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頂部藍字關注我們! 梅亭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編者按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晉.陶淵明的愛菊名句,無人不曉。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菊花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象征。唐.元稹寫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后更無花。"時至深秋,百花凋謝,唯有菊花傲風霜而綻放。端起一杯菊花酒,即興寫一首詩或詞,或贊菊花的堅強偉岸品格,或借菊花詠自己高潔操守的情懷,沉醉在大美秋光里。原來,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梅亭詩社主編姜舟林撰 梅亭 詩家雅集 圖/蔡瑞義 蔡瑞義簡介: 蔡瑞義,福建惠安人。廈門市政協委員, 香港廈門聯誼總會永遠榮譽會長; 廈門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香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香港詩詞文藝協會顧問; 福建詩詞學會特邀理事。著有《帚珍集》、《帚珍集(續)》、《帚珍集 (三)》。 蔡瑞義重慶、成都行 五律八首 訪重慶 參觀大熊貓科研基地有作 謁武侯祠
梅亭 精品書法 書法/周志彬 畫菊 易烋 寒風習習叩窗欞,滿月清輝冷畫屏。 只覺幽香來小圃,方知雅韻著中庭。 勾描意顯清高質,渲染神凝隱逸形。 性共陶公松菊愛,仙姿欲惜入丹青。 姜舟林賞析: 元好問曾論詩:“眼處心聲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易烋先生的這首《畫菊》,印證了“眼處心聲句自神"。由于相距很近,我對先生很是了解。他有一顆能夠放下的心,愿意敞開內心最柔軟的一瓣,放松地來寄情自然景物,真誠地去觸碰生活,寫出了一首首很接地氣,且能夠打動讀者之心的好詩來?!昂L習習”,寫出三秋風之特點:吹面微寒,卻習習可人。“叩窗欞",描繪出風之頑皮可愛,蛩聲已絕,而風聲依舊,聲聲響動,如琴鍵跳動。秋之樂章,在作者心底流出。明月來共鳴,似這首曲子的高頻率?!袄洚嬈粒?,側面點題,眼前的意象構成美輪美奐的畫境。而人在畫中,畫又在人的眼中,相互渲染:一幅秋的唯美畫圖。“小圃”可理解為自家小院,菊花怒放,香氣襲人。這是“我"特有的享受,安可為俗士道哉?雅韻中庭,菊花包圍,醉了流年?!颁秩旧衲?,既是寫花,也是寫畫。于小圃處賞花,于案幾上繪畫,人生快意,不過如此。"隱逸形”,言菊超凡脫俗,卻不肆張揚,愿與高人隱士為伍,終生隱姓埋名,照應上句中的“清高質"。文人不媚俗,但清高自許。此從菊中學得?人菊互賞矣。松之高岸,陶公高潔,“我"之楷模。其仙姿傲骨,任“我"注入墨中,繪與丹青。一幅“菊畫"收筆,先生大醉矣! ![]() 書法/蕭艾 野菊(和易社長) 董如福 人間疾苦喚君來,瘦地貧山處處栽。 