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如何當好班主任 前言 從三個方面展開: 一是班級學生喚醒與管理; 二是班級老師協助與激勵; 三是班級家長溝通與技巧。 班主任 都說你是最小的主任, 管著長不大的一群; 都說你是最棒的園丁, 畫著我們成長的年輪。 說你是最大的官, 管著未來的部長將軍; 說你是最好的人, 就像我們的父母雙親。 粉筆白白,黑板黑黑, 你一筆一畫,教給我們是與非; 教鞭長長,講桌方方, 你一言一行,給我們諄諄教誨。 班主任給了我們真善美, 班主任把我們的理想放飛。 一、班級學生喚醒與管理 做好十個第一次 做好十個第一次 1.進好第一次門 2.點好第一次名 3.吃好第一頓飯 4.開好第一次會 5.建好第一張檔 6.排好第一次位 7.查好第一次寢 8.改好第一篇業 9.走好第一次訪 10.照好第一張照 老鷹眼——看 兔子腿——走 婆婆嘴——說 菩薩心——愛 民主管理八讓 目標讓學生定,干部讓學生選。 制度讓學生定,活動讓學生選。 問題讓學生看,難題讓學生解。 效果讓學生說,總結讓學生寫。 班級文化喚醒 所謂“班級文化”,通常是指班級內部形成的獨特的價值觀,共同思想、作風和行為準則的總和。 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 1.班名:提振班級番號 2.口號:振奮班級精神 3.班歌:抒發感恩情節 4.班旗:打造精神圖騰 5.字經:構造共贏同伴 6.組名:托起青春夢想 7.格言:抖出人生格局 8.一字:實現短期目標 9.笑臉:舒展個性魅力 10.儀式:開啟美好希翼 11.公司:開發監管機制 12.偽裝:掀起學習熱潮 13.述職:實現自主管理 14.QQ:傳遞家長情感 15.班幣:喚醒競爭激情 16.規劃:煥發內心覺醒 17.日報:形成宣傳平臺 18.寄語:秀出家長恩愛 19.活動:搭起溝通橋梁 20.書信:筑牢情感城墻 21.微信:發泄內心壓力 22.感動:弘揚班級正氣 23.眾號:撥動社會熱浪 24.寫詩:散發評語神奇 關注學生情感 “四必談” 1.學生行為異常必談 2.學生違反校規必談 3.處分學生之前必談 4.學生投訴必談 “六必訪” 1.學生無故曠課必訪 2.學生傷病住院必訪 3.學生行為突變必訪 4.學生嚴重違紀必訪 5.處理學生之前必訪 6.學生家庭變故必訪 班級德育要創新三個基點 德育不能說教,那就“做事”,象生產流水線工人掌握工作本領一樣。 德育沒有興趣,那就“需要”。象女人生孩子不是興趣而是需要。 德育既要擺設,更要“體驗”。不是一個小伙子穿上軍裝就是軍人。 善待學生“五法” 一是真誠撫慰。當學生哭泣時,我不問來龍去脈,也不讓學生解釋原因,而是真誠的無言撫慰。 二是同情弱小。如果學生傷害弱小,我不盤問、指責和呵斥強者,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弱勢者的感受上,顯示慈愛和同情的力量。 三是放棄反辯。遇到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愛爭辯的學生,我不會反辯,而是改變氛圍,讓學生自己改變想法。 四是盡量傾聽。在接待孩子時我盡量多聽少說,減少反教育。 五是寬容忍耐。遇到學生頂撞,我強壓怒氣,冷靜說出自己的看法、感受,讓學生有臺階可下。 二、班級老師協作與激勵 班級老師協作與激勵 1.把學生對老師的愛表達給老師,把老師的優點表達給學生。 2.不懈余力宣傳老師的付出, 3.盡可能幫助老師解決困難,看到班級希望,看到跟你共班的快樂, 與教研室溝通,關注老師進步。 4.重視老師提出的班級問題。 5. 每學期邀請科任教師開座談會2-3次,征求他們對班上工作的意見,分析學生現狀,找出班內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協調科任教師彼此之間的關系,增強團結,互相兼顧,從大局出發,對每門課的輔導時間和作業量做出合理安排。 ★調動科任教師做學生思想工作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敬師茶 6.每學期召開2-3次學生代表座談會,征求他們對班務工作、科任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一一記錄下來,及時轉告。 三、班級家長溝通與技巧 1.開好第一次家長會 2.以誠相待 3.注意家訪策略 4.巧妙接待不同類型的家長 5.幫助家長樹立威信 既要讀萬卷書 又要行萬里路 既要行萬里路 又要閱人無數 既要閱人無數 又要高人指路 既要高人指路 又要自己去悟 沒有自己去悟 前面都不算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