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系學大講堂(一) —刺猬法則告訴你怎么與人相處 有人說,社會是個大染缸,也有人說生活更像一團亂麻毫無頭緒,現實世界里總是存滿了一個又一個的陷阱。你有沒有仔細觀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人際關系順暢、擁有廣泛的人脈,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上面對生存、生活壓力總能做到游刃有余、順風順水;有的人卻正好相反,一直在布滿荊棘的世界里艱苦的跋涉?那你可能會問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差呢?其實總結起來就是由思維方式、學習總結的能力差異造成的。 由此看來,學習確實很重要,尤其是學習與人相處之道更重要。如何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讓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持順暢的人際關系,以擁有更廣泛的人脈,為自己的人生成功提供助力呢?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關于人際交往的心理距離效應—“刺猬法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什么是刺猬法則呢? 說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一個寒冷的冬季,兩只困倦的刺猬因為冷而擁抱在一起,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都睡不舒服,由于它們各自身上都長滿了刺,緊挨在一起就會刺痛對方,反倒睡不安寧。因此,兩只刺猬就離開了一段距離,可是又實在冷得難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騰了好幾次,最后它們終于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既能夠相互取暖又不會被對方刺傷。 這種刺猬法則現象描述的就是人際關系。 人與人距離太遠會讓彼此產生疏遠感,不易成為肝膽相照的知己;距離太近容易看到對方的缺點,破壞曾經的美好形象,甚至還會傷害彼此。朋友間不懂拒絕,無條件地對人承諾,看似能讓雙方關系更親密,其實,往往會給彼此都帶來傷害。不懂拒絕的藝術,往往會傷害雙方的感情,讓朋友關系越來越疏遠。贊美固然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好感,但是,贊美的語言倘若近于阿諛諂媚,便會讓人懷疑你贊美的誠意和動機,贊美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面對他人的錯誤,不批評不利于改正,批評不當,有時候又會適得其反;在職場上,疏遠上司,固然不可取,但與上司親密無間,也會惹來是非……生活中什么事都要有個“度”,人際交往也一樣。換句話說就是要保持好交往的頻率、距離和尺度等,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下面我們就與人相處、拒絕他人、稱譽贊美、警示批評、職場中面對上司等方面進行逐個論述。 一、與人相處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傷害。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與人接近、與人交往,但是內心深處卻都想保留一個私人的空間。這個私人空間仿佛筑起的銅墻鐵壁,根本不允許任何人的侵犯,這個就是心理學上的“心理距離效應”,也就是“刺猬法則”。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想要保持暢通的人際關系,必須考慮對方的心理防線,不能隨意突破。既要學會與別人友好的交往,又要保持合適的距離,不要讓彼此之間陷入尷尬境地,畢竟“距離產生美”嘛! 不論多么親密的人際關系,也要彼此保留一處個人心理空間,所以我們與人談話、交往中自己不要隨意吐露心聲,對于涉及對方個人隱私的問題應該自覺地、有意識地回避;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輕易泄露自己和別人的隱私。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忙、讓步要有分寸。不要總覺得為朋友就該兩肋插刀,替別人處理爛攤子,受點委屈、吃一點虧勉強可以接受,但是不能把吃虧當成一種習慣,幫忙也好,吃虧也罷,總要有分寸,好心也不能濫用。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做人,防備之心不能輕易放棄,多做一個傾聽者,對別人的話要“聽三分、想三分、去三分、忘一分”,我們對人既要真誠也要注意防備那些會傷害你的壞朋友。記住,朋友的話也不能全信,朋友也未必不會害你(現實中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和同事之間交流要注意分寸,不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同事對你的恭維切莫當真。恭維有時候像芬芳的花,但是有時候也是穿腸毒藥,里面所隱含的虛偽攻的是你的心。 不要經常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績,懂得收斂,避免鋒芒太露,同事之間可以親密,但不能無間,你要時刻提醒自己,好同事不等于好朋友。 二、拒絕他人要講究方法才能不傷害感情。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拒絕過別人,誰也不可能做到對任何人都有求必應。但是,我們也認識到,拒絕并不是只要對一個人說“不”那么簡單就可以了,生硬的拒絕會讓對方感到難堪。所以,拒絕一個人容易,而難的就是如何婉言拒絕。 拒絕是一門藝術,一種學問,它可以把一個人的綜合素養體現出來。當別人對你有所希望和所求的時候而你辦不到,不得已要拒絕的時候,建議大家要有彈性地拒絕。所謂婉言拒絕,就是用溫和與曲折的話表示拒絕的意思。和直接拒絕相比,它容易讓對方接受,因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顧全了被拒絕者的自尊心。 比如:幽默輕松、委婉含蓄的表明自己的立場要比直接的言詞拒絕更容易讓人接受,既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又可以使雙方不至于尷尬。