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的《手把手教你讀財報——新準則升級版》是廣大喜歡分析企業的投資者的福音,其“財報是用來排除企業的”理念讓人醍醐灌頂。之前我已讀過一遍,但對其中很多知識了解得還不夠,故我想再學一遍,加深印象,并將部分學習思考過程記錄下來,與大家探討 為節省篇幅,我在文章中一般不發截圖,直接給出頁碼,請大家結合原著閱讀。《新手財》是需要逐字逐句認真閱讀的書籍,為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我在文章中留有一些“填空題”,答案都在書本上 P3:【故事一:扭虧為盈只需白紙兩沓】【除特別說明外,均不考慮相關稅費的影響】 妙計第一步:資產端減掉賬面價值3000萬元的房產(可以為固定資產或投資性房地產,不影響分析結果),負債端減掉1.6億元的銀行貸款(長期借款或短期借款,不影響分析結果),為使資產負債表保持平衡,需要在利潤表的“營業外收入”中增加1.3億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自己寫下會計分錄,加深印象) 妙計第二步:資產端增加1.6億元的房產,負債端增加1.6億元的應付賬款,這一步對利潤表沒有影響。 這個案例書中講得比較清楚,相對好理解,我的收獲是:
P4:【故事二:完美造假坑慘投資者】 (1) 公司將錢運作至體外,然后用這些錢買下DFDZ的1044萬股,為后期炒作公司股價做準備工作。這里要搞清楚什么是體內和體外?體內就是所有進入合并范圍的法律實體的總稱,通俗點講就是企業集團內部實體,知道了體內也就知道了體外。為什么要將錢運作至體外?因為如果是運作至體內,而體內公司購買DFDZ的股權,是屬于回購了,同時也不能進行賣出操作,所以將錢運作至體內無法實現對DFDZ股票的自由買賣,也就無法為后期的炒作“提供服務”了。(原話“公司貸款運作至公司體外”的意思是公司向銀行貸款并將所得資金運作至公司體外,還是上市公司通過向體外公司發放貸款的形式將錢運作至體外?有點困惑,不過不影響分析結果) (2) 1044萬股被分在了幾十個個人賬戶上,分這么多賬戶上,我想一是因為炒作不容易被發現吧?二是為推升股價進行對倒操作(就是一邊買一邊賣,把股價給炒上去)提供方便 (3) 上市后,盤子大了,之前倒騰出來的錢不夠炒作,需要補充炒作資金,這管理層也真夠費心的…… (4) 管理層胸有成竹,有體外資金的幫忙,想賺多少就可以賺多少,而且還能精準地控制收入和利潤,厲害 (5) 正常公司的收入、利潤是通過努力經營賺來的,而這家公司的利潤是通過努力“計算”外加努力“炒作”得來的。計劃收入與實際收入的差額,通過賣出體外個人賬戶中的股票來完成,虛構收入閃亮登場。之所以說是虛構收入,是因為這些購貨款來自體外個人賬戶炒股所得,并不是來自真正的客戶。可能這里叫虛構收入不太合適,因為除了資金不是來自真正的客戶,其他都和真實交易一樣,堪稱完美。 我的收獲是:
P7:【我國上市公司財報披露時間】 P8:鑒于上市公司的經營,一般由上市公司本部和它通過投資或協議控制的子公司構成…… 上市公司是一個法律實體,注意不能與企業集團混在一起;通過股權投資形成控制的子公司,是最常見的子公司形式;通過協議控制的子公司,就是指境外上市企業經常采用的VIE協議架構,在這種架構下,母公司不是通過股權投資來實現對子公司的控制,而是通過一系列的架構合約來實現控制,比如騰訊就有很多子公司是通過協議來進行控制的。 P8:母公司報表,記錄上市公司本部……收入和費用。 這一段中,股權投資成本,就是指以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對子公司),記錄在母公司個別資產負債表上;子公司宣告的現金分紅(若有),記錄在母公司的個別利潤表上(投資收益)。 P8-P9:合并報表記錄和反映的,并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法律實體。它是將……并抵銷“假想的企業集團”內部各公司之間的相互投資、交易及債權債務,最終反映這個“假想的企業集團”與其他單位或個人之間的投資、交易及債權債務關系。 