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專車對上uber誰才是真贏家 文/何騰超專車為何屢屢被黑,出租為何日日拒載,繞路拼座的背后是職業道德的流失還是被逼無奈的選擇,高價專車的背后又瓜分了誰的蛋糕,一切的一切是利益的驅使,還是社會的進步,是互聯網方式的崛起還是實體交通的沒落。敬請收看走進科學欄目之互聯網打車軟件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神舟和uber借助著互聯網平臺與傳統出租車行業叫板分蛋糕的情況也被人們所關注,有人說互聯網打車平臺豐富了出行方式,快捷方便,也有人說此類平臺擾亂了市場環境,有危險因素,如今震天的戰鼓再一次響起。那么我們就來看看神舟專車和Uber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我們用一個普通老百姓都能聽的懂的話來粗俗的分析一下這2個軟件,專家什么的就靠邊站吧,說的專業術語屌絲們也聽不懂。先來看看神舟,名字不錯,很帖地氣,符合中國老百姓的思維定位,神舟大地嘛。這個神舟專車的老爹是神舟租車,這個爹搞的還挺大,上市了,嗯..最近股價好像跌的有點兇。那么這個股市走向呢...(哎哎哎,咋還動手打人呢,不就BB了幾句題外話嗎),嗯..我們回到正題,這個爹玩的挺溜的,所以就弄出來了個神舟專車。 你可以把神舟專車理解成一個企業,市面上跑的專車也都是企業自己花錢買的,甚至還包了某品牌的生產線,一買就是幾百輛(13萬的 說白了就是車是公司的,駕駛員也是公司的,作為普通消費者可以把神舟專車當成另外一個位面上的出租車。 下面來說說Uber,這個名字逼格很高啊有木有,發音發音優步讀起來也是郎朗上口,說起拼爹,這個Uber的爹發展的很快,世界各地都是他的兒子,在多個國家Uber專車也是蓬勃發展。實力對比神舟的話也說不清哪個爹強,哪個爹錢多。 你可以把Uber理解成一個平臺,淘寶都用過吧。我淘寶提供一個平臺,你賣 他買,我就給你們提供個方便交易,輕輕松松就把錢賺了。Uber也是這么個類似的意思,車我沒有,司機我也沒有,你帶車,車帶著手續,就可以來Uber當司機了,所以,你要是經常做Uber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司機,穿著大褲衩的大叔,身著超短裙的妹子等等。(小編才不會告訴你XXX路附近每天下班時間都有個妹子穿短裙開Uber呢),開車的司機大部分就是個兼職,很多Uber司機都是有自己的固定工作的,上下班路上,下班后的晚上跑跑Uber補貼家用,賺點奶粉錢之類的。所以說每一輛Uber都是一個新的體驗(單身妹子想找豪車高帥富的可以多打打Uber哦)。 說了這么多,那么問題來了(挖掘技術哪家強)到底神舟專車和Uber在如今的互聯網打車平臺,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呢。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就好比問淘寶和京東哪個更牛逼一些一樣。兩家企業的市場定位不同,雖然針對的客戶群體一樣,但是不同的企業定位造就了不同的經營模式。 神舟專車作為全職專車平臺招安了很多出租車司機,在企業規范化方面做的要好很多。但是過多的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造就了更高的價格。 Uber低成本高補貼的運營策略只能說在產品初期為自己賺一些市場占有率,隨著補貼越來越少,兼職司機的選擇范圍或許也會隨之轉移,在規范化上肯定是不如神舟,但是在價格方面卻很有優勢,部分車型的價格甚至比出租車還便宜,萬一你是個妹子,遇見了好心的小哥,還不收你錢吶。 在用車方面神舟專車來來回回就那么幾個車型幾個品牌的車。豪華車型也就無非寶馬奔馳奧迪這幾個系列。Uber則是個性十足,比亞迪,本田,大眾等等,你可以專門挑選一輛特斯拉感受一下急加速的推背感,你也可以在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土豪(裝逼)一把叫一輛瑪莎拉蒂。 在司機的聘用方面2家企業幾乎都是5年以上駕齡,老司機才能開專車是肯定的。區別就是神舟專車要穿制服,Uber則不需要。 在車費方面,目前神舟專車9月1日前沖 總結:倆家企業的運營模式造就了 你走你的獨木橋 我走我的陽關道的情況,可以說是平行發展,在倆家企業相互撕B的時候,身為屌絲的我只會看哪家的補貼多,哪家的價格便宜安全舒適。只有讓廣大專車消費者覺得自己才是最大的贏家的時候,才是專車產業真正做強做大的時候。 以上文章為網友原創,XCP并未做任何修改,也不代表XCP立場 (注:新車評網網友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