天的高考一樣,都是貧寒學(xu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賈島就想走科舉這條路,賈島雖然讀了很多書,可在科舉的時候一直榜上無名。考到了三十歲,還什么名次都沒有,賈島漸漸對科舉心灰意冷,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賈島去做了和尚。 ![]() 賈島做了和尚自然就不用科考了,即便不科考,這位賈島對做詩依舊情有獨鐘。我們現(xiàn)在之所以很少見到他的詩,主要是因為他產(chǎn)量太低了,賈島做一首詩就要想很久,也難怪別人叫他笨詩人。 有一次賈島去拜訪自己的朋友,到朋友家時已經(jīng)是晚上了,賈島為此做了一首詩。可有一句賈島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不知道用哪個字才好,在朋友家想了一晚上賈島也沒有想明白,我們從這里也能看出賈島對作詩的認(rèn)真態(tài)度。 ![]() 第二天賈島騎著小毛驢一直在思考這句詩,因為太過認(rèn)真闖入了韓愈的人馬中。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韓愈直接讓人把賈島抓了,問賈島為什么會這樣。他把自己的疑惑的地方給韓愈說了,表示自己的詩不知道用推這個字好還是敲這個字好,韓愈也是一個對作詩特別感興趣的人,便不再追究賈島之錯。還和賈島一起研究起了這首詩,韓愈思考以后告訴賈島,還是用敲好一點。 ![]() 賈島去朋友家是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賈島不敲門直接推門而進(jìn),就顯得賈島很沒有禮貌,敲門要有禮貌一些。同時賈島這首詩開始寫的都是環(huán)境,比較安靜,若用推那么一首詩就安靜到底了,用敲字能給這首安靜的詩添加一些聲音,動靜結(jié)合不是更好嗎? 賈島聽了以后恍然大悟,立刻決定用敲這個字,便終于成成了”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這句千古絕唱。想必大家對這首詩并不陌生,賈島對詩認(rèn)真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所有人學(xué)習(xí)。 |
|
來自: 我的學(xué)校西亞斯 > 《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