攜手杜康豪氣滿,連心陸羽笑容開。 無名戰士存高義,赤腳醫生顯大才。 待到重陽香陣涌,紅男綠女頌南陔。 萍水相逢賞析: 此詩作者詠菊不走尋常路,構思新穎別致,描寫大手筆,意境深遠,意蘊雋永,栩栩如生地對菊進行多角度描寫,重在突出菊的品質,讀后回味悠長。整首詩作者將菊人格化,句句抓住菊的特征。起筆不凡,一個“喚”字生動傳神,仿佛菊花就是一個被人間喊來救苦救難的勇士,菊的形象栩栩如生。“瘦地貧山”表現野菊生長不論環境適應性強的特點?!岸趴怠贝?,“陸羽”代茶,寫出野菊可釀酒茶飲的作用?!皵y手”“連心”兩詞富有情趣,使菊的形象變得鮮活、有血有肉。轉句妙筆生花,恰到好處!轉得出神入化,攝人魂魄!用“無名戰士”“赤腳醫生”來比喻野菊可謂新穎而又含義深刻,突出菊的品質,野菊斗霜,生在野外,美化環境,如同許多默默無聞為社會奉獻一生的普通人,“無名戰士”守土” “赤腳醫生”扎根于鄉野,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戰斗著,卻做著不平凡的工作。經過前面的鋪陳開拓,結句合得妙,意味深長,重陽節是敬老節,而菊花開在重陽,“南陔”用典,出自詩經,原是吟詠孝子侍養父母之作,后遂用為孝養之典。通過前面的描寫,菊花如同一位功德圓滿的老人,它的美好品質青年人正在學習和傳承。整首詩氣脈連通,主題突出。從中可見作者是一個以菊品嚴格要求自己的人。 ![]() 書法/王為 少年游 詠菊 黎明-村姑 重陽時節好花開。金蕊眼前排。一簾香霧,滿庭芳景,枝裊動情懷。 風霜何以摧清骨,笑看露寒來。泛我觴杯,醉人詩句,寄興菊花栽。 姜舟林賞析: 總以為黎明.村姑先生的詞作,似一石激起干重浪,讓讀者的心弦顫動不已。這首《少年游.詠菊》,以詞人的念想,詞的生命活在“文字”中,將“我"帶入一個不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在翱翔的境界,來滿足心靈的訴求:可臨的空間、可摸的時間、可觸的視角、可探的奧秘,揭示出詞人的“內心秘境"。菊之登場,是在重陽時節?;ㄏ悴辉诿F,一“好"字足矣。金蕊吐艷,綽約生姿。一“排"字,看似信手拈來,卻另有玄機。花之炫耀、驕人,盡顯其品格的超凡脫俗。然花真如此乎?人之情感移之花也。若“排"字讓菊的神態活現,那么,“一簾”、“滿庭",寫花香氣彌漫、香氣彌久?!拔遥⒊磷砥渲?,似乎也成了花的一分子,已是物我兩忘之境。此詞下闋,重在抒情。情由物生,菊的清骨傲寒,鼓人志氣,助“我"精神。賞菊之樂,得之于心,寓之于酒。想李清照“東籬把酒花昏后,有暗香盈袖",傾倒了多少文人雅士。而黎明.村姑筆下的“泛我觴懷",是情感的外化,只是借酒來品嘗大自然的賜予,也借之品味生活的甘甜。讀者仿佛看到把酒臨風,其喜洋者矣的女詞人,借一觴瓊漿,書寫出一串串醉人的詞句:其酒曰菊花酒,其詞曰秋光賦。一一愿菊花年年綻放,詩情在胸中噴涌! ![]() 書法/李耀宗 秋寄 小燕子 才辭雁陣近東籬,又見清風翻舊詩。 今夜山居休閉戶,入簾明月寄秋思。 姜舟林賞析: 雨果說:“詩人的兩只眼睛,其一是注視人類,其一注視大自然。"小燕子的這首《秋寄》,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主體性與客觀物的對應、看風景與靈魂的關聯,情感與理智的滲透、景色與審美的相得益彰?!