我在《長期股權投資(一)》中,提到過報表合并與實體合并,新手財這段話講的就是報表合并,因此企業集團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實體,所謂“合并”僅僅是將它們的報表合在一起; 相互投資:指的是母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對孫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子公司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等,在制作合并報表時,投資方個別報表中的長期股權投資要與被投資方個別報表中的部分所有者權益相抵銷; 交易:指的是體內公司之間進行的交易,在制作合并報表時,內部交易要抵銷,這個好理解; 債權債務:指的是體內公司之間的資金借貸,比如母公司借錢給子公司,或者子公司A借錢給子公司B,站在企業集團的視角看,都是左口袋倒至右口袋的事情,在制作合并報表時需要抵銷。 P9:【冷門知識】 如果上市公司是從事投資管理業務的投資性主體,僅須合并 的相關子公司。 P11:逐項看過去,公司家當一目了然,投資者……冒充老板指點江山。 這段話挺重要的,把自己想像成老板,是分析企業的一條重要思路!如果把自己想像成一名小散,則閱讀財報不容易進入狀態 P11:閱讀財報除了和過去的數據對比……展示公司競爭力的強弱。 這段話同樣很重要,強調了與同行業公司的橫向對比,分析公司在上下游產業鏈中的話語權,以及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力的強弱。 P12:【利潤表樣表】 對于理解利潤表的結構,我認為可以直接找一張上市公司的“合并利潤表”,拿著計算器一頓狂按,數據關系就能搞明白了。如果有EXCEL基礎的朋友,可以通過EXCEL表格來分析利潤表數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將營業收入定義為100,利潤表其他數據除以營業收入再乘以100,設置單元格格式為1位小數或只取整數即可。這樣處理后的數據看起來更加整潔清晰,易于分析利潤表是否有異常。 關于權責發生制,在會計中是一個很重要概念,表格下面的兩段話描述得很清楚,此處不再記錄。 P12:最后一行,以利潤總額為基礎,扣除法定的企業所得稅之后,剩下的便是凈利潤。 這里的企業所得稅指的是所得稅費用,包括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財報附注會有披露),具體分析比較復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所得稅系列3篇文章,或者在新手財的后面也有詳細介紹)。作為投資者,至少要知道這些所得稅并不一定是本期上交給稅務局的稅款。在此也再強調一遍:稅務核算及繳納是在法律實體進行的,合并報表只是將這些個別報表中的數據合并在一起并作一些調整。在合并報表中也會對所得稅進行一些調整,但只調整遞延項目,當期所得稅不會發生變化。 P12:【備受追捧的歸母凈利潤】 第13頁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凈利潤、歸母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以及所有者權益、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少數股東權益。這部分內容書上講得很詳細,也比較容易懂,此處不再展開討論。 P14:【現金流量表】 資產負債表:在資產負債表日拍攝的、記錄企業財務狀況的定格照片,表中所有數據均為時點數據; 利潤表:記錄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這個項目,在本期發生的變動過程的一段視頻,表中所有數據均為時段數據。當然,未分配利潤的變動還包括利潤分配、提取盈余公積、用盈余公積補虧等等; 現金流量表:記錄資產負債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個項目,在本期發生的變動過程的一段視頻。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記錄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整個項目,在本期發生的變動過程的一段視頻。 P15:第五行,需要注意的是,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理財類投資,比如現金變成活期存款,或活期存款變成高流動性的短期債券等,不會被計算為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或流出。 