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截止至2020.1230 /來源于豆瓣 知道太宰治,是因為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其中的那句臺詞“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才知道《人間失格》。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初聽到這句話,感到內心刺痛,究竟是經歷了什么,才會讓人覺得喪失了為人的資格。 電影中,為別人而活的松子終于領悟要為自己而活的時候,卻被命運無情的開了個玩笑,結束了。 這次我不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但這部電影卻是《人間失格》最好的注腳。 我盡量用積極的語氣和態度讀總結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卻感覺幾乎做不到。 太宰治生前試過上吊、服用安眠藥自殺,都未遂,最后在39歲的那年投水自盡,結束自己的生命,終于結束了。 終于結束了,也是讀完《人間失格》后的感覺,終于讀完了。 太宰治/來源于網絡 《人間失格》創作于1948年,也就是太宰治跳水自殺的那一年,這中篇小說又名為“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半自傳性作品。 小說主人公葉藏本身便是太宰治的影子,敏感、脆弱及自罪感。 兒時的葉藏早已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葉藏孩童的身份,讓人覺得在他,什么都不懂。當著他的面,什么都說,由此葉藏知道眾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正因為被認為什么都不懂,被家中女傭人性侵,而這些,他都知道,但是他卻什么都沒說,沒有和任何人說。 他覺得說破也不會有人在意,就像當初父親問葉藏“葉藏,你要什么禮物呢?還是想要書對吧?淺草的商店街有人買過年舞獅的玩具,大小很適合小孩戴在頭上玩,你不想要嗎?”,為此晚上悄悄起身在父親的記事本上將“書”改為“舞獅”。雖然他一點都不想要什么舞獅,寧可要書。 但是察覺到父親想買舞獅給兒子的念頭,為了迎合父親的心意,討他開心,特地深夜冒險潛入客廳。 葉藏學會不說真話,選擇隱忍,用搞笑來掩飾自己。也會后來恐懼和人打交道留下鋪墊。 太宰治對于葉藏幼年時代、青年時代及壯年時代三張照片的評價,從“笑臉莫名陰森”,到“沒有真實感”,最后“面無表情的死相”。卻也是對自己一生的評價。 太宰治出身名門,曾參與共產主義運動,自殺未遂,信任的妻子在認識之前早已與人有染,服用鎮痛藥上癮,住進精神病院。 葉藏也是出身大家族,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與恒子跳水自盡卻活下來,無暇的好子被他人玷污,服藥上癮,最后去了瘋人院。 葉藏其實是太宰治的鏡像,他所經歷的都曾是太宰治經歷的。太宰治像刮骨一樣,將這些不愉快的回憶以及對人悲觀的思考,從自身剝離出來,塑造出葉藏。 剩下的部分站在社會一般人的角色去反省、去痛斥,但最后卻又回歸對葉藏的惋惜,借小酒館老板娘之口“都是他父親不好。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為人機靈,只要他不喝酒的話……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除了《人間失格》本身這部作品以外,作品集還收錄《奔跑吧!梅勒斯》、《斜陽》等作品。 《奔跑吧!梅勒斯》是書中少有的積極向上的作品, 主人公梅勒斯為了給妹妹籌備婚禮而前往都城,卻聽說王因不信任人而殺人的事,單純正直的梅勒斯為了鏟除王而夜入王城,不久被縛。隨后他請求緩刑三天以回家舉辦其妹妹的婚禮,條件是以摯友賽利奴第烏斯為人質。喜宴持續到第二天夜里。第三天拂曉,他冒雨踏上歸途,遭遇并戰勝種種困難和磨煉,勉強趕上了約定的時間。可是他以自己在途中遭遇困難之際懷疑過自己的摯友為恥,所以讓對方毆打自己,最終實現了與摯友的和解。(來源于網絡) 最后的結局,暴君被梅勒斯的行為感動,再也不因不信任人而殺人。這樣的結局,童話的,不像是太宰治的風格。 出身貴族的公子哥,想擺脫自己的階層,融入普通民眾中有多難? 《斜陽》中直治嘗試過,頂著姐姐的不理解,辜負母親對自己的愛,最終發現自己付出慘重的代價,卻始終得不到普羅大眾的認同,最終邯鄲學步,融入不了大眾,也回不去貴族的身份。 在小說的開始,和子眼中的弟弟直治是個不折不扣的噩夢,生活放蕩不羈,沾染毒品,壓榨家中所剩無幾的錢財揮霍無度。身為讀者的我也認為小說中的反派便是直治。 直治母親結核病病亡,直治留下遺書自殺,才意識壞人直治也是悲劇,他“模仿”大眾的不良行徑卻沒有讓他走近民眾,反而將他推離母親的身邊,他深愛著母親,卻表現出厭惡。最終他在這樣的心理矛盾中,緊隨著母親離開人世間。 整本小說,你以為的壞人最終并不是壞人,而且找不到舒泄怨氣的出口,只能罵一句“這操蛋的社會”。日本戰敗后初期社會便是這樣。 寫到這里,其實想寫的也都差不多,關于太宰治,很難用積極向上的語氣去評論他的作品以及讀完他作品后的感受。 如果有人問《人間失格》哪里好? 我只能回答,他告訴我,塵世間痛苦的靈魂不止你一個。 最后一句: 生活不易,我們繼續努力。 札記 | 閱讀像是旅行,每本書都是一個旅伴。有的難相處、有的風趣幽默、有的讓你舍不得離開、有的希望能和他再次旅行……每次旅程結束,總要和旅伴告別,讓每一封札記成為最好的告白。 |
|