安呸o雁陣”,一下子將讀者的視線,帶到深秋的天空。“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大雁的翅膀推開白云,在碧空中排成“人"字。這美不勝收的意境,醞釀出作者唯美的詩句。但去也終須去,留也留不住,作者的心中生出些許的悵惘之情?;秀敝幸呀咏鼥|籬,真乃“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的景色,著實讓作者喜出望外。清風徐徐,金波起伏,作者觸景生情,心中的詩緒又洶涌起來?!胺⒆钟玫妹?,擬人手法,既寫出“清風詩人"的鮮活形象,又借物抒情,反襯出作者目光所及,皆詩意所在:原來生活無處不美的?!敖褚股骄有蓍]戶”,用詞凝煉,且表意到位,點明時間、地點、事情。文眼在“休"上,與蘇軾的"夜深猶恐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表意類似,都是作者的有意為之,體現出作者對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夜深人靜,但月光偏從簾中照入,惹翻了作者的思緒,難以入眠。“寄"字耐人尋味,“秋思"為誰?或眼前一段柔美時光,或愁腸百結的遠方游子,或亙古就有的人生探索。讀這首《秋寄》,評者進入意境之中,于明月下輾轉反側。 ![]() 梅亭 佳作賞評 詠菊 郭昌宏 瓊枝玉葉骨清奇,開在霜天不媚時。 名重千秋陶令后,紅塵幾個采東籬? 周志彬賞析: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尤其以其傲霜凌寒、清幽冷艷的獨特品質,被譽為花之隱者。本詩緊緊抓住菊花的這一象征意義,表達了對菊花的喜愛和推重。起句并未直接寫花,而是側面寫菊花的枝、葉,稱贊她的“骨清奇”,承句則交代菊花清奇的原因,在于她和其他開在春夏的群芳不同,選擇在霜天寒潮侵襲的秋季開放,此為“不媚時”。而骨清奇和不媚時也正是隱士最重要的品質。陶淵明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隱士之一,他在詩作中盡情地歌詠菊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薄皯汛素懶阕?,卓為霜下杰?!薄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美好的詩句,為菊花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和人格魅力。因此轉結句對菊花和陶淵明的關系做出了解釋,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喜愛菊花的人那么多,又有幾個人真正是為了菊花如同隱士般的內在品質呢?當然了,正如菊花是花中的稀有品種,隱士也是人群中的少數派,如果大眾都成了隱士,那么隱士的價值也就不存在了。 ![]() 賞菊 王琳 纖枝凝露染金秋,獨臥東籬賞菊幽。 絕唱千年陶令醉,奇篇萬卷謫仙愁。 三更爛漫題詩夢,一夜蕭疏入畫樓。 絢麗清高崇品守,孤標傲世競風流。 淡如水賞析: 菊花凌霜而放,花色濃而不媚,品性高雅純潔。然,讓菊花成為隱者代名詞的,乃是五柳先生?!