意思就是說,現金等價物變成現金等價物,在現金流量表是不會被記錄的。 P20:【茅臺酒是怎么做出來的?】 公司的白酒生產,由 完成。茅臺酒的糧耗比為: ,每噸茅臺酒需耗費 小麥和 高粱。其生產過程有個密碼“12987”,含義是說 耗時1年,歷經2次 ,9次 ,8次 ,7次 。 重陽下沙的“沙”指的是: 。 P24:【白酒消費稅】 消費稅是1994年開設的品種,全部稅款歸 所有。目前主力稅源是煙、酒、汽油和汽車四大類,其他產品占比很小。 征收消費稅的產品有一個特點,就是這些產品要么危害人類健康,比如煙酒;要么這些產品消耗不可再生資源,比如汽油;要么這些產品對環境造成破壞,比如煙花爆竹、汽車。 白酒消費稅只對 征收,包含從價稅和從量稅兩部分,從價稅稅率為銷售收入的 ;從量稅為 ,對高端白酒的影響主要是 。 自2017年5月1日起,消費稅統一確定為銷售公司賣出價格的 外加從量稅。 P31:【審計意見】 其中,審計意見部分出現“我們認為……公允反映了……”就代表“標準無保留意見”,此處必須有。其他兩處,根據會計師的習慣,可能寫也可能不寫。 P32:【利潤分配】 分紅行為只能由 對股東實施,因此,貴州茅臺的分紅主體是 。 公司可以實施分紅的金額上限,是 的未分配利潤數,同時財政部規定:為避免出現超分配情況,公司應以合并報表、母公司報表中可供分配利潤孰低的原則,來確定具體的利潤分配比例。 P33:【盈余公積】 當盈余公積累計超過注冊資金的 后,由董事會自行決定是否繼續計提,盈余公積一旦計提,用途就受限制了,只能用于 或 。 公司現金分紅和動用盈余公積送紅股,是公司稅后利潤的分配,稅務局要對拿到現金或紅股的個人股東征收個人所得稅。這句話很重要,見書本底部注釋。 送紅股的錢來自于 或 ,而轉贈股的錢來自于 ,兩者的區別是轉贈股無需 。 P35:【紅利稅政策】 國家鼓勵長期投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自2015年9月8日起執行。詳見下圖: P38:【員工當年平均薪酬】 關于這個員工當年平均薪酬,我之前在所得稅會計系列文章中進行過分析,現直接截圖: “借方發生額表示今年一共發了多少薪酬”這句話可能引起歧義,今年總共發的薪酬包括四部分:① 員工拿到手的現金;② 由企業負擔的員工各種保險福利費用;③ 由企業從員工薪酬里扣除用于繳納各種保險福利費用;④ 員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在舊版手財中,員工平均薪酬=(現金流量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數+應付職工薪酬期末數)÷員工人數,相比新手財公式,這個公式稍微復雜一點,在不考慮“支付給在建工程人員薪酬”的前提下(支付給在建工程人員的薪酬,現金流量表中記錄在“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項目中),兩個公式實際是一樣的,推導過程如下: 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數+應付職工薪酬本期增加-應付職工薪酬本期減少=應付職工薪酬期末數 應付職工薪酬本期減少=現金流量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將本式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應付職工薪酬本期增加=現金流量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職工薪酬期初數+應付職工薪酬期末數 上式中,左邊除以員工人數為員工平均薪酬,右邊除以員工人數也是員工平均薪酬,證明在不考慮在建工程人員薪酬的情況下,新手財與舊版手財中的兩個計算公式實際上是一樣的。 相比之下,新手財的計算公式更簡單,而且不受在建工程人員薪酬的影響,因此只要記住新手財的計算公式即可。 文末提醒:《新手財》是需要逐字逐句認真閱讀的書籍。我僅僅是摘錄了一部分并做一些思考記錄,若引起歧義,以書本內容為準! ![]() ![]() 每日拱壹卒 每天堅持學習、思考,記錄投資道路上的點點滴滴…… 26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