還有一些不好正面拒絕的時候也可以采取迂回戰術,轉移話題也是一個好辦法。當然了一定要注意,當我們拒絕別人的時候特別需要留有余地,有時候拒絕時既要態度和藹還要給足對方面子。 有一種特殊的關系就是職場中對上司不合理的請求時如何說“不”。一般情況上司叫我們做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服從,當你無法做到的時候,就要學會拒絕。但是為了不傷和氣,就要委婉地拒絕,要經量把否定意向的表達降到最低,讓對方心領神會。比如采用拿其他事物打比方、舉其他同事的事例,盡量巧妙、幽默的或暗示、或直接表明自己的態度來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要擺在心態、不卑不亢,既維護上司的尊嚴又要保證自己不受傷害,需要你做個有心人,多學習、揣摩別人好的做法。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親戚、朋友要求的一些不合理、超出了你能力范圍的要求,有時候還會違背你的意愿或者讓你難堪,這種情況就叫做該拒絕時就一定要拒絕,你有權力說“不”。不要做老好人,不要輕易的承諾,以免讓自己陷入到更大的困擾之中。要注意,拒絕的時候最好對事不對人,做好有效的溝通。不要輕信他人的甜言蜜語而讓自己“不好意思”表達拒絕,很多時候要學會用贊美的方式變相的拒絕,保持尊重對方,從而贏得理解。 三、態度真誠,恰到好處的稱譽贊美。 贊美別人可以得到他的信任和好感,贊美得力量是不可小視的。但是贊美絕對不是過分的阿諛奉承和諂(chan)媚。贊美別人時要發自內心、出于真心。發現別人的美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語言不要夸張得言過其實,如果那樣會讓人懷疑你的誠意和動機了,反而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俗話說的好“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社交場上要贏得別人的好感,一定要牢記“好話不嫌多”。好的贊美之詞要恰如其分,不是憑空拔高、不能落俗套。需要真誠、自然的把握分寸,選好恰當的贊美角度真正的說到對方的心里去。 在日常溝通中,贊美這件事多多益善,畢竟好話人人都愛聽?!懊利惖钠つ仪宦?,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如果有創意的贊美那效果無疑是更好的。 你要記住贊美也是要講究策略的,既不能太隨意又要適可而止,掌握了贊美他人的技術,才能夠準確、恰當的運用到我們與別人的人際交往中,使自己受益。 四、含蓄委婉,把握好分寸對別人警示批評。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在現實中,嚴厲的責備有時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雖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但被忠言勸告的人并不一定領情。因此做為進言者,不但“敢言”,還要“善言”。一個善于交際的人,一定要學會含蓄的表達,從而輕松贏得人心以到達勸說的目的。 批評做為一種較為獨特的溝通方式,應當有其獨特的技巧,批評別人不但要做到語善心誠,還要注意批評的地點、場合,批評的語言盡可能的含蓄委婉,使批評像春天的風一樣柔和,這樣被批評的人能夠更容易的接受。 話要說的委婉,這不僅有利于維護良好的家庭關系,在日常交往中,含蓄的暗示能夠顧及對方的自尊心?;蛘哂袝r把批評的話拐著彎說,可以幽默,但不能無禮嘲諷,避免惡語傷人。 我們要勸阻一件事,應避開正面批評,這是必須要記住的。 正面批評,會損毀他人的自信,傷害他的自尊。有些溝通技巧高超的人往往在批評的時候都會先揚后抑(先說些好的方面,然后再提建議或者批評),這樣的批評才更容易讓人接受?!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批評別人時要記得給對方留個臺階,打人莫打臉,罵人別揭短。日常生活中,適時的給人臺階下,才是睿智成熟的交際高手,這樣不僅能使自己獲得對方的好感,而且也有助于自己樹立良好的社交形象,甚至可以交到很多的好朋友、鞏固更多的合作伙伴。 批評本身也是一門藝術,掌握恰當的批評方法、尺度使批評達到效果,這樣才更有意義。 五、面對上司要應對得體,不即不離 如果是一個新手,對于一個陌生的職場環境(到了一個新的單位或公司),很可能是以沉默、拘謹應對,會遠離同事,尤其是遠離上司。其實這很不利于個人才能、性格特點的發揮。如果你換個角度思考:“坐在領導身邊又何妨”?如果能經常有意無意地親近上司,讓他記住你,讓他了解你的意見和想法,你才有可能收獲意外的驚喜。 很多時候離領導近,在領導身邊多出現,領導才能更好地注意你。所以你必須創造各種各樣的機會和領導接觸,在工作中多匯報、多請示,工作之外多接觸,這樣才能拉近你與上司的距離。 和領導親近是要講究很多方法和原則的,掌握不好,會落個討好領導而很可能失去群眾支持,嚴重的話領導可能也會覺得“人言可畏”而放棄對你的“寵愛”。工作中要學會與老板親密聯系。老板的工作日理萬機,沒有時間照顧到所有的人,如果要得到老板的賞識和重用,就要學會與老板建立起密切的聯系,不要堅信“天道酬勤”只顧自己努力工作,這樣的觀點并不完全正確。 中國的社會環境是充滿人情味,講究人際和諧的人情社會,大家都愛個面子,領導更是這樣,所以上司的威信、自尊是不能受到傷害的,職場中千萬要注意給上司留面子。 與上司的關系不即不離,要保持一段若有若無的恰當距離,這樣的關系才能永葆和諧。領導畢竟不像一般的同事,所以與領導相處,平時談話、匯報工作都要注意分寸感,多加小心,學會察言觀色,經量不說一些讓領導不快的話,記住,不要和領導爭鋒相對,頂撞上司是很不明智的。 特別提醒的是,在任何一家公司、單位,工作就是工作,法律就是法律,切記不要突破法律底線,這樣即是對你的保護,很多時候也是對老板、對公司的保護。 人是一種既理性又感性的生靈,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它有一個最重要特征就是重視“關系”,也就是感情聯絡。我們怎樣才能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建立起自己好的人際關系,得到身邊親戚、朋友、同事、領導的認可和賞識,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這就需要運用你智慧的頭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