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成了多少人遠離繁華,回歸樸真的夢想。金風玉露,籬前賞菊。月夜爛漫,詩情泉涌。茅廬幽舍,小窗閣樓。這些,符合雅客隱士的一切想象,更是一種清閑生活的必須配置。出世外而入山中,棄名利而向小園。清高也好,雅致也罷。想象中的“品”還是要的。說句題外話,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社會,要達到這種隱世的條件,沒有億萬身家是做不到的。而且,世人只知道陶淵明隱世閑逸,孰不知生活也是清苦的。否則又何來“白衣贈酒”這一出呢。清高固好,也是需要實力的。作者這首七律,在起承轉合上安排得不錯,“一夜蕭疏入畫樓”是詩眼之筆。 ![]() 野菊 曾隨野草沒天涯,秋伴西風獨放花。 易游德賞析: ![]() 風入松? 詠菊 碧涵 凝霜疊翠向深秋,不染塵愁。云裳漫卷斜陽去,凌寒處,縷縷芳幽。汲取銀輝玉露,追尋雅韻清流。 嬌姿初蕊美人羞,獨把香留。翩翩麗影舒云袖,趁西風,愜意誰休。攜手歲寒三友,擎杯月醉譙樓。? 高劍賞析: 風入松有七十六字、七十四字、七十三字、七十二字等格式,本闕依七十四字體式。自古詠菊之作甚多,名篇也多,所以,想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很難。清人毛宗崗在《水滸傳讀法》中說:“作文以善避為能,又以善犯為能。”本闕作者沒有避,敢于犯。語言能緊扣菊花的特點,寫得形象,擬人手法的運用,能達到生動的效果,繪了菊的形,也狀了菊之神。謀篇布局,還頗有章法。如果用“真、切、新、巧”四字作標準(這是個很高的標準)來打量這闕詞,“真”、“切”兩字是達標的?!靶隆蹦?,語言富有獨創性,但立意略欠新?!扒伞蹦?,謀篇布局有一定的技巧性,但構思略欠巧。整體來看,是首不錯的佳作,但與名篇相比,還算不上“善犯”。 ![]() 詠菊 徐曉華 驕陽戀菊久徘徊,緊扣心扉閉不開。 只盼秋霜輕撫慰,含羞吐蕊綻香腮。 一葉輕舟還賞析: 百花落盡的時候,菊花開了,菊花耐寒,品格高雅,古今文人墨客愛菊,更愛詠菊。作品以驕陽與秋霜做襯托,說明菊花綻放所需要的氣候與環境,心扉、撫慰、香腮,都是以擬人的手法,沒有秋霜的撫慰,菊花的心扉不會打開,花蕾不會吐露芬芳。此時的秋霜亦如君子,菊花如嬌羞的美人,詩句充滿畫面感,讀后讓人心動。 ![]() ![]() 梅亭 妙筆生輝 第一部 律部 律部主題稿 野菊 易玉華 寒姿清影伴霜來,未曉何年好事栽。 千點葉如濃淡繪,半坡花作紫黃開。 隱中風雅陶公酒,餐后文章屈子才。 自古孤標同氣味,春紅怎敢綻秋陔。 野菊 柳迪 日照巖間驀地開,尋常一片戴霜來。 身微偶爾容相和,命蹇飄然許自哀。 清閑最是逍遙里,坐臥東西望月腮。 野菊 和易社長 萍水相逢 是誰寶殿帶之來,點點黃星遍地栽。 不與牡丹春色競,安于貧瘠露華開。 文人執筆吟高格,凱甲披身顯大才。 一任西風狂掃起,沖天香陣透秋陔。 詠菊花 百態千姿扮靚妝,清心悅目散幽香。 詠菊 方應展 立命霜寒露冷時,籬邊一綻是金枝。 卷簾女史香魂瘦,帶甲英雄骨脈奇。 雁語黏樽濃醞釀,云心出岫淡平移。 向天隨擺纖纖手,拂亮秋風塞上詩。 詠菊 步瀟湘妃子韻 姜舟林 籬外初開冷氣侵,西風搖散世知音。 香殘空遣歸鴻去,葉殞唯余缺月吟。 何惹顰兒題素怨,誰憐元亮醉秋心。 孤芳遺落三生夢,自信高標唱古今。 詠菊 兼步黛玉同題詩韻 ? 水靜蓮香 冷雨隨風時見侵,寒蛩切切奏繁音。? 幾前綠酒自相對,籬外黃花誰獨吟。? 已許新霜輕入夢,何妨皎月表孤心?? 喧啾蜂蝶一朝盡,陶令深情訴到今。? 對菊 ?步枕霞舊友韻 煙雨 ? 疏籬一地散浮金,花色夕陽相映深。? 香底徘徊何綣戀,露中交感久沉吟。? 猶思莊子南華夢,似讀高山流水音。? 互訴呢喃心上事,秋風荏苒嘆光陰。? 秋菊 南京老樹 赤葉多情赤葉期,紫煙有夢紫煙隨。 莫愁蘊藉琴三疊,惟愛風流酒一卮。 氣志清狂賦南浦,馨香放逸醉東籬。 獨尋夕照舒心曲,笑向紅塵灑鬢絲。 詠菊 用林黛玉韻 劉福良 一露枝頭寒氣侵,倚籬仰望盼知音。 晨臨迓蝶明他戲,睌立迎霜暗自吟。 生不逢時何怨命?香無賞客且舒心。 娉亭瀟灑清貞雅,陶令傾魂頌至今。 菊 ? 易鳳奇 女華也解發幽芳,金蕊斕斑未肯霜。? 籬下年年添景色,秋來日日展花王。? 風流不減南山旅,瀟灑還須北地驤。? 欲把寒英供一笑,枯腸無韻對重陽。? 注:女華,菊花雅稱。 野菊花(新韻) 李春蘭 不論朝陽或背陰,豈分肥沃與瘠貧。 隨風卷籽隨心撒,逢雨滋根趁勢伸。 旭日斜暉聚精氣,甘棠亂刺伴佳鄰。 百花零落清霜后,滿地芬芳滿地金。 詠菊 查忠華 覓靜尋幽掩竹門,荷塘壩上雨傾盆。 千般洗盡揚塵夢,一縷升成脫俗魂。 容貌靚麗消火氣,心胸寬闊愈傷痕。 若排相思離愁苦,滾水砂壺飲月昏 。 菊花茶 曾海波 錦圃紛開傲脊霜,瓊花怒放染農房。 佳人覓韻閑愁遠,才子吟詩老酒香。 滿目山川皆美景,做茶事業喜安康。 燃情歲月增新意,鮮味盈杯敬爹娘。 詠菊花 茗人 凋零百卉自芳華,冷露含霜秋夢賒。 綺麗偏宜峰北望,鮮妍最是日西斜。 淵明對汝千杯酒,清照因君雙頰霞。 避惡消災功卓著,繞籬遍植學陶家。 野菊寄懷 劉昆 金英胸境若如來,為惠眾生黎野栽。 敢斗霜侵秋暮秀,欣迎梅放鶴寒開。 修行菊品能強志,棄別君心必敗才。 蓋世項王喑此道,虞姬焉會刎于垓。 寒露近又重陽 佛曰花開 欲把黃花插滿樓,男兒篤志帶吳鉤。 閑欺鬢角經霜染,聞達孤聲與月留。 露重天公來作畫,杯闌客醉易澆愁。 情懷塊壘憑風敘,草木山河又一秋。 詠野菊花 任紫微 荒郊野嶺賞秋芳,遍地黃花引興長。 浥露含香金抱玉,迎風吐艷白凝霜。 可憐寂寞深山老,難眩繁華鬧市光。 參透人生追五柳,東籬采菊醉斜陽。 菊 易鵬 縷縷幽幽靜悄林,叢叢爛漫自沉音。 晚芳蘊秀絲如畫,黃葉迎風色更深。 醉折斗妍支干老,片言誰解訴秋心。 而今漸覺噙香遠,可忍清寒瘦不禁。 菊 ? 趙仁波 ? 不慕芳名不慕春,金秋怒放總怡人。? 霜欺玉色詩情盛,雨洗仙姿笑靨純。? 陶令籬邊香淡雅,黃巢陣上氣清新。? 若非君子真才性,怎把梅蘭比作鄰?? 野菊 何慶鵬 重陽一度登高瞰,欣賞金秋夢里霞。 采菊東籬留古句,隱居陶令獨詩家。 心隨野徑紅林近,意著西風霜瓣斜。 清氣淡濃情已發,春光勝似正黃華。 種菊 蒼狼一嘯陸鳴 自選南山挪院來,施肥潤土細心栽。 盡隨浥露空明展,贏得凌霜淡雅開。 籬外閑情尋舊夢,樽前作賦祭高臺。 恪勤呵護留風韻,莫負金妝出俗埃。 菊 王建勤 絢麗清姿巧,繽紛異色多。 紅霞凝鏡面,金靨染湖坡。 冷艷幽幽展,寒香冉冉過。 芳菲無媚態,百飾競婆婆。 秋菊 許阿磊 滿圃黃金甲,清秋逸客看。 萬花皆寂寂,叢菊正姍姍。 猶喜霜飛晚,毋悲木落寒。 東籬來把酒,詩句駕云端。 菊頌 西津河畔 傲骨自韶儀,凌霜向晚欺。 蕭疏香北郭,綽約綻東籬。 不作爭榮種,長驕獨秀姿。 我今將杜酒,敬汝賦新詞。 重陽對菊 梅南居士 明湖細浪追,陋舍暗香奇。 冷蕊沾清露,孤芳飾翠籬。 軒開幽夢遠,簾卷晚風隨。 醉飲西窗下,霜妃欲戀誰? 菊 李蘋 名出東籬下,南山陶令家。 霜侵纖細瓣,露染抱香花。 入口延年酒,邀朋壽客茶。 西風何所懼,生不負韶華。 喜菊 律部普稿 應邀前往湖北京山市 參加永隆書院誦讀會得句 秋日與老友飲后有感 安寧 又見天邊雁陣飛,黃花經雨葉低垂。 不由感慨今非昨,驀地驚醒我是誰。 美好青春揚手去,迷離世事任風吹。 半生走過何曾忘,貪小便宜吃大虧。 重陽 慕雪 峻岫迷離積野煙,驚秋又到菊花天。 奇情不入紅塵里,壯氣終輸白發前。 聊插茱萸酬暮節,怯聆風色送流年。 衰慵未有登高意,獨把清尊一醉眠。 辦事途中 來早 逐利生涯事事勤,今迎颶母步河濆。 鈴聲聽似風聲急,石路看如客路紛。 遠近殘枝憐落葉,橫斜暴雨助沉云。 轉頭觸景人長嘆,覓食波濤鷺一群。 紹興 肖孝沂 水香澤國紹興城,俊杰文豪世紀名。 才大樹人悲社稷,志高俠女振音聲。 俯聽眾士篷船語,仰視周家祖屋庚。 寶地基深恒偉業,咸亨三味品欣榮。 注:樹人,魯迅;俠女,秋瑾。 秋韻 耿秀麗 碧空湛湛片云翔,白水悠悠向遠方。 才喜林間楓葉赤,又憐竹外菊花黃。 無邊風月詩三卷,滿目河山雁兩行。 我欲相詢煙柳叟,垂綸幾度醉斜陽。 觀南陽諸葛草廬有感 蘭仙何 茅廬請出臥龍侯,魏蜀相爭壯志酬, 烽火連營燒赤壁,草船借箭破荊州。 三分天下千秋夢,一代英名萬古流。 莫怪子規啼不止,先生之后再無謀。 寒露寫意 聶澤光 秋光瀲滟意縱橫,滿進一杯歌已成。 香度佳園浮瑞色,露含綺韻掛繁英。 中原盡望丹楓路,海外偶聽蓬雀聲。 坦蕩襟懷無塊壘,枝頭斜月正分明。 智圓行方 冀林 勤虔味道不迷糊,陌路閑關濯足徂。 步壑周防蛇吐信,穿林飽識鳳含珠。 嫌憎俗骨兇奸絕,愛尚高情吉善扶。 潔矩承天心素廣,云巔破玉向靈烏。 登高 鐘子邦 曲徑蜿蜒野菊黃,秋風貫頂果飄香。 青山萬木爭天立,綠水千流繞地藏。 笑傲童心談軼事,沉思歲月望家鄉。 菩提善解蒼生意,摘片祥云撒四方。 落葉 云之丸 寒風蕭瑟蕩枝頭,落葉紛飛已仲秋。 離樹飄零搖草露,歸根化土潤芳洲。 鴉鳴楊柳凄聲怨,雁過衡陽俯首愁。 季節輪回何必嘆,溪河總是向東流。 攀登 清風淡月 崇山多澗谷,迤邐向峰行。 高樹黃鶯戲,陡階青石橫。 濯溪思屈子,圍蝶夢莊生。 禪寺叢林隱,已聞鐘磬聲。 第二部 絕部 絕部主題稿 菊 曙光 世人頌菊藉秋風,半是清談半是空。 抱蕊豈憑青帝遣,白頭自愛臥籬東。 菊 向育君 休言為帝殷勤護,懶與夭桃共暖陽。 情愿秋來霜里去,歲添寒處我添香。 秋菊雪韻 李耀宗 清晨小雪飛天舞,秋菊蒙羞白了頭; 但等云開紅日照,嬌姿愈艷更風流。 菊花 張志新 燦若云霞九月黃,秋風愜意送清香。 金枝玉葉無嬌媚,卻把柔情予晚霜。 賞菊 周建良 群芳無力傲冰霜,打點行囊早下崗。 唯有南山陶令菊,重陽時節綻芬芳。 詠菊 王世金 金英銀魄少年妝,肥蕊層虛染淡霜。 此日讀書三百卷,難描雛菊那番香。 秋菊 虎嘯龍吟 西風颯爽催霜露,隱匿花容暗自傷。 惟有南山金蕊綻,殷勤送我滿庭芳。 秋菊 侯仁祥 秋菊登臺愛化妝,黃頭笑臉綠衣裳。 輕搖舞步迎來客,幾曲歡歌意未央。 菊茶敬父 任大運 大雁南飛腳帶霜,院中花圃溢芬芳。 秋風送喜農家景,采菊沖茶敬老堂。 菊之情懷 董然 何曾不慕夏春開,萬紫千紅蝶媚來。 秋冷霜凝花若盡,金英誰可共徘徊。 野菊吟 劉友瑞 不圖熱鬧不虛華,野外田邊發嫩芽。 朵朵黃花何懼冷,幽香淺淡入人家。 詠秋菊 黃國喜 紛飛落葉敗秋霜,笑傲籬邊醉夕陽。 不與凡流同進退,迎寒至死抱清香。 秋菊 甘昭兵 籬邊紫菊散幽香,曼妙身姿氣宇昂。 不懼寒霜風骨在,芳華遍綻醉斜陽。 秋菊 方德飛 一季隨風一季香,夏花落幕又秋光。 情濃不過籬邊菊,陶令祠前蕊正黃。 詠菊 余明凱 秋風寒露夜凝霜,窗外籬花伴碧芳。 金蓓銀鉤偕晚歲,沁心菊酒道情觴。 秋菊 雨弦 秋深漸覺夜生涼,月照橫坡數里長。 此地菊花鋪滿徑,衣沾清露透芬芳。 菊 張桂啟 又披金甲滿山巒,儀仗香風正可觀。 非是黃巢心不死,苦秋誰個敢來蟠。 贊菊 姜少剛 天寒露冷不低頭,嫩蕊嬌開慰晚秋。 自有清香飄溢遠,經霜傲骨顯風流。 詠菊 開心 金風吹勁百花殘,唯有東籬菊笑顏。 不怕寒欺陶令贊,芳香留給世人間。 河畔遇菊(新韻) 王永全 花謝月殘霜葉落,山寒水瘦雁南翔。 唯菊不厭秋風冷,笑送人間一段香。 菊 劉建法 百卉凋零但菊芳,靈姿雅意俏頭昂。 尤嘉浴日璇珠秀,灑脫凌寒笑傲霜。 菊 梁慶普 秋風蕭瑟百花凋,唯有籬邊菊色嬌。 花似臘梅枝賽柏,霜天清影鍛高標。 萬壽菊 煙雨沉軒 幾嘆相尋花未得,中秋籬畔見真色。 尤驚造物弄清奇,輕取一枝誰寄北。 詠菊 易佑民 待到秋寒百艷凋,園庭野外自妖嬈。 嚴霜賦我清奇骨,不慕春芳受寵驕。 詠菊 姜坡人 群英謝幕自登場,綻放東籬晚節香。 陶令曾因佳色醉,今人繼世賦華章。 秋菊(新韻) 華飛 風弄笙簫繞柳臺,斑斕濃郁蕊紛開。 比肩梅艷稱君子,情寄陶公傲骨懷。 院菊 孫偉賢 金秋遠眺陌田黃,不及院周籬菊芳。 鄰里親朋情有寄,隨心光顧共徜徉。 菊韻 王輝 寒秋自古惹愁腸,雁過聲中立夕陽。 綠減紅消莫生恨,黃花籬下蘊春光。 詠菊 黃集才 秋滴瓊珠古柳斜,西風落葉劫英華。 今時墨客放懷詠,黃菊清香留我家。 菊花 金仙 綻放秋天色自黃,百花落盡獨幽香 。 西風凌厲耐何我,含笑枝頭傲雪霜。 詠菊 菊園 薛占春 秋菊東籬下,幽香醉紅頰。 心生愛惜矜,金玉滿庭接。 冬菊 周揚 自覺少芳姿,冬來綻放遲。 雖無人賞護,何懼雪霜欺。 絕部普稿 重登岳陽樓 張樂清 樓前歌舞漫輕柔,八百洞庭帆過稠。 如瀑人潮爭眺遠,問誰尚記范公憂? 重陽 董彤 年年此節向山巡,頂上風光總可人。 夕照丹楓紅勝火,嚴慈瘦菊比精神。 迎孟晚舟歸國 肖睿 被訟三年夜漫長,如今飛渡越重洋。 歸舟萬里何嫌晚,十億人迎返故鄉。 江門東湖憶初中同學 陸廣毅 當年樹下同留影,秋日白衣紅領巾。 故地而今誰識我?惟余落葉向吾親。 重陽日感懷 易游德 獨酒傾杯熱淚時,一聲征雁冷空癡。 他鄉對月恐高處,酉水之濱應料知。 重陽節 管玉成 離人每感雁聲長,能得心安似故鄉。 在世何須車與馬?菊花簪處有清香。 第三部 詞部 詞部主題稿 霜天曉角 月下賞菊 五兒 霜天月霽。蕭蕭梧葉墜。忽爾清香不絕,繞籬菊、細凝睇。 搖曳,幽夢里,欲開還欲閉。疑是玉人微醉,倚月影、千般媚。 定風波 詠菊 李陽民 綠野凋零我獨芳。滿城綻放菊花黃。高傲迎寒真爛漫。夸羨。含羞葉翠抗秋霜。 紅赤白橙皆顯現。華燦。蕊開多色賦詩章。游客心歡添喜愛。愉快。移來屋宇北廳堂。 踏莎行 詠菊 吳輝 西徑幽蹤,東籬玉蕊。卷簾人瘦非言悔。秋闈獨占傲清霜,身披金甲方為貴。 玉瓣金心,碧枝蒂翠。嫦娥心款牽衣袂。英英滋露冷含香。影疏夕照云霞蔚。? 小重山 贊菊 劉志澄 百卉凋時菊盎坡。傲霜昂首唱、頌秋歌。虬姿秀色冷香多。嫻雅態,豈遜暑天荷。 珍賞樂呵呵。惠風輕拂過、淡然么?人生如菊付吟哦。蕭瑟日,綻放漾金波。 卜算子 詠菊 荷塘月色 寒露遇秋風,枝上殘紅退。但看東籬細雨菲,萬朵芬芳媚。 嚴酷耐貧寒,庭院千姿醉。欲訴書齋品自高,與菊常聯袂。 醉花陰 詠菊 淡漠 飛鴻離去難舍簇,籬邊無落木。翹首傲西風,添色蕭秋,倍感君神欲。 露霜洗滌猶鮮馥。獨領時雍肅。懼蝶亂蜂爭,自古魂清,縈夢隨心逐。 詞部普稿 沁園春 故國游 誠信 塞下秋來,江南雁去,目盡長空。覽泰山日出,留連光景,長河煙渡,淡泊塵蹤。白樺參天,黃橙照眼,惟此閑游景異同。鳳仙引,賞八方勝絕,千古豪雄。 至今猶撞唐鐘。醒百世、太平盛世逢。念奸臣雖遠,莫追秦檜,賢良何在,更憶包公。泉脈承恩,菊花獻壽,如畫江山一片紅。乾坤動,喜悠悠華夏,又起雄風。 秋風清 秋思 李崇寬 風瑟瑟,雨連連。秋來花事了,更漏夜無眠。窗含燈影紅顏老,千里思君人未還。 南鄉子? 夢納蘭與我 蘭公子 喜樂未曾休。郎也千杯繞指柔。端的此時還似夢。悠悠。紅燭新房暗彩流。 好事竟無由。醉也熏熏揭蓋頭。似玉美人嬌欲滴,羞羞。趁著金宵月滿樓。 浣溪沙 詠秋 石光明 颯颯西風獨倚樓,感知歲月莫悲秋。東籬賞菊享清幽。 鴻雁長天翔有夢,布衣小宅淡無愁。舉杯良夜醉銀鉤。 ![]() 往期回顧 ![]() 梅亭詩社簡介 梅亭詩社庚子年仲春成立,是以格律詩詞創作交流為主,元曲古風為輔的網絡文學社團。會員來自五湖四海。 自古以來詩人愛梅,文人墨客更愛藉亭相聚。宋代李龍高的【梅亭】中有句:“莫怪能寒吟徹夕,一生無夢到沈香”,世俗之外,何等雅致! 本社傳承中華文化精粹,本著詩人應有的情懷,不論水平高低,共聚梅亭聽雪,望月,飲酒,寄懷。“生世梅花是故知,相逢不負歲寒期”。歡迎更多詩友加盟!申請入社者請先關注梅亭詩刊,然后在后臺提交自己的格律詩近作三首,審核通過后,社長或總編將與你攜手,帶你步入梅亭,與梅亭詩人一起共同徜徉在唐風宋韻之中。 1 征稿啟示 自梅亭詩刊創設《梅亭詩家》專欄以來,該欄目廣受詩友贊譽?!睹吠ぴ娂摇泛汀睹吠ば滦恪番F在對外開放征稿,有意在梅亭詩刊展露才華的詩家歡迎賜稿。 來稿請注明投稿哪個專欄。需精品格律詩作8篇,200字以內個人簡歷一份,個人生活照2至4張。文責自負。個人資料概不退還,請自留底稿。欄目投稿郵箱: mtss3388@163.com 梅亭詩社編輯部 顧問:紅柳葉林 董如福 江嵐 思塵 楚家沖 易武興 高劍 馮偉明 養心齋主 劉昆 南軒居士 王為 副總編:翾飛 萍水相逢 執行主編:易鳳奇 劉躍輝 淡如水 周恒勇 編委:涪江戲水 龍筆墨郎 碧涵 易鵬 王琳 行癡 佛曰花開 南京老樹 杏花春雨 安朝暉 易游德 易先傲 易先國 顧東升 悟默 蘭仙何 宣傳部副部長:孫偉賢 周少蘭 宣傳委員:易佑民 易顯浩 瀟酒哥 華飛 姜國東 黃泰生 ![]() ![]() 本期參與編輯人員 收稿:悟默 詩審:易鵬 詞審:碧涵 主審:姜舟林 首席賞析:姜舟林 書法:蕭艾 王為 周志彬 李耀宗 終審:易玉華 柳迪 設計制作:柳迪 ![]() ![]() 掃碼關注梅亭 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友情鏈接 易河詩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